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有着漫长海岸线和大片管辖海域的大国,海洋利益与陆地利益、空中利益、空间利益一起,构成了国家的基本利益。随着对海洋战略价值认识的深化,合理拓展我国的海上利益、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已成为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那么,我国有哪些主要的海洋利益呢?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的战略空间,空间蕴涵着国家重大的战略利益,是国家21世纪赖以发展的命脉。维护空间安全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基石。由于空间的特殊性,采用作战实验的手段,可以为空间安全态势提供虚拟构造、为空间安全威胁提供科学评估、为空间安全发展战略提供超前实践。我军开展国家空间安全实验应加强作战实验理论技术研究与环境条件建设,用大量实验成果支撑国家空间安全战略的制定与研究,并将国家空间安全实验纳入全军作战实验体系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新生 《国防》2005,(5):49-51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防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在迈向 21 世纪的重要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高度关注中华民族跨世纪海洋战略意识的确立,曾多次强调指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21 世纪将是海洋世纪。因此,当前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观念”。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江泽民的海防建设思想,是加强新时期中国海防建设的需要,也是树立国家海防战略意识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根 据 国 家 积 极 防 御 的 军 事 战 略 方 针 ,提 出 跨 世纪海 防 战 略 新中…  相似文献   

4.
习主席指出,"面向海洋则兴,放弃海洋则衰。国强则海权强,国弱则海权弱"。实现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战略转变,是适应海军转型发展、拓展国家战略利益、有效捍卫国家主权和海洋安全的战略决策,是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由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研究探索远海防卫作战中政治工作,对经略海洋、维护海权、建设海军,激励官兵有效履行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龙卷 《当代海军》2000,(5):14-15
随着航海技术和装备的发展,以控制海洋为直接目的的海上战争,成为各大国争霸世界的主要手段。纵览近、现代海战史不难发现,几乎每一场大海战,都对一个大国的兴衰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21世纪是海洋世纪,研究海战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的国防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龙卷 《当代海军》2000,(9):14-15
随着航海技术和装备的发展,以控制海洋为直接目的的海上战争,成为各大国争霸世界的主要手段。纵览近、现代海战史不难发现,几乎每一场大海战,都对一个大国的兴衰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21世纪是海洋世纪,研究海战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的国防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海洋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连通世界的广阔通道,也是利益争夺的交汇点和敏感区。面向海洋则兴,放弃海洋则衰。特别是当前,中国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国家战略利益拓展在海上,军事斗争的焦点也在海上。争取海权、维护海权、发展海权与民族复兴、国家安全和利益拓展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是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线长达4万多千米。尽管俄罗斯独立以来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经济金融危机四起,但其仍然是一个军事、政治大国。近年来,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发展经济,恢复大国地位,其国际战略几经调整,目前俄罗斯一个新的亚太安全战略比  相似文献   

9.
刘帅  刘华 《国防》2014,(5):13-16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些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海洋安全对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岛屿及其附带海域具有重大战略利益,岛屿维权关系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中之重。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理性应对当前岛屿争端愈演愈烈的现实,依法组织开展岛屿维权行动,已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王海涛 《国防》2014,(10):52-55
习近平同志在第五次全国边海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站在国家安全发展的高度赋予边海防更高的地位作用和建设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外部安全主要的威胁来自海上,海上是我战略利益拓展的重要方向,是我必争必保的战略空间。浙江是个海洋大省,直面东海、背靠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迅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海防任务现实紧迫,融合发展优势明显,必须深刻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思想,自觉强化"建设海洋强国"目标,深化落实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加快推动海防建设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伍辉红 《国防》2001,(12):35-35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洋既是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外国入侵中国的重要通道。因此,结合海洋和海上渔业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特点,进一步加强海上渔民的国防教育,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对于提高其维护国家利益的自觉性和行为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何萍 《当代海军》2003,(4):26-27
就在布什吵着闹着打仗之际,普京则抓紧机会,谋求海军新发展。他提出,“俄罗斯只有成为海洋大国,才能成为世界大国”。这在21世纪继续保持强大的战略威慑能力,重振海洋大国雄风,俄罗斯海军目前正按普京指令,在积极实施战略转变,即由“近海防御”向“远洋进攻”转变,大力推进改革,强化质量建设,走适合本国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经略”的字面含义是“策划、处理”。“经略海洋”是指在国家的战略层面谋划、控制和开发海洋,即国家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手段,对海洋利益和安全进行高层次谋划和全方位管理,属于国家战略的范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人类向海洋的深度和广度进国的世纪。在新世纪里能否成功地经略海洋,关系到国有的盛衰强弱。因此,从经略海洋的高度审视如何加强海军建设、拓展海军作战领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但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传统文化和地缘环境的影响,始终没能发展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作为一个陆海复合型的国家,无论是从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来看,都需要大力巩固和扩展海权。建立中国特色海权应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海权发展战略,在合作互惠的基础上维护和发展海权,要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力量,谋求非对称海权优势,走中国特色的海权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太空军事化已成为难以避免的发展趋势,美国在不断强化其优势地位,俄罗斯等航天大国也正在全力抢占这一战略制高点。空间是"最后的战略制高点"。在航天计划和政策的引领下,大力发展航天,占据空间领域的有利乃至优势地位,已经成为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的共同抉择。航天发展重大计划规划主要国家相继制定了符合各自国情的航天发展重大计划或规划,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实施来带动航天技术和相关高技术领域快速发展,大力提升军民航天能力,抢占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作为一个海洋强国,长期以来将海军视作拓展国家利益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国防战略的强大支撑。当前美海军的发展环境正经历巨变,一方面全球地缘格局演变促成全新的大国竞争态势;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武器装备发展也正抵消美海军技术优势。美海军上将约翰·理查森就曾表示:“美国目前海军力量体系发展尚不足以适应全球变化,难以决定国家现在和未来的命运。这是战略上的致命弱点,必须得到立即解决。”美军正基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着眼未来军事发展趋势,在各领域多措并举以维持其优势。  相似文献   

17.
二战结束以来,美、俄(苏联)等大国的国防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国家利益调整呈现出不同的互动图景,既有成功促进国家利益维护与拓展的经验做法,也有导致国家利益受损甚至消亡的失败教训。这些从正反两个方面佐证了国家利益与国防经济战略互动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它启示我们,选择国防经济战略必须以国家利益作为根本依据,坚持国家利益需求与国防经济战略能力的相对平衡,实现国家安全利益与国家发展利益的统筹兼顾,积极开展国防经济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海权论     
海权论是一种主张拥有并运用具有优势的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以实现己方战略目的的军事理论。这一理论是美国海军理论家 A.T.马汉于19世纪末期创立的。海权论认为:以贸易立国的国家,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国家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是国家强盛和繁荣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党的十八大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刚刚闭幕的12届全国人大又通过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这是党中央把握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潮流,契合中国国情、海情的睿智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表明“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已纳入我国的国家大战略中,海洋已上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首次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毫无疑问,在此时刻提出该战略应该说是适逢其会,不容刻缓:因为多年来众多海洋国家,尤其是各海洋强国和海洋大国无一不在加剧开发和利用海洋,事实上,海洋留给我们的时间与空间已不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