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朕义 《国防》2003,(4):19-20
2003年2月7日,美国媒体披露,美国总统布什去年7月签署“国家安全第16号总统令”,下令制定一个“网络战略”,重点是美军“何时及如何对敌方计算机网络实施电子战”,以便在必要的情况下对敌人的电脑系统发动袭击。这反映了美军战略力量运用和建设的新动向。“网络战略”是美国新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制定网络战略有其特殊的背景和目的。 一、网络战力量地位悄然崛起,美军谋求争夺制网络权的战略优势 新军事变革的推进,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网络战力量崛起的根本动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几乎每过5~8年,运算速度就提高约10倍,  相似文献   

2.
战略投送能力既是美军“聚焦后勤”、“精确保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美军实现战略企图的一个基本手段。纵观美军近几场局部战争,美国高效的战略投送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美军发起战争的重要支撑和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军发展战略投送能力的动因美军战略投送能力是在战争实践中发展壮大的。提高战略投送能力既是美国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2002年6月26日宣布,五角大楼计划将航天司令部与战略司令部合并成一个新的司令部,统辖上述2个司令部的职能。这是继今年4月美军组建北方总部以来,高层指挥体制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航天司令部主要负责指挥美军军事航天活动以及信息作战、网络防御和空间战役的筹划,现有编制约为900人;战略司令部主要负责指挥和控制美国的核力量,编制为1500人左右。按照合并计划,新司令部(暂名为“全球作战司令部”——Global Operations Command)将于2002  相似文献   

4.
王曾琢  朱亚捷 《国防科技》2018,39(5):091-097
自成立起,美军网络司令部长期属于战略司令部下的二级司令部,其司令也由国家安全局局长兼任,形成"双帽"体制。2017年8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升格美军网络司令部为作战司令部。关于是否需将美军网络司令部与国家安全局拆分的问题,也因此成为了讨论的热点。本文主要探讨将美军网络司令部与国家安全局拆分的背景、利弊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军事史林》2007,(5):51-51
据美军战略司令部负责人说,轰炸机编队对美国核部队的价值已“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6.
郭凯  暴轩 《环球军事》2014,(15):46-48
6月14日,美国“乔治·布什”号航空母舰、“菲律宾海”号导弹巡洋舰、“特鲁斯顿”号导弹驱逐舰、“梅萨维德”号运输船进入波斯湾,以对美国可能在伊拉克采取的行动提供支持。此外,美军正紧锣密鼓派兵遣将,抓紧组织临战训练,以应对伊拉克日趋恶化的局势。认真审视美军近段时间来发动的几场战争,美军之所以能迅速取胜,除了其战略指导正确、武器装备先进、战术运用得当等原因外,也是与美军实行临战训练密不可分。美军遵循“用训练设计战争,用战争锤炼部队’的理念,把临战训练当作作战前的“最后一场训练”,不断提高部队执行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笃信天赋使命、坚持扩张主义和谋求经济利益等为鲜明特征的美国战略文化对美军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影响。美国战略文化孕育形成具有美国特色的军人核心价值观体系;美国战略文化是美军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重要根基和出发点;美国战略文化对美军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和培育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军海外基地网络发轫于美国内战结束后经济迅猛发展、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的年代,奠定于两次世界大战,随冷战的两极对抗而不断发展,冷战结束后一超独大的美国对此略作调整。美军海外基地网络建立、发展和调整,既反映了不同时期美国地缘战略家、政治家们的战略思想,又体现出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9.
黄维真  何荷 《环球军事》2013,(19):23-25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于2012年启动的“x计划”,在美国产业界和学术机构中引起的关注度之高、讨论之热烈,连DARPA自己都说“没想到”。美军早已将网络空间视为新的战场领域,“x计划”的实施,使美军在网络空间战场中的态势感知能力和作战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无论其面对的是高级持续性威胁还是网络恐怖分子,战场都将变得单向透明。这势必深刻影响全球网络空间的安全态势。因此,“x计划”的背景、目标及进展情况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0.
在“自动减支”生效后,美国已对常规军事力量进行了大幅削减,那核武器该怎幺办呢?美国毫无疑问应该基于战略考量来决定核武器的未来,正如奥巴马总统6月19日在柏林演讲时所指出的那样:“即便美国削减1/3的已部署战略核武器,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还是能够得到保证,美军还是能够维持强力有效的战略威慑。”  相似文献   

