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的选择     
我于1963年出生在江西省莲花县——一个偏远的山区县城里。这一年,我的父亲26岁,正在广西北海服役。我父亲是在湖南省茶陵县参军的。我的家乡莲花县虽是革命摇篮,但经济状况却一直落后。父亲为了多赚点钱养家,于1957年前往茶陵县学习理发,在这里遇到了部队。对于父亲而言,成为军人最初是为了一份荣耀,为了一口生计,然而在经历了部队环境的熏陶和磨练后,"军人"于他而言,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付出和一份担当。  相似文献   

2.
"跟我去种树。"父亲对从部队复员回来的儿子说,儿子一言不发地接受了父亲的决定,放弃去团场效益最好的棉花联合加工厂工作的机会,跟父亲去到远离人群的林业点工作,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干,就是18年!父亲叫马宗辉,儿子叫马晓华,都是八师一五〇团的职工。  相似文献   

3.
刘弥群 《军事历史》2005,(10):50-53
1986年10月7日.敬爱的父亲离开了我们.至今已经快20年了。虽然时光易逝.但父亲的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父亲的一生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联。父亲的一生忧国忧民.始终走在中国革命历史的潮头.历尽大浪淘沙.波澜壮阔.跌荡起伏。他在我的心中.不仅是新中国的一代开国元勋.更是一个慈祥和蔼的长者.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4.
当我还坐在婴儿椅上的时候,父亲有一天带回家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修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我父亲把它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我推动一边,它们就全倒了。过一会儿,我又帮着把小瓷片重新堆起来。 这次父亲让我变出些复杂点儿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 ......我母亲忍不住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他爱在哪儿加个蓝,就让他加好了。” 可我父亲回答道,“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是多么有趣呢!这是数学的第一步。”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读里边的…  相似文献   

5.
难忘父爱     
二十年前,我有幸亲历了南疆边境的最后一缕硝烟,捧回一枚二等功奖章。但令我常常萦怀于心的却是和奖章并存的5元纸币,它一直沉睡在奖章盒内,伴随我东奔西走。因为它浸渍着父亲的汗水,是拳拳父爱的见证。高中毕业后,我怀着一颗报国之心,也带着父亲满腔的期望参军。入伍刚一年,部队就奉命开赴云南老山前线遂行防御作战任务。临战训练快结束时,一天,突然收到父亲来信,说可能来看我。我并没在意。记得当初部队还驻重庆大后方时,他就说过要来看我,但后来听说来回路费要好几十元后(那可是庄稼人一年的总收入啊),父亲终究没有来。而今,我远在千里之遥的边关,父亲却说要来,而且是"可能",认为当然是不可能来的。可是第二天,父亲居然就到了,同行的还有老乡的父亲李叔。父子见面,悲喜交集。喜的是在我即将出征之际,还能与父亲相聚,该有多么的难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有关父亲和他父亲的故事。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说起这个故事。我妈妈随军有五六年了,还是父亲第一次在我面前说起他的家庭。父亲是名普通的基层部队主官,在我最初对军营的记忆里,整天他的身影忙得像我小时候玩的陀螺。只是这些天来父亲似乎轻松了许多,于是我才听到他的述说……  相似文献   

