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防》1994,(4)
历史的长卷翻到1935年10月,这是一个悲壮日子; 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将士,摆脱了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四面夹攻、堵截,历经千难万险,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征服了长征路上最后一险六盘山,胜利到达了甘肃境内。长途跋涉的红军将士们在环县耿湾一带安营扎寨,休整待命。此时,天已渐黑,将士们又饥又渴,疲惫不堪,部分同志见沟谷中清泉淙淙、清涌晶莹,耐不住痛饮起来。第二天  相似文献   

2.
长征中的三支主力红军都到过哈达铺并开展重要活动,突显了哈达铺在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1935年9月,红一方面主力先行北上在哈达铺进行了整编和为期一周的休整.哈达铺给处于艰难困厄之中的红军带来了胜利的希望,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将士夺取长征最后胜利的信心;哈达铺使艰难曲折的长征加快了进程,减少了无谓牺牲,为党和红军保存革命骨干和有生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哈达铺整编强化了党对红军的领导,大大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为长征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哈达铺整编宣传了党的政策主张,扩大了红军在陇南的影响,为红二、红四方面军再过哈达铺创造了有利条件.哈达铺是红军长征中的"希望之地""胜利之地".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定格了一种精神的永恒,每一件繁琐的小事,构成了一座追求的青春丰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内心再一次受到感染。红军长征精神犹如一面镜子,让我对比找出了自己的差距,让我学会做人、做事;无数先辈用生命为我诠释了生命的真谛。通过对红军长征历史、红军前辈的事迹、红军长征精神的学习,深深触动了我的灵魂,更加坚定了我为国防事业奉献青春热血、立足军营报国的理想和信念。  相似文献   

4.
《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曾评价说,长征“是一次可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远征”。在这样一场纵横万里的军事征途中,单单关注红军官兵的日常生活情况,就能让人感受到雄魂伟魄,感受到气壮河山——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衣这是一个被写入教科书的故事:长征中,一支红军队伍的指挥员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的老兵冻死在路上。他愤怒地吼道:“把军需处长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只听有人悄声说:“他就是军需处长。”军需处长没有棉军衣穿而被活活冻死,这足以反映出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其实,在长征开始前,红军的服装供给还是能得到保障的。我军…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生活》2012,(3):9-11
这是一支诞生于鄂豫皖,为中国革命立下特别功勋的红军部队;这是一支首战平型关,挺进冀鲁豫,坚持苏北抗战整五年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这是一支纵横大东北,驰骋下中南,把胜利之旗插上镇南关的部队;这是一支跨过鸭绿江,连打五战役,与美军八个师交过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他创造了"红军长征最先到,八路出师最先胜,挺进东北最艰苦,首战歼美最多""四最"。  相似文献   

6.
时代呼唤红军长征艰苦创业的精神陈明红军长征的胜利,是本世纪的重大事件。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其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体现得尤为突出。当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我们正面临着比红军长征更为艰巨和...  相似文献   

7.
长征的胜利是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红军将士临危不惧,百折不挠,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政治信念是红军将士排除万难的原动力.一、崇高的理想教育人.为革命的理想,为共产主义崇高的理想而奋斗,这是红军长征中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动力.党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也没有忽视对红军官兵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崇高的理想教育人,保证了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杨成武在《忆长征》中这样写道:“信念——对事业,对革命,对北上抗日路线的信心,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个信念鼓舞着我们忍饥寒,以致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而在所不借.”这充分说明,崇高的革命理想在红军将士中扎下了根.二、坚定的政治信念鼓舞人.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正是因为长征的胜利,我党我军不但使自身免于生死存亡的危难,更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免于继续在屈辱中呻吟,在黑夜中彷徨。所以,我们今天才会怀着感恩的心情,虔诚地加以纪念,年复一年,代代相传。遥想70年前,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内部又有不同的主义路线的纷争,加之沿途山高水险,群众蒙昧,情况可谓万分危急。但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们以大无畏的气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9.
中国革命——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0年前,1934年的一个秋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走上从江西到陕甘边区、长驱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无数英雄用生命写下了一篇壮丽的史诗。中国革命自此转危为安,并最终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长征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和斗争路线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发扬艰苦奋斗传统贾燕凌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军生存、发展、壮大及克敌制胜的巨大精神力量。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重温红军长征艰苦奋斗的历程,对于弘扬长征精神.深化艰苦奋斗教育,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  相似文献   

