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舟系列飞船飞入太空,牵动了每一个人的脉搏,也激起我们全民族的自豪与骄傲之情。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即将发射的消息,再一次叩击着全民族的心弦,人们同时关注:是谁支撑着这一重大成就?是谁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千千万万的航天人,是祖国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为了解这些成就背后的英雄们,我们选取了几个代表人物,组织了这一组稿件,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2.
今天,不惜版面刊载“神舟”四号的众媒体,已经恢复平静,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我们心情却久久不能平息。下面两位作者有幸亲历了“神舟”四号发射与回收的全过程,在这里他们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细说那些激动人心的重要时刻,不是为谁树碑立传,只是提醒人们,不要仅仅看到成功的烈焰……  相似文献   

3.
谁都知道心脏在人的生命当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作为中国航天电源专业技术中心,梅岭化工厂承担的就是载入航天工程飞船和火箭配套电池的心脏动力研制任务。从这里走出的一个个小精灵为“神舟”的发射、运行、返回和着陆提供了充分的电源保障。为此,有一句广告语在遵义乃至“神舟”研制团队中部很有名,这就是梅岭电源——载入航天的动力“心脏”。  相似文献   

4.
2002年底,神舟四号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其中倾注了多个系统工作人员的心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四号”发射队作为飞船主研单位派出的精兵强将,承担了繁重的工作和无法形容的压力。任务结束后,这支发射队的队员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说:“‘神舟四号’发射队政工人员理解我们压力,替我们分忧,发射能够成功,他们功不可没。” 傅照根是发射队的临时党委书记,他的心思花在了试验的点点滴滴、花在了队员的身上。冬季的大漠天寒地冻,冷风袭人,平时温度都在-10℃,最低会降低到-20℃,而厂房内的温度多在20℃,屋内外气温相差…  相似文献   

5.
2002年12月30日,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后安全返回,这无疑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值得大书特书的辉煌之笔。 今天的辉煌是多年奋斗的结果。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肩负着国家安全的历史使命,艰苦创业,为我国“两弹一星”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锤炼出  相似文献   

6.
民兵文摘     
航天技术军事意义非凡 去年12月30日凌晨,“神舟”四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向太空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未来,太空战已是必然。谁控制了太空,谁利用了太空,谁就夺取了未来战场主动权。所以,航天技术对于军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活眼     
为了明天上太空5月28日,“英雄航天大队”的航天员在“神舟”六号模拟器里进行各种程序训练。据悉,预计在今年九、十月份发射升空的“神舟六号”将实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新突破,其飞行时间将由1天增加到5天,航天员则由1名增加到2名。(图/江志顺)5月21日,“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言人“大眼睛”苏明娟和“大鼻涕”胡善辉互相谦让着来到各自的照片前合影留念。当天,他们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上畅谈了“希望工程”对他们人生命运的改变。当年拖着鼻涕的胡善辉已是济南军区某部的一名二级士官,而今年夏天就要大学毕业的苏明娟也联系好了安徽一家…  相似文献   

8.
姚闻 《兵团建设》2005,(11):28-29
继神舟五号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圆满成功。这一伟大壮举再次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神舟六号往返天地之间的全过程执行得非常精确。可以说,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真正的完美之旅。“神六”为何如此完美?载人航天是浩大的工程,操控神六这样的大工程。考验中国的不只是技术。还有这个国家自主创新和管理超大型工程的综合能力。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随着“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远在三大洋执行此次海上测控任务的我国4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那么,“神舟”六号任务与以往历次“神舟”号任务相比,到底有何不同?4艘“远望”号船为何要不远万里布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享受心血之作的成功。--张柏楠当神舟五号飞船把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时,张柏楠没想到,从那一时刻起,一个更大的挑战等着他。于是,从神舟六号到今天的神舟九号,作为飞船总设计师的张柏楠与他的团队,就在一个接一个挑战中奋力向前。"像我,比我懂得多。"当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把"接力棒"交给了这个当时才40岁出头的年轻人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成功发射了4艘神舟宇宙飞船,将要发射5号神舟载人宇宙飞船,那么“人类飞天为哪般?” 中科院院士王希季详细阐述说,陆、海、空、天是人类活动的四大疆域。陆,指陆地,对一国而言就指其领土。海,指海洋,对一国而言,主要指其领海。空,指包围地球的稠密大气层,一般默认其高度为航空器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几十千米),对一国而言就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传统向来崇尚孔、孟的“中庸之道”,但近几十年来它渐渐有点过时,“好走极端”渐渐成为今天我国民族性格!怎么会这样呢?这值得我们沉思!小孩看戏时,常爱问爸妈:“谁是忠的?谁是奸的?”如果得不互,到直截了当的答案,幼稚的心灵便无法安顿下来!  相似文献   

13.
满载着中国人梦想和骄傲的神舟六号飞天圆梦,在这令世界瞩目、让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日子里,对载人航天有着特殊感情的哈工大人更是倍感骄傲——在神舟六号研制与发射过程中,多位哈工大校友担纲领军人物,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神舟六号飞船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试验大队队长许达哲,神六副着陆场总指挥吴年生,“KM6载人航天器空间环境试验设备”工程总设计师黄本诚……还有一大批分系统负责人和许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都为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飞船发射时强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  相似文献   

15.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于今年金秋在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继"神五"、"神六"任务圆满成功之后,我国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载人航天科技实践活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开篇之作,它将首次进行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水平实现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飞跃。目前各路大军已齐聚发射场,为确保实现"准确入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1月20日凌晨,在西北大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上,高达100多米的发射塔架各层平台陆续打开,只见捆绑式新型大推力“长征”运载火箭昂首挺立,顶部安装着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由江泽民主席题名的“神舟”号。 6时30分,随着“点火!“口令的下达,运载火箭喷出5股红色烈焰,托举着试验飞船,呼啸着向太空飞去。飞行约10分钟后,飞船与运载火箭成功分离,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模式,即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进行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火箭系统也增加了故障检测处理等许多新技术。“神舟”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部分组成。这次发射试验是我国试验飞船的第一次飞行,也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  相似文献   

17.
《兵团建设》2012,(12):44-45
20世纪末至今短短十几年来,航天飞船从无人到有人、航天员从一人到多人、飞行时间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舱内到舱外……3759米、4027米、5000米、6671米……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蛟龙"号的每一次探海,都在刷新着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记录,报告着中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的喜讯。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汇集的——  相似文献   

18.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飞船发射升空,11月21日成功着陆。“神州”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神舟”一号飞船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谁说调到人武部只是为了“安个家”和“落个户”?来自吉林省军区的几名人武干部靠自身的实践再一次显示和证明:“干人武工作难度大,责任重,标准高。”探索他们在人武战线成长的足迹,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启迪,它昭示我们,从野战部队调入人武战线的干部,只要摒弃旧观念,与时俱进,用新思维、新方法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在人武天地创出一番新佳绩。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2005,(11):10-10
10月12日9时9分52秒,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胡锦涛、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发射实况后,对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