7.
又是一个月了,我回到了家里,父亲赶马车拉蜂窝煤还未回来。 父亲的一生是很苦的,当他十岁的时候,艰难的岁月夺去了双亲的生命,父亲成了孤儿,一个人流浪到他乡,幸得一位慈善的老人收养,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到十六岁的时候,父亲硬凭自己的肩膀建起了一个家。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供我们读书,父亲起早贪黑干起了在城里赶马车的活。刚开始,人地生疏,找不到货拉,父亲很着急,挣到的钱几乎只能够当天的生活。一段时间后,父亲找到了专拉蜂窝煤卖的活,钱挣锝多了些,但父亲更辛苦了,每天当我还在睡梦中,便听见车轮伴着嗒嗒的马蹄声消失在远方;夜晚当我已进入梦乡时,恍惚中听见拉车马咀嚼干草的声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几乎看不上父亲一面,父亲是匹拉车马,烈日和暴雨炼就他坚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父亲一直给予我绿色的满满的爱,所以我爱军装绿的人生。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一名以军人自豪的父亲。父亲离开我已7年了,他对我的爱却永驻我心。父亲把他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军队。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受环境熏陶,对当一名军人充满了向往。长大后我也成为了一名军人,在谈婚论嫁的年龄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只找军人,所以我的爱人也是军人。因为父亲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我绿色的满满的父爱,所以我爱军装绿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12,(13):55
幽你一默野生部落固定工作六岁的小芳很可爱,常常有班上的男生向她求婚。有一天,小芳回家后跟妈妈说:"妈妈,今天小强向我求婚,要我嫁给他……"妈妈漫不经心地说:"他有固定工作吗?"小芳想了想说:"他是我们班上负责擦黑板的。"指挥儿子对父亲说:"爸爸,学校成立了一个乐队,我想参加,学校说乐器要自己带。"父亲盯着儿子想了半天,随后递过一根筷子说:"孩子,咱家穷,你去当个指挥算了!"我也是有个人第一次在集市上卖冰棍,不好意思叫卖。  相似文献   

10.
父亲     
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都在生养他的那片土地上耕作着、收获着,不辞辛劳。 在我的记忆里,儿时家里很穷,吃顿饱饭都算是奢望。一天晚上,父亲带我到村里看皮影戏。突然,爷爷过来从衣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把皱皱巴巴的钞票,硬往父亲手里塞。父亲却是坚持没要。当时,我很不明白,家里那么缺钱,父亲怎么就是不要呢?长大后,父亲念叨起此事,总告诫我们:人可以穷,但志不能短。 搞生产队的一年,父亲负责看菜园和卖菜。一次,大姑买菜没钱,便对父亲说:"姐就买一点点,就别记账啦!"父亲答应了。大姑走后,父亲悄悄从口袋里摸出钱  相似文献   

11.
今年10月4日是我父亲刘志丹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离开人世已经67年多了,去世时还不满33周岁。父亲参加革命后与家人离多聚少,只是在1934年春国民党军队抄了我们的家,4岁的我与母亲到了陕甘根据地,才与父亲相处了两年多时间。当时,父亲也是经常率领红军出外打仗,有时我与母亲也随军转移,颠簸在马背上。生活的艰苦不在话下,我半岁的小弟弟因医生投错药而夭折,让人心痛。还没过一个月,我父亲参加指挥的劳山战役刚刚结束,他就被“左”倾分子“肃反”关押起来,还挖了土坑,准备活埋。母亲也被打入劳改队,这使我们更难以承受。幸而中共中央制止了…  相似文献   

12.
我们成长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有破有立的时代,一个永不僵化的时代,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没有书,我最喜欢翻的是父亲在贵州当兵时留下的政治教育笔记本。本上记录的文字不大看得懂,只记得毛主席这个字眼出现的频率很高。大概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想穿军装,像父亲那样接受军营的洗礼。大舅从北京转业回到县城,他打过仗,当过营长。去舅舅家,我最喜欢看的是他在天安门留的影,尽管照片还是黑白的。舅舅说:国家要注意美帝苏修,自己做人要勤劳本分。生活中的他们,烙上的印是军人、正统,忧国忧民忧他人。  相似文献   

13.
父亲曾有过三十多年的"烟龄"。小时候,父亲常给我几块钱,让我到村头的小卖部给他买香烟,而我也总是乐此不疲,因为买烟剩余的钱可由我自主支配。印象中买的最多的就是一块两毛钱一包的没有过滤嘴的"大鸡"牌香烟了,偶尔也买哈德门、丰收等。  相似文献   