11.
长征中的红军炮兵曹培旭陈英杰炮兵,历来有“战争之神”的美誉。长征中的红军炮兵,开始有5个营,23个连,由于途中困难重重,战斗频繁,最后到达陕北只剩下5个连。但是,他们一面行军,一面作战,用火力支援步兵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万千追兵阻敌,对长征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胜利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缅怀先辈业绩,重温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对于激励全军广大共产党员弘扬长征精神,永葆党员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一、理想信念是长征胜利的精神支柱。弘扬长征精神,永葆党员先进性,必须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长征途中,敌人的围追堵截,自然条件的险象环生,党内分裂主义的干扰,都没能阻挡红军胜利地实现战略转移。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红军长征胜…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长征不仅创造了中外历史奇迹,而且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激励红军将士夺取长征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红军广大指战员在长征中忠诚于党、顾全大局、维护党和红军团结的政治基础;是激励红军广大指战员在长征中浴血奋战、一往无前、战胜敌人的巨大动力;是红军广大指战员在长征中不畏艰难,征服无数自然险阻和饥寒伤病磨难的重要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4.
70年前,红军将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万古流芳,内涵丰富。而团结精神则是其深刻内涵之一。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下,红军高举团结的旗帜,正确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得红军上下之间、官兵之间、军民之间、各路红军之间和红军同少数民族之间,实现了革命的大团结。万众一心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光耀千秋的辉煌篇章。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并进而传承长征中的团结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党的旗帜下的紧密团结是长征胜利的必备前提在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红军长征中亲自指挥的四渡赤水战役,六计连环、出奇制胜,不仅使红军成功跳出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而且在寻求机动中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在中国军事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也是一个奇迹。这次战役,毛泽东指挥红军转战赤水河,在运动中消灭敌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我光荣入伍,有幸来到百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红七军军部旧址修缮一新,使我们这些红军的后来者得以虔诚瞻仰先辈们留下的丰功伟绩。倘徉在高大雄伟的木楼中,行走在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过道上,抚摸着秦砖汉瓦,思绪将我带至半个多世纪前的长征路上,我仿佛看到了逶迤五岭间翻腾的细浪,看到了磅礴的乌蒙泥丸;仿佛听到了金沙江震耳欲聋的惊涛声,听到了三军翻过白雪皑皑的岷山后凯旋的欢呼声;仿佛感受到大渡河桥铁索刺骨的寒冷,感受到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战场硝烟……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粉碎了几十万人的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原因很多,而建立于中央苏区时期的红军技术侦察工作为粉碎敌“围剿”和保证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没有电台,从敌人手中“拿”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执行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连续打破国民党军3次大规模“围剿”。随着中央苏区3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蒋介石不顾中共中央提出的共同对日作战的主张,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阴谋策划对中央苏区的第4次“围剿”。在以往的作战中,情报的获取主要是靠派侦察员  相似文献   

18.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开展的军事经济工作,对帮助红军克服长征途中的军事经济困难,保障红军的给养和战争物资的补给,最后夺取长征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主要军事经济工作包括长征初期的“大搬家”式军事经济工作及其转变、取之于敌的军事经济工作和取之于民的军事经济工作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战胜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和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极其艰苦卓绝和前所未有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人民军队的英雄壮举和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今天,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早已举世闻名,但却很少有人知道70年前“长征”一词和二万五千里路程是怎样产生和计算出来的。长期以来,国内外史著和历史学家对此均有不同的说法。那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概GLOBAL MILITARY202006.09No.133念究竟是怎样来的呢?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众所周知,1934年秋,由于王明左…  相似文献   

20.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长征及其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党领导红军自觉用奋斗与牺牲担当民族道义和正义,点燃和照亮民族复兴的希望;党领导红军长征及其胜利使中华民族赶上民族解放的时代潮流,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党领导红军长征及其胜利铸就了中华民族复兴新的精神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