11.
作为美国追求全球网络霸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美军不断加强网络建设,开展网络制权的研究与实践,将制网权同制海权、制空权、制天权等一起看作是信息化战争取胜的关键,在全球率先组建网络战司令部,整合网络战资源,研究网络攻击模式,并不断深化“网络威慑”体系,以不断提升美军的网络战制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军事战略转型中海军扮演的角色“9.11”事件使美国军事战略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美军在强调军事优势的同时,开始注重本土安全的防御力量建设。为适应美国国家战略的转型,美军提出了军队转型计划,即把美军打造成规模适中、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机动作战能力强的武装力量。2006年美国《四年国防审查》报告,总结了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的经验教训,规划了美国未来20年的国防战略和军力发展方向。报  相似文献   

13.
为争夺21世纪信息建设的制高点,美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预计1999年将建设完成的全球运输网是美军在运输领域的一个重要信息建设项目。这个网络包含四大功能模块,提供射频和卫星跟踪接口,对美军的运输行动实施全程监控,日处理信息量高达300多万项运输勤务计划,可接待数百名用户上网。作为美军“全球指挥与控制系统”的运输结点,全球运输网实际上是包容美国国防运输系统全部运输资源信息的美军最大的运输信息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14.
张刚  顾文波 《国防科技》2011,32(5):88-91
从美国最新颁布的一系列战略报告以及美军的最新动态可以看出,美军战略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强调美国面临复杂多样的威胁;提出”打击、慑止、强化和塑造”的战略目标;力求打造一支制胜的联合部队;构建掌控全球的军事部署体系;联盟战略上注重军事多边主义;核战略上寻求建立无核世界。  相似文献   

15.
时言军 《环球军事》2010,(20):44-45
根据五角大楼计划,从今年10月开始,隶属于美军战略司令部的网络战司令部就将进入战备状态。对这个最新设立的司令部,五角大楼寄予了厚望,希望依靠它可以让美国在虚拟空间中无往而不胜。但是,打造一个坚固的网络堡垒可不是一个轻易做到的事情,更不是通过建立一个司令部便可以轻松达到的目标。当美国“网军”即将开张时,人们不禁要问一句,美国人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6.
美国《每日航宇》2004年11月17日的一则“美空军目前正在探讨武器数据链的使用方法,空军方面计划将这些数据链加装在许多空军武器上”的报道引起了我们对美空军动向的关注。我们发现——国防科技2005.1近几场战争表明,远程轰炸机部队已经成为美国的远程打击力量的主体。美国空军认为,要使远程轰炸机部队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为轰炸机提供近乎实时的信息———使轰炸机融入网络中心战。一、美国的防务政策呼唤全球打击力量美军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表现非常出色,但美国的国防政策仍不断向美军提出更高的要求。布什政府的国防政策中的两大最具基…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以来,美国先后调整了全球反恐战略,将反恐重心从伊拉克转移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提出了“重点布防、先增后减”的阿富汗新战略,将美军人数增加到10万人,最近又投入巨兵在阿南部发起了代号为“共同行动”的军事行动,力图清剿盘踞于此的塔利班势力。  相似文献   

18.
随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美军在网络空间这个领域从无到有,从单纯到复杂,其核心的网络作战指挥控制也正在从混乱走向正规化。能在短短的数年理清其脉络,这完全基于美军对网络空间与联合作战本质的清醒认知,以及高层领导高度一致的战略认知推动了美军网络作战正规化的快速成型。文章从《统一指挥计划》入手,通过剖析过去与现在美军地理性作战司令部网络作战指挥与控制所存在的矛盾,分析其未来发展,将美军网络作战指挥与控制的变化过程展示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9.
美军网络作战能力建设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新彬 《现代军事》2009,(12):78-81
2009年5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加强美国国家网络安全发表电视讲话表示,“来自网络空间的威胁已经成为美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经济和军事威胁之一,网络空间以及它带来的威胁都是真实的.保护网络基础设施将是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第一要务”。为落实奥巴马的这一讲话精神.美国防部迅速对原有的美军网络战指挥机构进行了整合。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间来,由于“棱镜门”事件的爆发,美军网络司令部的未来发展之路也成为华盛顿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以下就是人们争论后为网络司令部的未来准备的一些备选方案:国家安全局同网络司令部“分家”。即便在“棱镜门”事件爆发之前,这一方案也—直是主要备选方案。将国家安全局和网络司令部“分家”的方案可行性较强,因为美国总统需要一个“全职”国家安全局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