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这篇论文指出对高空核武器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EMP)的一个微观研究途径。这个途径包括对武器爆炸的γ辐射在大气上层产生的一个相对论的、康普顿电子的依从于时间的电磁场的详细计算。把所有这样产生出来的电子的效应叠加起来就得到净效应或观察者测出的电磁脉冲(EMP)。推导出来的基本理论忽略了周围空气中形成的导电率。这对γ辐射当量小于一千吨的武器来讲,是一个比较好的假定。文内还有一小节指明导电媒介中EMP的必要公式推导。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核武器的发展,电磁波武器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二者的结合产生了一种崭新的军事战略思想;不把核武器用作受到全世界人民强烈反对的杀伤和摧毁性武器,亦即不是利用核武器在低空爆炸条件下众所周知的三大效应——冲击波,热辐射(也称光辐射)和放射性沾染,而改为利用目前尚只为少数人知道的核武器的第四效应——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简称EMP)。让氢弹在高空(大气层外)爆炸,由于没有空气,因而既不生成冲击波,也不生成热辐  相似文献   

3.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新疆罗布泊地域上空腾起一团巨大的蘑菇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在核武器领域拥有了一席之地。核武器是把杀伤破坏能力推向极致的武器,它的出现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没有任何其他武器像核武器一样,其存在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战争的演变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红外制导武器对目标的发现、识别和跟踪主要依据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对比特性。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大气透过率是研究红外辐射传输的重要参数,提取既定区域实际观测大气数据构建大气参数廓线并嵌入成熟、通用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中,探讨了红外波段实际大气透过特性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用模型自带大气近似可能带来的误差。结果表明,基于实际大气廓线计算出的大气透过特性准确度基本吻合国际公认理论分析值,我国区域内的大气透过率的准确计算必须考虑我国的实际大气,这对最大限度分析利用战场气象环境确保武器作战性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美国五角大楼和白宫决策者们在50多年时间里居然严重低估了核弹的真正威胁!自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诞生、广岛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袭击之日起,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和白宫的政治家们关心的只是原子弹和其他核武器的爆炸杀伤力,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核武器爆炸一刹那产生的致命大火的杀伤力。实际上,核武器爆炸产生的大火所造成的毁灭性后果远比爆炸本身产生的威力大得多,然而,这一威力却真真切切  相似文献   

6.
杨鲁 《国防》2006,(12):64-66
当前,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尽管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一直为制约核武器发展做出不懈努力,但有核国家核力量建设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核武器技术仍在利用当今高新科技成果继续发展,核武器仍然是迄今为止毁伤能力最强的武器装备,人类仍生活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中。所谓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裂变—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核武器一般是指由核战斗部及其承载壳体组成的武器,俗称核弹。如果将投掷发射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等使核武器构成作战能力的各部分都包括…  相似文献   

7.
张开善 《国防科技》2006,(12):88-90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新疆罗布泊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获得了完全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原子核裂变这一领域的尖端技术。但这只是一颗原子装置固定在塔上爆炸,因为是原子装置不能运载,不能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无法用于实战,构不成核威慑力量。必须尽快研制出武器型的原子弹,并加大其威力。中国本着这一目标,从1965年开始,奋发图强,再接再厉,高速度,高效率,经历了两年多时间,一共进行了5次具有代表性的核试验,使中国的核武器攀登上了核科学技术高峰,迈上了新台阶,中国拥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原子弹、氢弹和导弹核武器。一…  相似文献   

8.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新疆罗布泊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获得了完全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原子核裂变这一领域的尖端技术。但这只是一颗原子弹装置,固定在塔上爆炸,因为是原子弹试验装置不能运载,不能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无法用于实战,构不成核威慑力量。必须尽快研制出武器型的原子弹,并加大其威力。中国本着这一目标,从1965年开始,奋发图强,再接再厉,高速度,高效率,经历了两年多时间,一共进行了5次具有代表性的核试验,使中国的核武器攀登上了核科学技术高峰,迈上了新台阶,中国拥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原子弹、氢弹和导弹核武器。  相似文献   

9.
电磁脉冲炸弹电磁脉冲炸弹或微波炸弹,是应用常规的手段使武器发挥核武器的效果。电磁波脉冲是核武器在大气层爆炸时发生的现象。而电磁波炸弹是使普通的炸药爆炸发生的电磁脉冲。电磁脉冲的特征,其一是脉冲的增大(电场强度)是急剧的,持续时间极短;其二是频率波及广...  相似文献   

10.
美国政府为了防止核武器意外事故,一方面加强对核武器的防范措施,另一方面不断改进其自身的安全装置。核武器的安全装置,又称容许行动装置,即 PAL。它被用来防止未经许可的爆炸。在美国,当一件核武器上装上了 PAL,必须由  相似文献   

