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航空炸弹是航空兵用于轰炸、摧毁敌方目标,杀伤敌方有生力量的一种重要武器。由于航空炸弹的制造工艺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廉,同时易于保管和维护,在历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中被大量使用。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同盟国对协约国投下的炸  相似文献   

2.
加强电子攻击的“硬杀伤”能力用反辐射导弹摧毁敌方电子设备是电子对抗措施中最有效、最彻底的办法。反辐射导弹的导引头实际上是一部无源雷达,它利用敌方的电磁辐射自行导引,专用于摧毁敌方电磁辐射源及其载体和操作人员,因此是一种特殊的电子对抗手段,称之为电子战的“硬杀伤”手段。由于这种被动寻的武器隐蔽性好、作用距离远,能全天候使用,已成为现代战争中防空压制的主要“硬杀伤”武器之一。近  相似文献   

3.
雷达装备抗击反辐射摧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战争中,被人们誉为“千里眼”的雷达,已广泛用于预警、侦察、防空、指挥、控制、制导、火控等系统中。进攻性武器性能的改善,尤其是隐身技术的采用,促使雷达加速发展和更新。在电磁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进攻性武器单靠电子干扰的软杀伤手段,已难以有效地摆脱雷达的“跟踪”。因此,许多国家加紧发展摧毁雷达的硬杀伤武器——反辐射武器(或称反雷达武器)。利用雷达的电磁辐射,反辐射武器可对雷达进行寻的、跟踪直至摧毁。除了摧毁雷达阵地外,它还能杀伤雷达操作人员,迫使敌方重新装备或长时间维修,使雷达在作战中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从…  相似文献   

4.
明冬 《云南国防》2004,(2):43-43
“驻地战场化,战场堡垒化,堡垒地下化”,这是现代战争中战场布设的一个显著特点。为了摧毁敌方的地下设施和杀伤掩体内的人员,通常采用“软硬兼施”的方法。肩负“硬摧毁”的钻地炸弹和形形色色的“软杀弹”应运而生,并获得了广泛应用。无论是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新近发生的伊拉克战争中都可找到它们的身影。本文简要介  相似文献   

5.
反辐射导弹是一种利用敌方雷达辐射的电磁波发现、跟踪并摧毁目标的导弹,又称为反雷达导弹。由雷达、地空导弹和高炮组成的一体化防空系统对航空兵突防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反辐射导弹的问世正是为了反制敌防空系统。反辐射导弹不是使敌方雷达暂时致盲的“软杀伤”武器,而是对敌方雷达予以摧毁的“硬杀伤”武器。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在努力发展反辐射导弹,美国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因此,系统地分析美国发展反辐射导弹的轨迹与思路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小断变化的世界战略格局,许多国家开始着手失能战略与技术理论的研究和作战实践,并争取使非致命性武器在国防发展一体化系列中发挥主要作用,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非致命性武器是指任何一种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或使其装备严重损坏、不能正常工作为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非致命性武器包括三大类:1、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的武器;2、使敌方基础设施和装备瘫痪的武器,3、干扰和摧毁敌方电子设  相似文献   

7.
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战争就是运用武器这种暴力工具以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来达到摧毁对手的作战能力或征服其抵抗意志的目的,因而武器的发展就决定着战争的形态和作战方式,决定着部队的编制构成,并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自从射击火器出现并大量用于战争之后,火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武力的代名词。武器技术进步的最终效果是极大地提高火力密度、射程和精度。  相似文献   

8.
反卫星武器的任务是,摧毁敌方武装力量的指挥控制系统和情报搜集网。这就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反卫星武器的军事应用是否会加剧危机和冲突?当世界从和平时期通过危机而走向战争时,反卫星武器的任务将发生明显变化。在谈判解决危机和建立信任的过程中,卫星能为军事当局“突时”传递信息。如果外交遭到失败,同样的信息就可用之于最佳的进攻。卫星还可提供早期预警:在平时有利于消除疑虑,战时则有助于对敌方目标进行报复性打击。  相似文献   

9.
王丹  张旭 《政工学刊》2023,(5):70-72
时至今日,精确打击武器、人工智能系统、认知软杀伤、无人蜂群作战等无一不在挑战作战人员的决心意志,甚至有人预言未来智能化战争将弱化作战人员的作用。本着不丢掉每一寸优势、不忽视任何一个可能致败因素的理念,保持作战人员的心理优势。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武器装备的质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在微电子、光电子、生物等军用高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概念武器大量涌现的同时,诸多软杀伤兵器也即将走出实验室,进入未来的高技术化战场。软杀伤兵器亦称“非致命性武器”。是指利用声、光、电磁、计算机病毒和化学等手段,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陷入瘫痪、电子设备完全失灵的一类新式兵器。这些兵器主要包括五大类,即化学物质软杀伤兵器,计算机病毒软杀伤兵器,激光和射频软杀伤兵器,声波软杀伤兵器和噪声软杀伤兵器等。化学物质软杀伤兵器。这种兵器主要  相似文献   

