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正>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鲁中分会和中共山东莱芜市委宣传部共同编辑出版了《火红的石榴花:忆齐鲁女战士》一书。这是一部反映齐鲁大地抗日巾帼的群英谱,正如刘振华先生在序言中所言:这本书穿越70年历史岁月的烟云,走近中国近代史,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展现了共和国老一代女兵无比绚丽、悲壮感人的画卷。本书调整了抗战史阅读视角,聚焦抗日战争时期齐鲁大地60位巾帼战士。作者队伍构成多元,或是女英雄自己的口述史整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单县,抗日战争时期曾是苏鲁豫皖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当年,千万革命志士在这里前仆后继,留下了许多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而今,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又掀起了一场尚军兴武、关心国防的热潮。这场热潮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便是单县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王永江。  相似文献   

3.
刘波 《军事史林》2008,(4):25-26
去年12月,著名导演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集结号》上映,相关的情节场面已为观众熟知。这部电影反映了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一个连队在谷子地连长的带领下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阻击战斗,由于集结号没有吹响、友军没有及时增援导致全连英勇牺牲的悲壮故事。由于剧中解放军全都带着头盔,乍一看像美国大片中的美军,而以往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题材影片中的八路军、解放军都没有戴头盔,因此引起许多观众影迷的疑问。  相似文献   

4.
黄维真  何荷 《国防》2016,(10):8-12
8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它开辟了抗日战争的前进阵地,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形成;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影响了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走向;以其为理想信念奉献牺牲、挑战生命极限的悲壮之举,创造了超越社会意识形态而为全人类共同珍视的永恒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翻开抗日战争的壮丽画卷,仿佛置身于炮火连天的烽火年代,那些代表着中华民族之魂的抗日歌曲会不时在耳边回响.一首又一首或悲壮、或激昂、或振奋的抗日歌曲诞生在日寇铁蹄下的沦陷区,诞生在硝烟弥漫的敌后战场,诞生在广阔无垠的中华大地,热情讴歌了千百万军民奋起抗日的壮举,生动见证了中国人民在艰苦岁月的无畏气概.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英勇的燕赵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华北平原掀起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曾亲身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一代作家,以抗战为题材,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抗战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集中表现了燕赵大地传统文化中慷慨悲壮、尚武任侠的人文风貌。这种特定的人文精神孕育了一代代燕赵儿女,在艰苦的战争中又转化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追溯燕赵传统文化,重温抗战文学作品,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解放军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昆仑出版社经过一年多精心策划,最近推出一系列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图书,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和解析那段壮烈而辉煌的历史。这几家出版社此次策划推出的抗战系列图书,规模大、分量重。89种图书中抗日战争题材41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8种。其中有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全景纪实,也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详尽记录;有中国抗日英雄人物传记,也有二战外国著名将帅战争回忆录;有对历史的宏观纵览,也有对战争的局部再现;有对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8.
东北抗日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一个重要战场。东北抗日战争史,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都占有重要位置。深入研究东北抗日战争史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研究战争规律要着眼其特点,研究战争史也要着眼其特点,只有弄清某一历史阶段战争的特点,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战争史的真实面貌。东北抗日战争同全国抗日战争相比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认清和掌握这些特点对深入研究东北抗日战争史是很必要的。笔者近几年来曾对东北抗日战争的特点做些探讨,现谈谈我的认识,请专家学者给予帮助。我认为东北抗日战争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由《集结号》看军人历史观的定位。历史是一部哲学史、一部人文史,它记录着社会发展的痕迹,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性格与走向。影片主人公谷子地指挥九连成功阻击数倍于己的敌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尽管当时他们并不清楚上级的真实意图,战存仅连长谷子地一人.但这段悲壮的历史却托起了英雄群体的永垂不朽。看完影片,有人觉得历史靠不住,认为它的方向容易正确,细节却容易丢失;它的骨架颠扑不破,血肉却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10.
《长征精神万岁》评介张光彩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华民族一部伟大而悲壮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一座巍峨而不朽的革命丰碑。长征是一个说不完、写不尽的永恒主题,是一座取不尽、用不竭的精神宝库。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虽然早已载入青史,脍...  相似文献   

