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冈山斗争意味着一段历史,更蕴含了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井冈山精神锻造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伟大实践,熔铸于井冈山道路开辟的艰难探索,孕育于井冈山血与火的艰苦斗争,是具有原创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最核心的内容是坚守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斗转星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应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时代光芒,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汲取精神动力的重要营养源。  相似文献   

2.
去年10月,由澳中友协会员泰勒率领的10多位澳大利亚客人来到井冈山大井村参观访问,在大井村几位青年民兵家里进午餐时发现,今天的井冈人民吃的并不是红米饭南瓜汤了。他们高兴地连连说:“OK,OK”。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艰苦的战争年代,“红米饭、南瓜汤”是这里军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直到解放后的1983年,这里的人均收入还只有121元。在井冈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外省土产部门的采购员到井冈  相似文献   

3.
“绿林”将军袁文才、王佐纪事单润芝,武刚袁文才、王佐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两位重要领导人。他们为中国革命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劫富济贫除暴安良袁文才、王佐是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前,活跃在宁冈的茅坪、砻市与永新的茨坪、遂川一带两支颇得民心...  相似文献   

4.
冯都 《军事史林》2007,(8):53-59
袁文才与王佐,是井冈山两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俩原是立志救贫的社会叛逆者,一跃成为井冈山的“山大王”,又神秘般地双双加入了共产党,踏上了甘愿献身革命的壮烈征程,在而立年华倾其全力,为点燃井冈星火,创建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了毛泽东“这两个人对革命有很大功劳”的赞誉。但是,正当他们横刀立马,大展宏图之时,传来中央一条极“左”政策,加上土、客籍矛盾激化,两位铮铮英雄好汉,竟成为我军最早被错杀的将领。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刘进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概况1.阶段划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1927年10月毛泽东领导...  相似文献   

6.
追忆红色历史,传承井冈精神。4月下旬,为解决预备役部队基层预建党组织平时建设虚拟化问题,进一步强化基层预建党委、支部两级书记履职尽责能力,上海某预备役师组织百余名预建基层党组织书记来到革命圣地井冈山,怀着虔诚的心情,感受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在传统熏陶中感悟职责、坚定信念、铸牢军魂。  相似文献   

7.
黄克诚在革命之初上井冈山时,最佩服的领导人是毛泽东,但也决不迷信。当时,红军物资极为匮乏,以至于有“朱军长挑粮上井冈”的故事。红军也不发军饷,这在中国历代军队史上没有先例,连土匪武装都是要发饷的,否则部队就要溃散。黄克诚认为如不发饷部队很难维持,作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第12师第35团团长的他,直接找到第4军最高首长、军委书记兼党代表的毛泽东要求发饷。毛泽东向黄克诚详细阐述了“人民军队”的构想和原则,使黄克诚心悦减服。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故乡、双拥工作的发祥地。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深情的井冈山人民曾经用乳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引兵井冈是依据时势变化、不断探索演进、实施军事战略转变的历史过程。引兵井冈的直接原因是秋收起义的严重受挫。从沈家大屋会议——安源军事会议——文家市退兵——莲花决策——古城会议——大苍会见——茅坪安家——水口回师——进驻茨坪,这是一段风云激荡、充满变数、在实践中探寻而渐进的过程。但“过程论”中有突破,有质的飞跃,从引兵井冈的角度考察,“莲花决策”就是一大突破,一大飞跃。只有“莲花决策”,才能转兵上山;只有转兵上山,才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农民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以井冈山为代表的农村根据地孕育了中国革命;以延安为代表的农村“特区”发展了中国革命;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赢得了中国革命。如果中国革命不以农村为根据地,不以农业为生存依托,不以农民为基本力量,我们就没有今天所拥有的一切。这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城里人”都永远不能忘记的。  相似文献   

11.
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都是党在革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红色基因,都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同时,兵团精神实践主体来源于井冈山,兵团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井冈山精神,特别是井冈山精神中坚定执着追求理想、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等成为兵团精神的强大思想动力。兵团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结合边疆实际的继承和发扬。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需要通过广泛实践来践行;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需要融入大学生课堂教育;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需要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井冈山精神需要创新教育传播。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人们对井冈山历史的认识可能不够全面,认为井冈山自古就是蛮荒之地,只不过是后来有了井冈山革命斗争才开创了它的历史。其实不然,对其溯源很有必要。位于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区,早在东汉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最早有李族人溯溪涧而上,来到今天的茨坪一带结庐躬耕,繁衍生息。当时的茨坪人迹罕至,柴茅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主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江西省社科院协办的"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11月1日顺利闭幕了.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转战到达井冈山下的永新县三湾村。由于接连失利,部队已由起义时的5000多人锐减到1000多人,加之饥饿、疲劳、疾病接踵而来,士气低落。为此,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毛泽东即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60周年,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峥嵘岁月里,培育了井冈山的革命传统。它是我党我军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纪念两个6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我军在井冈山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对于加强新时期的军队建设,完成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如火如荼的斗争岁月锤炼出宝贵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相似文献   

17.
“东井冈”在红军初创时期的历史作用王书范“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陈毅诗词选集》1977年4月版,第3页)这是陈毅元帅在1929年2月,随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从井冈山转战至江西省吉安地区的东固苏区时,对东固苏区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18.
在井冈山现地教学,思绪万千,感慨万千我们到井冈山寻根去,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诞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此霹雳星火燃遍神州大地。实事求是这个根啊,我们要把她牢牢地扎在心里。  相似文献   

19.
提起江西,人们总会想到:这里是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的所在地,是“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诞生地。是的,在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中,江西这块红色的土地,有着特殊而神圣的辉煌。  相似文献   

20.
井冈抒怀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这首《水调歌头》还在耳边回响,车,已开进了五百里井冈。"八十年前上井冈,黄洋炮声震九江。今日重走红军路,指点河山慨而慷!"黄洋界,北山造币厂,小井红军医院,大井朱毛故居,工事哨口、红军营房,一路走来,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