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某加农炮身管内膛烧蚀磨损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某加农炮的身管烧蚀磨损特征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确定了身管烧蚀磨损特征面,采用了多特征面来表述火炮内弹道性能变化。将该研究方法具体用于某加农炮身管特性的研究,建立了该加农炮的内弹道性能与其身管内膛烧蚀磨损特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2.
微动特征是弹道目标识别的关键特征之一.针对这一特征,对弹道目标微动特征提取技术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微动信号补偿与分离、微动目标识别以及组网雷达中弹道目标微动特征提取3个部分.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现有的技术手段,并对相关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弹道目标微动特征提取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  相似文献   

3.
基于雷达高分辨一维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的识别方法是弹道中段目标识别的有效手段,从弹道目标HRRP中提取出反映目标本质属性且可分性良好的特征对真弹头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以高分辨距离像为研究对象,在对弹道目标高分辨距离像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弹道目标HRRP特征提取技术以及近年来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包括长度特征提取技术、进动特征提取技术以及长度特征和进动特征的联合提取技术。最后对弹道目标特征提取技术的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克服现行弹道一致性评定方法的局限性,以实现通用射表和满足作战使用要求为原则,从解决工程应用问题实际出发,基于目标尺寸特征、弹着点散布特征、终点效应特征,从命中准确度、弹着点散布、弹丸作用范围3个方面提出了新的弹道一致性检验判据,对原评定方法进行了补充完善,为弹道一致性指标论证与试验评定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5.
现代潜射鱼雷多为线导+声自导鱼雷,其导引方式中蕴含有丰富的潜艇位置信息。首先,从线导鱼雷现在方位导引法的弹道特征和导引机制入手,详细分析了潜艇分布区域的确定原理、构建了区域计算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模型通用性的探讨,证明了这一反潜区域判定方法具有典型战术特征。其次,根据仿真检验,定量分析了线导鱼雷方位线中蕴含潜艇位置的偏差量。研究表明,根据线导鱼雷弹道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潜艇分布方位,这对反潜兵力的对潜反击作战是极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光学/声学、GPS和雷达等传感器在弹道量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高弹道估计的准确度,提出了采用TDOA与AOA联合的UWB定位技术为量测手段、以质点弹道方程为状态依据的CKF弹道估计算法。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克服了EKF滤波精度低和UKF不稳定的缺点,CKF对弹丸位置的估计精度较EKF与UKF可分别提高34.57%和8.68%,且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在半速度坐标系建立动力推进高超声速飞行器质心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弹道仿真,分析了初始点参数和飞行设计参数对标准弹道影响,完成了标准大气和扰动大气模型中飞行器跳跃弹道高度、过载、热流特性的对比分析.将地球扰动大气模型应用于飞行器跳跃弹道分析,讨论了不同大气模型对动力推进高超声速飞行器跳跃弹道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大气参数变化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跳跃弹道最低点、最大过载、最大驻点热流和总吸热量等参数影响明显, 该结论对飞行器总体、结构、动力、热防护、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前期设计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弹道末段对弹道偏差实施修正,建立了脉冲控制力下的六自由度弹道模型,研究了单个脉冲修正能力的快速估算方法,并由落点弹道偏差量确定脉冲方向角和点火数,由此提出一种较为精确的修正方法。利用上述模型和算法,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脉冲控制可有效地修正弹道偏差,对算例中给定的目标偏差量,纵向修正误差约为10%,侧向修正误差约为5%。  相似文献   

