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11月至1998年2月,由于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美英出兵海湾,准备对伊动武;与此同时,以中、俄、法为主的世界大多数国家要求和平解决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带着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讨论的和平方案来到巴格达,经过与伊拉克领导的反复磋商,终  相似文献   

2.
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国是否会攻打伊拉克”,对伊武器核查成为事态发展的焦点。在美、伊的猫鼠之斗中,核查成为双方都想打的一张牌——美国想方设法证明伊方藏匿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抗拒核查,“实质性违反”了联合国第1441号决议,造成了可以成为对伊战争理由的“严重后果”;而伊拉克则摆出积极配合核查的架式,力图证明自己的“清白”与“无辜”,以此作为抵御战争的保护伞,并争取国际社会取消长达12年的对伊制裁。那么,“对伊武器核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3.
举世瞩目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一方面给国际和平环境带来威胁,另一方面迫使各国、特别是大国不得不依据自己的全球战略作出反应,从而为我们打开了观察世界战略格局走向的一扇窗口。世界多极化趋势强劲这次海湾危机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4.
9月16日,一直在武器核查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的伊拉克突然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将无条件允许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恢复工作。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伊拉克政府在武器核查问题上软化立场是一种无奈而明智的选择,意在回避同美国迫在眉睫的军事对抗。 自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美国在战略和战术上均把“反恐”矛头直指伊拉克。美国总统布什年初先将伊拉克列为“邪恶轴心”国家之首,随后多次公开宣称要使用“各种手段”改变伊拉克政权。美国准备再次攻打伊拉克的主要理由就是后者拒绝接受联合国核查,继续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美国利益和地区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联合国对伊核查过程中,“萨默德”Ⅱ导弹一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月14日,联合国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在向安理会提交的第二份关于对伊武器核查报告中说,经联合国导弹专家鉴定,“萨默德”导弹射程超过了150公里,违反了安理会有关决议的规定。2月16日联合国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人员核查了伊拉克境内至少12个可疑地点,查封了一批伊拉克“萨默德”导弹并对导弹进行了标记和记录。2月18日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核查了伊拉克5处生产违禁导弹的场所,并封存了几十枚导弹。2月22日,布利克斯对伊…  相似文献   

6.
2003年3月13日,我们学院化学防护系主任郁建兴教授,在伊拉克执行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任务中不幸以身殉职。他的牺牲举世关注,反响强烈。党和国家领导人称赞他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人民军队的好干部”、“维护世界和平的忠诚卫士”。联合国秘书长给予了“忠于职守、深受赞誉”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文广 《环球军事》2013,(19):1-1
在美俄就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达成框架协议后,叙利亚局势似乎峰回路转。然而,要说叙利亚政府上缴化学武器就能换来和平,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首先要核查清楚叙利亚到底有多少化学武器库存。而核查叙利亚的化武,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队伍。目前国际社会尚没有就如何对叙利亚化学武器进行核查达成一致意见。作为销毁化学武器的第一步,查清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家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即使核查能够如期进行,销毁化学武器也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动荡的局势,也让联合国的核查工作危险丛生,8月26日,联合国化武调查小组赴叙利亚展开调查时,就曾遭到狙击手多次蓄意枪击。核查活动—旦全面铺开,叙反对派和极端势力难免还会采取多种干预,为核查工作制造障碍。  相似文献   

8.
1997年10月底以来,由于伊拉克禁止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中的美国成员入境,并禁止已在伊拉克的美国武器核查人员执行核查任务,伊美关系陷入危机。11月3日,美国防部发言人宣布,美国驻海湾部队,包括“尼米兹”号航空母舰编队和主要以沙特为基地的200多架战斗机已作好随时参战的准备。14日,美总统克林顿下令,在地中海水  相似文献   

9.
自1997年10底以来,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危机四伏。美国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伊拉克则软磨硬抗,并发誓要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竭尽全力”自卫。于是,海湾危机愈演愈烈,从而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中的热门话题。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是海湾战争的后遗症。海湾战争后,为了惩罚伊拉克,联合国安理会于1991年4月3日通过第687号决议,继续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制裁,并要求伊拉克在国际监督下销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所有核、生、化武器和射程在150公里以上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1月8日,一直以强硬态度抵制联合国武器核查的伊拉克突然宣布接受联合国1441号决议,准许核查人员进入伊拉克执行武器核查。伊拉克的这种态度使其暂时避免了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武力打击,但是却没有实质上消除战争威胁。自从2002年10月10日和11日美国参众两院以压倒多数票相继通过授权美国总统布什在必要时使用武力,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并迫使伊拉克履行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有关决议后,舆论普遍认为,该决议的通过,等于给布什总统一张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空白支票”,使得美英朝着军事打击伊拉克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伊拉克的突然接受核查,明显是萨达姆最终屈服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武力威胁。导致萨达姆屈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其武装力量在近10年的制裁中的严重衰败,尤其是伊拉克防空系统的严最衰败。  相似文献   