11.
非致命武器     
非致命武器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高技术武器。这种武器的杀伤机理不同于传统的武器弹药。它不以大规模杀伤人员、毁坏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为目的,而是通过攻击人员、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的最薄弱部位,使人员部分失去作战能力,使装备暂时失去作战效用,使基础设施等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阻止或限制敌方作战与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应用,使军队的武器装备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适应高技术战争中敌对双方在电磁战场上进行电子战的需要,一些电磁武器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和作战效能。目前,国外军队已研制成功的电磁武器主要有电磁枪、电磁炮和电磁脉冲弹等。这些武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高技术条件下的电子战正向着加强对敌方电子设备的摧毁,特别是破坏敌方 C~3I 系统的核心——计算机软、硬系统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研制的奇妙新武器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世界武器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即由过去的以大量破坏和大量杀伤为目的的武器,转变为旨在使敌方丧失功能和失去战斗力的“奇妙的”武器。何谓奇妙的武器呢?例如碳纤维弹头导弹、电磁脉冲炸弹、计算机病毒武器、致盲激光武...  相似文献   

14.
“软杀伤兵器”,亦称“非致命性武器”和“温和型武器”,是指利用声、光、电磁、电脑病毒和化学等手段,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陷于瘫痪、电子设备完全失灵的一类新式武器。随着微电子、光电子、生物等军事高技术不断应用,诸多“软杀伤兵器”也将进入未来高技术化的海战场。  相似文献   

15.
“软杀伤兵器”,亦称“非致命性武器”和“温和型武器”,是指利用声、光、电磁、电脑病毒和化学等手段,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陷于瘫痪、电子设备完全失灵的一类新式武器。随着微电子、光电子、生物等军事高技术不断应用,诸多“软杀伤兵器”也将进入未来高技术化的海战场?  相似文献   

16.
在战争中使用冷兵器、火器杀伤对方,这是常识.在战争中使用毒剂,也渊远流长.据考证,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人曾使用硫磺及砷等燃烧产生有毒的烟雾,使敌方人员窒息.19世纪中叶,有人将人工合成的有毒物质填在弹丸内小量使用,目的也在于使敌方人员或牲口中毒丧失战斗力.到19世纪末,欧洲一些国家已能由工业生产剧毒物质,使其用于战争.  相似文献   

17.
激光武器的非致命性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武器是一种定向能武器,它利用定向发射的强大的激光束直接毁伤目标或使目标失效。作为一种新概念武器,激光武器具有反应迅速、受外界干扰少、火力转移快、无后坐力、可连续射击和同时拦截多个目标的优点,在现代战争及反恐、“处突”中发挥着别的武器不可替代的作用。激光武器根据自身功率的大小,可分为高能激光武器和低能激光武器两类。高能激光武器是利用高亮度强激光束携带的巨大能量摧毁或杀伤敌方飞机、导弹、卫星和人员等目标的高技术新概念武器;低能激光武器主要用于干扰和致盲较近距离的光电传感器,以及攻击人眼和一些增强型观测…  相似文献   

18.
失能武器,又称非致命武器或软杀伤武器,是指不会产生致命性人员伤亡、设备毁坏和生态环境破坏,而通过“软杀伤”使敌方人员或装备丧失作战能力的一系列新概念武器。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和正在研制的失能武器可谓林林总总,功能各异,失能机理和作用对象各不相同,比较典型的有下列一些。  相似文献   

19.
单兵云爆弹是一种由单个士兵发射使用的新概念武器,与单兵所使用的手榴弹、枪榴弹、榴弹发射器等传统武器不同的是,其它武器大都是靠破片杀伤,以人员为主要杀伤目标。而单兵云爆弹则是以冲击波摧毁建筑物为主要目标,也可通过冲击波和窒息杀伤消灭有生目标。单兵云爆弹所发射的弹药——云爆弹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所以有“小原子弹”之称。  相似文献   

20.
浅析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空袭作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克战争是迄今为止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次战争。在这次战争中,空中力量在新的作战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空袭作战,对美英联军取得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表现出一些新特点:第一,通过“斩首”突击,打击伊拉克军政首脑人物,迅速摧毁伊拉克军民的抵抗意志;第二,空中作战与地面作战几乎同时开始,两种行动互相支援、并行实施;第三,战略空袭、夺取制空权、战场准备和支援地面作战同步进行;第四,依靠信息优势监视、发现、定位、跟踪和摧毁敌方目标,实施精确作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