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党中央提出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社会和谐是和谐社会最为核心的价值,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美国前原子能委员会主席西博格在《人与原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毫无疑问,没有核能,人类文明的发展将趋向停滞;有了核能,不仅可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而且将使人类进入一个协调的不断进步的新时代。”作为国家基础性的战略产业之一,核电的安全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休戚相关:一方面,核电的安全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与重要促进力量;另一方面,社会不和谐因素对核电的安全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以社会和谐为导向,推动核电的安全发展,加强应急管理,应对可能发生的核电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清洁、经济、安全的能源,积极发展核电,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缓解我国的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减轻由环境排放和交通运输造成的压力。中核集团公司积极发展核电的举措正是积极落实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3.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要体现科学发展理念;要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4.
军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履行新的历史使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创建和谐的内部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战斗力;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宋法棠 《国防》2005,(11):9-11
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必须着眼国家安全稳定大局,适应形势任务需要,大力推进国防建设创新发展。一、牢固树立大局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强大的国防党中央做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一项系统工程,国防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就难以保证构建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确保核电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加强对公众进行核电与核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教育,已成为关系到核电事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件大事。作为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三门核电工程,不仅要成为新一代核电建设的样板,也应在核电与核安全宣传普及教育方面有所创新。这就是三门核电有限公司组织“发展核电造福人民”三门核电科普知识宣传系列活动的出发点。本次活动由“三门核电科普知识问卷调查”、“发展核电造福人民-核电知识普及读本”、“三门核电科普知识展廊”、“发展核电造福人民——三门核电知识竞赛”和“院士台州三门行”等五项内容…  相似文献   

7.
一、坚持质量第一 保证核电安全 发展核电,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安全。核电安全,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公众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一个政治问题。中央领导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一定要搞好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一定要抓好在建核电站的建设,确保建成后能够安全、稳定地投入运行。“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始终是我们核电工程必须遵循的极为重要的建设方针。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把在建的核电站工程建设好,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如果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进度要服从质量,确保建成投产后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为继续贯彻“适度发展核电”方针…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下统称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治国方略。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统一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安全的国际政治环境。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着特殊的使命。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把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增强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既是军队贯彻落实胡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的战略举措,也是构建和谐…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谐发展,首要的是安全发展,它既是高危险性行业国有军工生产永恒的主题,也是国有军工企业转型升级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更高一种要求.  相似文献   

10.
边防部队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应该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这个定位符合国家发展的总要求,有利于发挥边防部队在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有利于转变角色,克服思维惯性,进一步做好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掌握三代核电技术 推动中国核能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积极发展核电的政策指导下,中国三代技术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国际招标工作已确定中标方。安全、经济的三代核电技术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国家改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愿望和企盼,既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长治久安。深刻认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积极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工作,既是研究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军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我们必须把其摆在战略全局的首要位置,有效发挥人民军队坚强柱石作用,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的能力,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对在内陆发展核电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同时,世界核电发展形势也开始“变暖”。世界性能源紧张和对环保的愈加关注,使核能重获重视。不仅印度和俄罗斯等国要大力发展核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关闭了核设施的意大利也注意到“公众对核能看法的明显改变”。芬兰将于近期兴建一个新反应堆,成为1991年以来第一个新建核电的西欧国家。我国核电发展是从沿海起步的,目前国内对“内陆是否有必要发展核电”和“内陆核电是否安全可行”或存争议。但从国际经验和一次能源供求形势来看,发展内陆核电是可行的。核电布局规划要与时俱进我国的核电建设是在沿海率先开…  相似文献   

14.
刑事和解制度着眼于治疗创伤与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在寻求抚慰与宽容中伸张正义。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被害人利益的恢复与加害人回归社会,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益,有利于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也就是到"十三五"末,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将到达8800万千瓦。  相似文献   

16.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社会是可以使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我们党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说,就是使全体社会成员都尽可能地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社会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实践,关键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构建取向。  相似文献   

17.
刘培庚 《国防》2006,(1):74-7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部署,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省军区系统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部门和兵役机关,必须着眼时代发展的要求,认清自身的地位作用和责任义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团结、秩序良好的社会,省军区系统要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发挥卫士作用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再次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从和谐的角度求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向目标;科学发展观注重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安定有序的辩证统一、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的辩证统一、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1月30日至12月01日,"2012年中国核电行业发展论坛暨核电产业链产品技术交流会"在京举行。这次论坛和交流会围绕国内外核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核电厂物项和服务的分级以及核安全法规,核反应堆及核燃料循环,核电安全质量保证与环保,中国核电设备设计制造现状与趋势,坚持自主创新,树立国产化核电品牌,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先进解决方案、成果报告等内容进行了互动、展示、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