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11,(2):52-52
"十一五"期间,中国船舶工业大展宏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船舶工业档案工作随着船舶工业的巨变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技术档案馆(以下简称中船重工技术档案馆)作为国家船舶军工专业档案馆,始终以发展档案事业、  相似文献   

2.
西船公司按照加快建设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煤机装备产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主动融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整合相关技术资源,瞄准国家新兴产业、能源环保产业,大力开发煤炭洗选装备产品,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开发了6大类17种洗选煤设备产品,部分产品已实现销售。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煤机装备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船舶工业是为国防建设、海洋开发和航运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综合性产业,是事关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中国的船舶工业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军民高度融合的发展格局。中船集团在于新时期新阶段迎来新机遇,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为我们履行富国强军使命指明了方向,振兴船舶工业的一系列政策和《中国  相似文献   

4.
7月7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双方在加快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建设、培育青岛船舶产业链、实现青岛市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中船重工作为国内最大的造船集团,造修船、配套能力突出,有品牌、科技和人才优势。面临着中国船舶工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船重工在本世纪初制定的“三步走、翻三番,创建中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和《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促进船舶工业科技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按照《船舶工业"十二五"科技重点发展方向与重点》的任务部署,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指南(2013年版)》。《指南》立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瞄准"十二五"后三年船舶工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船舶工业紧紧抓住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实施带来的历史机遇,坚定履行富国强军使命,勇当海洋强国建设先锋,在技术、能力、资本、人才等更多层面体现出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十二五"以来,中国船舶工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货物运输需求一度大幅下滑,在市场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视船舶工业的发展,在6月25日召开的全省船舶工业工作会议上,罗清泉省长提出了湖北船舶工业发展的新思路。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邵开文、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理事长王荣生出席了会议。湖北省是我国内陆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一是有很好的船舶工业基础。目前共有4所与船舶专业相关的高等学院,8个船舶设计研究院所,132家船舶工业企业。近年来,全省造船工业共实施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项目30项,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二是中小型特种船舶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武昌造船厂制造的工程船、挖泥船等特种…  相似文献   

8.
山东作为海洋大省,应抓住世界造船中心东移和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构筑环山东半岛船舶工业带,实现建成船舶工业大省的目标。构筑环半岛船舶工业带的战略意义构筑环半岛船舶工业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有利于工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船舶工业的产业关联面广,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力大。不仅能带动机械、冶金、电子、化工、仪表、仪器等大批相关产业发展,而且能为海洋运输、海上旅游、海洋开发、国防装备提供支撑条件。船舶工业对高新技术适应性强,能够辐射带动现代电子、宇航、激…  相似文献   

9.
青岛结合自身综合条件,作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决策,将进一步推动青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优势地区集中打造造船产业集群区,是国外许多先进造船国发展船舶工业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船舶工业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船舶工业是为国防建设、航运交通和海洋开发提供主要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船舶工业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外贸航运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以及增加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船舶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要造船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中船重工是以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科考装备和海洋开发装备的研发制造为核心业务的军民融合创新型企业集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船重工紧密围绕军民融合发展、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需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至2016年之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5%,增加值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军转民》2008,(11):42-49
船舶工业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行业,也是最先受益干改革开放的行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国家队、主力军,是在船舶工业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诞生、成长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在党中央英明领导和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指引下,船舶工业和中船重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历程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的生动体现和鲜明写照。  相似文献   

12.
中船重工在中国船舶工业格局中新增一枚战略性“棋子”本刊讯11月22日上午,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在青岛隆重举行了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大造船项目开工典礼。11:08随着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宣布海西湾基地大造船项目正式开工,礼炮齐鸣,彩花飞舞,标志着这个国际一流、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造修船基地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继大连、上海之后,中国船舶工业战略布局上新增一个大型造船中心。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副主任金壮龙,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李长印等领导同志出席典礼并致辞,共同为开工剪彩,为基地开工…  相似文献   

13.
到今年7月1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从组建到发展走过了五年的历程。五年,历史长河的一瞬间,但这五年注定是中国船舶工业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五年。就在这短短的五年间,从中国到世界,从造船界到航运界崛起一个响亮的品牌——中船重工,中国造船业的这艘巨型航母扬帆起航,驶向世界,并以其自身的快速发展带动中国船舶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8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成立"国家能源海洋核动力平台技术研发中心"。不久,该中心在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所正式挂牌。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海洋核动力平台技术研发机构。从此,海洋核动力平台的研发工作有了国家级团队,开始向纵深发展。通过构建中国海洋核动力平台产业基地,能够开发不同型号的海洋核动力平台,满足我国海洋油气开采和南海补给基地的能源需求。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工业》2004,(7):33-33
中国船舶工业重工集团公司抓住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机遇,从1999年至2003年,总资产、净资产及经济总量,基本上翻了一番。打造品牌提升中国船舶工业地位2004年6月14日,大连新船重工为伊朗船东建造的第五艘30万吨超大型油轮(VLCC)顺利交工,中国造船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就此铸就。五年中,中船重工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他们成功承接建造了中国第一艘15.9万吨苏伊士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船舶工业的战略发展与科技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船舶工业是我国军民结合特点最为显著的战略产业我国船舶工业是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战略产业,担负着为海军现代化建设提供舰船装备的神圣使命。船舶工业又是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作为综合工业之冠,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船舶工业还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支柱工业,是我国机电产品和大型装备中少有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方针”。船舶工业是当前我国众多产业当中少有的既面临国际船舶市场生命周期机遇,同时又面临国防发展机遇,即同时具有军民双重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历时半年的2016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已经进入项目对接(决赛)阶段,中船重工第七○五研究所参赛创新项目"海洋科技装备在线试验服务平台",作为集团公司两个项目之一,进入了最后的项目对接阶段,受到了多方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和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落实陕西省和中船重工战略部署,推进军工资源开放共享,作为陕西省十家创新改革试点牵头单位之一,七○五所加大军民融合、科技资源统筹力度,组织第五研究部技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工业》2013,(7):30-31
中船集团公司抓住海洋强国战略为中国船舶工业全面转型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高端破局,加快全面战略转型,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征程中承担起历史责任,努力为"海洋强国"的"中国梦"渲染出靓丽的蓝色胡问鸣,江苏扬州人,1957年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曾担任三大军工集团公司的领导。2002年3月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08年10月调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2010年7月调任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2月13日,中南装备公司江南工业园举行奠基仪式,这项一期工程投资9个亿的工业园建设,掀开了公司非船产业能力建设新的一页。“十一五”期间,中南装备按照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扩大非船产业的要求,瞄准非船产品产业化调整转型,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造船产量由1999年的300万吨提高到2003年的600多万吨,占国际市场份额由5%提高到10%以上。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重工)为例,到2003年底,中船重工的总资产、净资产、经济总量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