11.
爆炸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带来的灾难,至今使人们记忆犹新,也更加使当今人类对核武器畏惧。它已成了一柄高悬当今人类头顶的利剑,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核利剑作为人类武器的最高发明,是很难消灭的,尽管有核与无核国家都在为消灭或削减核武器而努力,但遗憾的是,核武器不仅未得到丝毫遏制,反而仍在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12.
从1996年9月10日联合国第50届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算起,到现在已经有4年多时间。除印度等少数国家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155个以上)已成为条约签署国,承诺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核爆炸。大规模的核爆炸试验在缔约国已经停止进行。但在现今的世界上,核武器仍然是最具威慑力的武器。只要核武器存在一天,对它的研究、维护和管理就要继续进行下去。所以签署 CTBT 后,各有核国家——尤其是美国——并未放弃对核武器  相似文献   

13.
对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防护,简称“三防”。从目前情况看,这三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虽在战争中使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未来战争中使用核生化武器的威胁还是存在的。况且,随着核、生、化武器的一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种各样的事故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核泄漏,化工厂爆炸引起的化学物质外泄,等等。因此,中小学生在军事训练中很有必要掌握这三种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的一般防护方法,以便在战争和严重灾害事故面前,有保护自己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4.
红外制导武器对目标的发现、识别和跟踪主要依据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对比特性,目标背景对比特性研究是红外制导武器研制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依据目标背景对比度定义,采用基于既定区域实际观测大气数据构建大气参数廓线并嵌入成熟、通用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计算的方式,探讨了红外波段实际大气目标背景对比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标准大气下的目标背景对比度差异。结果表明,影响目标背景对比度的主要因素为大气透过率,实际大气目标背景对比度与标准大气的存在一定偏差,偏差与季节和波段均有关,可直接影响到红外波段实际应用中的目标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
前几章里,假定了辐射电子周围空气中的导电率可以忽视。本章的目的就是要研究这个假定的有效性。这就要简短地研究一下造成导电率及其随后按时间的积累的机制这方面的空气导电率物理。还包括一短节来指出求导体媒介内辐射场必须解的方程。导电率的形成与累积空气中导电率的基本来源是高能康普顿电子引起的空气中电子的电离。这种电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这篇理论研究考查了大气层内很高高度上(50~80公里)或在外层空间(大于80公里高度)核武器爆炸预期的热辐射。从地面效应观点来看,很高高度大气层爆炸开始是一种强烈的X射线闪光。这些无形的射线具有较小的穿透能力,并且立即由爆点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的球面所包围。随着火球扩张和它的能量传给愈来愈多的空气质量,它最终冷却到20,000K的温度,此时的辐射能够穿透周围的空气。此时火球停止扩张并且开始辐射紫外线,可见光,和较长波长的能量。  相似文献   

17.
美国反恐出狠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华盛顿邮报》9月11日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已起草了一份调整有关核武器使用原则的文件。文件设想指挥官在获得总统批准后可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或恐怖组织采取“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核武器使用原则草案还包括使用核武器摧毁敌人的核、生、化武器。修改的原则尚待批准这一文件是由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起草的,目前有待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最后批准。该文件将修改美国核武器使用的规定和程序,以反映布什政府于2002年12月首次提出的“先发制人”核打击战略。当时,美国政府在绝密的国家安全指示中详细地概括  相似文献   

18.
大气波导对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机载反辐射导弹攻击水面目标的作战流程确定评估指标,基于传统的概率评估方法,引入大气波导影响因子,建立一种改进的大气波导条件下机载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模型。应用实例表明在大气波导条件下反辐射导弹的作战效能有所提升,符合大气波导对反辐射导弹作战能力产生有利影响的实际情况,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机载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战争中大量使用武器弹药与重视环保问题,永远是一种二律背反吗?近百年不熄的战火中,核武器、化学毒剂、生物战剂、贫铀弹药、含铅弹药纷纷登场,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的贫铀弹爆炸后产生的细微颗粒将会长期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受污染地区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增加,引起造血障碍、生育能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病症。近几十年来,随着战争手段的极大增强和战争烈度的极大提升,武器的使用也到了人类自然和社会环境所难以承受的地步。因此现在国际上关于“绿色武器”、即对自然环境不产’生或者少产生污染,有利于环保和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武器理念开始升温,行动步伐加快。然而,武器对于环境的破坏并不仅限于它的使用,武器装备在制造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在核时代层出不穷的核战略理论中,毛泽东核战略思想可谓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毛泽东对核领域一切问题的思考都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有着坚实的认识论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着眼"人与武器"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核武器,着眼"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核战争,着眼国家安全坚决发展中国的核力量,着眼世界和平庄严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着眼人类未来主张全面彻底核裁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