11.
“沙漠惊雷”寻踪李成刚1998年元旦刚过,海湾局势再度紧张,伊拉克停止了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的工作,引发又一次武器核查危机。美国威胁要对伊进行军事行动,并再度兵临伊拉克城下,准备实施“沙漠惊雷”军事行动,新的海湾战争一触即发!一、海湾风云再起海湾战争后...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和前苏联轮番升级的军备竞赛也烟消云散,成为了历史。然而,一些国家为了获取“和平红利”和达到其他目的,竞相往国外倾销武器,许多尖端武器不断涌入世界武器市场。一场新的军备竞赛,即世界武器市场的激烈竞争已经开始,而且愈演愈烈。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由此埋下了隐患…… 这其中,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就是美国,它被称为当今世界头号军火商。  相似文献   

13.
9月间,伊拉克问题再次成为世人的焦点,围绕着战争能否爆发,何时爆发,媒体们众说纷纭,有关消息不胫而走。9月中旬,尽管伊拉克做出关于允许武器核查人员无条件返回巴格达的承诺,但美国政府仍在极力试阁说服国际社会相信,伊拉克接受武器核查的提议不过是一种拖延之术。美国在竭力敦促安理会对伊拉克制定更为严厉的决议案的同时,其军事打击伊拉克的各项准备也更加清晰地浮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最近,美伊就武器核查问题发生冲突,美国增兵海湾,波斯湾顿时战云密布。这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使命神圣甚为自豪 环境恐怖险中有趣 1993年4月22日,我与其他9名中国军人登上飞往科威特的民航班机,作为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到伊拉克和科威特边境执行维和任务。作为军人,能够被选中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着实感到十分自豪,一种新的使命感油然而生,那就是展示中国军人的风采,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联合国伊科军事观察团是1991年4月海湾战争结束后进驻伊科边境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由来已久,是美国和伊拉克的严重对立所致,是美国“遏制”政策与伊拉克“边缘抗争”策略的对抗,美伊双方针锋相对,美国有可能再次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2003,(4):93-94
海湾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安理会于1991年4月3日透过687号决议,要求伊拉克销毁包括化学、生物武器在内的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成立联合国销毁伊拉克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负责监督该协议的执行。同年5月,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开始在伊境内进行实地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已经开始生效,但化学战的威胁依然存在。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的重点之一就是核查和销毁其化学武器。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即使不发生化学战,大中型化工企业生产和贮存的大量有害化学物品,一旦遭敌袭击,造成的危害也是灾难性的。因此,加强民兵防化应急分队建设仍然不可忽视。当前,我民兵防化应急分队建设十分薄弱。有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2月11日,法国军方透露,法国将部署两架幻影IVP战略侦察机参与伊拉克的侦察和监测任务,以便加强联合国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工作。法国军方发言人说,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举行的一次生物技术研讨会上,专家表示了一种担心和忧虑:他们不愿看到的事情正在变为现实——基因也能成为武器。 有关专家认为,发展基因武器可能产生一些人类在已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对付的致病微生物,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由于每一种基因就像一把特制的锁,只有研制者才知道它的遗传密码,对方是很难窥破其秘密并加以控制和防治的。这使得基因武器比其他武器具有更好的保密性。一旦使用,有可能使对方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有人声称,只需二十克超级热毒基因武器,就足以使全球60亿人死于非命,堪称绝代煞星。不过,基因武器虽然可怕,但总有对付它的方法。尽管已有人在从事基因武器的研究,但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人正在针锋相对地研制反基因武器。 世界需要和平,人们渴望和平。尽管人们早已厌倦了枪炮声、厌倦了血肉模糊,但对这种“绵里藏针”的基因武器,更应该关注和制止!  相似文献   

20.
当伊拉克政府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1441号决议会,对伊拉克是战是和,全世界的目光自然集中到了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监督、核查与视察委员会主席汉斯·布利克斯这位75岁的瑞典老人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