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改革转型,满足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对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需求,是一个需要加强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李东军 《国防》2005,(10):6-7
当前,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世界军事变革迅猛发展,战争形态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使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着眼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以信息化牵引和带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一、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调整优化国防后备力量组织结构近年来,各地以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科技参战、科技支前、科技保障能力为基点,深化民兵、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下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组织结构有了明显进步,整体战斗力水平得到…  相似文献   

3.
浅谈加强国防后备力量装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权  沈云  李论 《国防》2008,(3):34-34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装备建设,对于提高后备力量的整体战斗力和国防威慑力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正在加速推进的军事斗争准备,对国防后备力量装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推动国防后备力量装备建设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龙义和 《国防》2009,(12):32-33
国务院和总部关于后备力量建设改革的构想,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改革的坚定决心,标志着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新军事变革大潮和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已进入转型期。这个转型是在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赋予我军新的历史使命的条件下提出来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相似文献   

5.
刘瑞新 《国防》2006,(3):42-42
国防后备力量寓兵于民,信息资源可以军民两用。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既是军事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因此,运用地方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国防后备力量,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实现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一)强化运用地方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国防后备力量的思想意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从来就是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军队共同领导下进行的,离不开社会各种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各地各级必须增强运用地方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国防后备力量的思想意识。要从信息资源军民兼容程度高的属性出发,看…  相似文献   

6.
马存成  秦贵 《国防》2005,(3):31-32
在解决问题中谋求事业的创新发展,既是我们党的工作方法,也是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迅猛推进,军事斗争准备任务重,市场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因此,应注重在解决问题中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创新发展。一、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问题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要善于捕捉那些带规律性、根本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深化理论学习,努力增强认知能力。学习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识别事物的必要武器。有了扎…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高技术战争需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重视抓住信息化建设,充分借助社会信息资源、技术和系统优势,构建全民信息国防新格局,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方庆灵 《国防》2006,(5):31-32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必然选择,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国防后备力量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加强以信息化为核心的质量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加强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应紧紧抓住以下四个环节。一、明确军事需求,搞好整体设计要本着“平战结合,军民兼容,寓军于民”的原则,着眼国防后备力量可能担负的任务,认真研究军事斗争的特点规律以及信息化条件下后备力量参战支前的内容形式,搞清军事斗争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人才、技术和物资装备,并据此科学制…  相似文献   

9.
周汉江 《国防》2008,(11):13-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到了战略高度,为新时期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努力解决规模结构性矛盾、封闭式训练方式、粗放型管理模式等问题,大力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创新发展,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2009年新春来临之际,军区刘志刚副参谋长就新年度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军事工作部署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刘副参谋长指出,2009年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军事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科学谋划指导,深化调整改革,突出建设重点,狠抓工作落实,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郑治栋 《国防》2004,(11):8-9
“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我军迎接新军事变革挑战要实现的宏伟目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把实现战斗力的整体跃升和跨越式发展作为建设的目标和方向,确保适应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要推进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把推进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一项紧迫任务来抓现代战争谁拥有制信息权,谁就能掌握战争主动权,最终赢得战争胜利。我军信息作战能力与强敌相比,处于劣势的状况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将难以发生根本改变。在军事斗争准备特别是…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总揽国际军事风云变幻,面对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只有紧密结合首都民兵工作的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才能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快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国防后备力量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来势迅猛,发展急速。其核心是信息化,实质是军队建设模式的根本转  相似文献   

14.
王三运 《国防》2006,(8):23-24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着眼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工作作风,切实做到“三个坚持”,扎实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面深入发展。一、必须始终坚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  相似文献   

15.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军事斗争准备非常紧迫、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实现军分区、人武部全面建设发展,关键是要把握好四点:  相似文献   

16.
陈炳德 《国防》2008,(10):4-8
后备力量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后备力量建设非常重视,胡锦涛主席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和机制,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不断增大国防后备力量的科技含量,切实增强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整体实力。当前,后备力量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军事变革加速发展,争夺高技术质量优势的新一轮军事竞争日趋激烈,在精简现役部队的同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成为各国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7.
冉亚权 《国防》2008,(11):27-27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的组成部分和国防后备力量的重点,要着眼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精神,紧紧围绕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切实加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王炳文 《国防》2004,(7):29-29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江主席关于“扭住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放松”和“扭住军事斗争准备不放松”的重要指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对省军区来讲,就是要在努力探索信息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之  相似文献   

19.
钱南忠 《国防》2007,(4):34-3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形成了一整套激励与约束机制,这套机制在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这套机制中的许多内容已不适应新的形势,亟待重新构建完善.  相似文献   

20.
张春贤 《国防》2006,(4):1-4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彻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当前,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推进和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后备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