11.
遐迩闻名的浙江舟山市定海城西竹山,是鸦片战争的战场之一,它刻写着中国近代国防的屈辱,也记述着中国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不屈不挠的悲壮历史。1997年4月,耗资1000万,占地10公顷的舟山鸦片战争纪念公园在这里落成。新年之际,笔者来到竹山,缅怀先烈用血肉铸造的悲壮历史,体味世纪之交强国固防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中华民族受外敌侵略和奴役的历史。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得到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支援,同时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诫我们:国家必须富强,落后就要挨打,而国家富强的根本道路在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各民族的大团结;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向上的基石,坚持人民战争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中华民族受外敌侵略和奴役的历史.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得到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支援,同时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诫我们国家必须富强,落后就要挨打,而国家富强的出路在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各民族的大团结;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向上的基石,坚持人民战争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14.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的酝酿和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 《军事历史》2003,(1):30-32
抗日战争时期,中、美、英三国军事合作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事件,是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中国军队第一次走向世界军事舞台,同西方军事大国开展军事合作,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以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在全世界树立了以弱胜强的英勇形象,进而确立了战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军事合作成功的历史表明:中华民族团结抗敌、共赴国难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一、中国政府联合美、英抑制日本的最初努力“八一三…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已爆发了70年。回首那个岁月如磐、腥风血雨的年代,每一位当代军人都应深刻反思历史.对今天的和平与军人的使命有更加深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近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军事科学院抗战史研究专家刘庭华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一书,作者在"后记"中诗云:"六十甲子是非论,史坛劳力一牛翁.卅载战史探龙宫穴,两鬓白发珠难寻".可以说,这是作者集几十年心血收集整理大量珍珠即各种统计数据、表格和潜心研究抗战史独具创新观点的一部学术性著作,是一部史论与史料俱佳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力作. 该书分为"论纲"、"统计"和"附录"三部分."论纲"部分汇集了作者代表性的论文12篇,如"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演变"、"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敌后战场的历史功绩"、"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日本对台湾关系百年史论"、"东京审判的历史功绩与缺憾",等等.它大体反映了作者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广度和深度.如"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一文,是作者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分期和阶段划分"一文中的一部分.作者提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应该从九一八事变算起,14年的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七个阶段,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当时在全国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又如,作者在"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提出,1941年以前的中国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再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及教训"一文,作者提出军事准备仓促、对投降日军"以德报怨"、 放弃战争赔款,是造成战后日本至今不承认侵略责任与罪行,否认侵华历史的重要渊源,等等,突破了传统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启迪,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7.
《华北民兵》2005,(9):18-18
首都国防后备力量是维护国家和首都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地区的民兵组织就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创建、尔后逐步发展壮大的。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中华民族受外敌侵略和奴役的历史.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得到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支援,同时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诫我们:国家必须富强,落后就要挨打,而国家富强的出路在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各民族的大团结;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向上的基石,坚持人民战争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回首这段历史,既让我们为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赢得大国地位而骄傲,也令我们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大”而不“强”的另一历史侧面而深刻反思。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1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挽回了长期失去的尊严中国人民始终站在反法西斯斗争最前列。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奋起抗日,开辟了东方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苏等大国正式投人战争时中国抗战已…  相似文献   

20.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台湾史学界在抗日战争研究的态度上 ,经历了一个潜移默化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一个特定的领域折射出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变迁 ,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台湾岛内民众的观念、情感和心理状态。及时、准确地把握这些情况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祖国统一大业的各项工作。一、台湾岛内对抗战史研究的概况和特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是国共双方、海峡两岸最为重视的一段历史 ,也是两岸学者共同语言最多的一段历史。就各有关方面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研究情况来看 ,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 949年到 1 9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