14.
父爱如山     
父亲是个"老军人",在部队一干就是25年,可以说把自己所有的青春都洒在了塞外边陲。他做人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为官清正廉洁,一身正气;干事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话不多,但每句话都是铿锵有力,  相似文献   

15.
我在北国的军营里朝着家乡的方向遥望,那里是父亲生活了一辈子,想走却没能走出来的地方。如今,父亲已永远安眠于故乡的黄土之中,但那些令我痛彻心脾的回忆却时时撕扯着我的心,让我愧疚、痛苦万分。最让我不能释怀的是父亲在最后时光里还费力伸出的3个手指,那仅仅代表着他最引以为荣的三儿子吗?  相似文献   

16.
简单的幸福     
张铁国 《国防》2004,(7):54-54
当兵在外,难得回家一趟。前不久回家休假,终于又见到了阔别三年的父母。我家在湘南农村。得知我要回家,父亲几天前特地从县城买回一张席梦思床。他笑着感叹:哎呀,快六十岁的人了,还没睡过席梦思呢。不过给我儿子睡,也一样!言语中透着自豪、满足和幸福。父亲的感叹让我一阵心酸。这些年,为了把我们兄弟抚养成人,供我们上学,父亲不知受了多少苦累。为了让父亲体验一下睡席梦思床的感觉,晚上,我特地要求与父亲一起睡。母亲却不依,说我坐车劳累,父亲鼾声太大会吵醒我。或许是太久没与儿子亲近了,父亲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母亲嗔怪着父亲,却也只好…  相似文献   

17.
那时,军校并不像现在这么热门,仅仅属于"大中专"里的首选,因为考本科失利,我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军校,确切地说应该是父母替我选择了军校。父亲是建国之前就加入了革命队伍的军人,对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的"多彩天地"还没有形成具体的蓝图便被父亲不容置疑地扼杀了。  相似文献   

18.
八一这一天,是父亲的生日。父亲原本没有过生日,因为爷爷奶奶走得早,父亲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当兵后,父亲把自己的生日改在了八一这一天,他还把母亲的生日也改在了这一天。父亲当兵的时候,应该是上世纪40年代初吧。那时他也就是十八九岁,却已经结婚生子,家境还算不得差。有那么一天,他丢下家人,跟部队走了。这一走,就走了几十年,走出了几千公里。他参加过淮  相似文献   

19.
无书不成眠     
对书的热爱,缘自年少时家庭的熏陶,缘自一个书香门第最基本的亲近和认同感。 我对书的感情是父亲潜移默化培养的。在我尚未进入学堂,父亲就给我买了一堆的小人书。因为不认字,儿时的我理解起那一大堆小人书的内容非常吃力。为了能在小伙伴面前展示自己讲故事的能力,每天晚上我都会在老家昏黄的煤油灯下,缠着父亲教我识字读书。父亲总是对我说:"好书不厌千回读。"当时我虽然不懂,但也郑重地点点头。后来我想,父亲用几本小人书就让成天玩得像个小野人似的我乖乖地入了龙套,这一招实在是高!在我幼年时祖母时常指着我的小脚对我们兄妹说:"有字的纸张不能踩!"长大后,长辈们  相似文献   

20.
无悔的爱     
从 小 ,就喜欢坐在礁石上听海的鸣奏 ,看“蓝色激情”绚丽地涌动着 ,喜欢水兵帽上飘舞着的风带 ,感觉很美 !从小 ,就敬佩父亲 ,印象中那身蓝色的制服总是衬得他无比高大和威武。可是 ,在我八岁那年 ,一次惊天动地的意外 ,使他离我而去……父亲用笃挚的情和赤诚的心捍卫了他热衷的事业 ,把年轻的生命融入了这片深爱着的海洋。我为有这样一位军人父亲感到骄傲 !也为我是他的女儿感到自豪 !每当伫立在他的灵前 ,我便肃然起敬 ,誓言涌上心头 :“爸爸 ,我也要做一名军人 !”于是 ,我选择了你———军人 !从小 ,就对你一往情深 ,不知是海的缘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