9.
在对舰艇摇摆状态下垂直发射型舰空导弹发射姿态的计算方法及其典型飞行弹道分析的基础上,将导弹运动学弹道分成无控段、初制导段、初末制导交接段和末制导段,根据导弹各飞行阶段的制导特征分别建立了飞行弹道的仿真模型,并对不同发射姿态的导弹弹道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该模型可进一步确定舰艇摇摆状态下,舰空导弹的杀伤区、战斗部的毁伤能力及导弹的发射时机,为指挥员进行防空作战指挥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维弹道修正弹气动力计算方法和射程修正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弹箭密集度,采用阻力修正原理进行纵向距离修正是一种低成本的一维弹道修正技术.基于牛顿流理论和风洞实验数据提出了一维弹道修正弹阻力环机构的扩增阻力系数计算方法,通过对不同阻力环结构的气动力数值计算分析,得到阻力环外露高度对扩增阻力系数的影响远大于安装位置等结论.建立了一维弹道修正弹的数学模型,对阻力环机构在飞行弹道上不同位置处作用对应的射程修正量进行了数值计算和炮射试验对比,计算弹道结果和实测弹道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提出的一维弹道修正弹阻力环机构的扩增阻力系数计算方法和射程修正量计算数学模型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作为该类弹箭的弹道设计工具.  相似文献   

11.
火控系统作为各种武器装备的中枢和大脑,控制着武器系统的运转,其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射击的成败甚至武器系统的综合效能。诸元解算程序是将各种输入条件依据弹道模型经过多次迭代转换为射击诸元,由于其复杂性,当前软件测试用例只是在几个关键点上进行校验,很难覆盖程序所有分支和路径,存在着测试不充分。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符号执行的用例自动生成技术,结合解弹道方程组约束条件和程序分支控制变量使用符号执行框架内能够得到覆盖所有可能的执行路径,从而保证测试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12.
一维弹道修正弹是近年来兵器领域新研制的一种低成本信息化弹药,目前对其校射方法尚未有成熟的标准。为此,在分析一维弹道修正弹对岸射击工作原理、计算有无控弹试射的基础上,提出舰炮武器系统使用有控一维弹道修正弹的校射新方法,并确定了校射的组数和发数。分别对使用新方法前后的射击效能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极大地提高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所提方法对舰炮武器作战效能的提高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引信与武器系统的适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信是弹药武器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引信只有与其它子系统多方面适配,才能充分发挥武器系统的效能。通过分析引信与武器系统中其它子系统之间在任务与功能、信息的利用与传输、能源、材料与结构等方面的适配关系,提出了设计中引信与战斗部、火控、制导等子系统间的适配关系,并采用适配性方法设计引信。  相似文献   

14.
末制导炮弹属于制导武器,正是由于程控时间和激光开机时间的存在(需要人为给定)致使其弹道比较复杂.程控时间体现为惯性制导的开始,激光开机时间体现为激光末制导的开始,这两种制导的实现都是通过舵片的偏转来实现.从射表编拟的角度出发,通过仿真研究程控时间对末制导炮弹弹道参数的影响,给出了程控时间确定的一些原则,为编制高精度的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包括高超声速反舰导弹在内的高超声速武器的发展现状,明确了高超声速反舰导弹的基本定义和不同的分类方式,以及高超声速反舰导弹飞行弹道分段标准和分段名称,概括总结了高超声速反舰导弹主动段、惯性段、再入滑翔段和下压段等四个弹道阶段的任务和特点,建立了以射击精度等四项效能指标为一级指标的作战效能指标体系,并对效能指标的具体含义及分析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目标机动对舰炮武器系统射击精度的影响,采用仿真方法计算了目标末端摆式机动时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的命中概率,以图示方式给出多种机动周期、多种摆幅、2种射速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较小周期的摆式机动可显著降低舰炮武器系统命中概率,提高舰炮射速是增大对机动目标命中概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压制兵器火控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部队编制体制变革,数字化部队建设,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出现等多方面分析压制兵器发展面临的形势,以及国外压制兵器发展现状,总结分析压制兵器的发展趋势,并归纳提炼出火控系统应从信息综合化、系统模块化、系统体系结构分布化、功能一体化、火控射击控制闭环化和快速实时解算等6个方面发展趋势,以实现精确、快速、协同的综合武器控制.  相似文献   

18.
安全射界是保证舰艇安全和作战需要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武器使用的安全、效能的发挥和使命任务的完成.该文首先研究了安全射界的计算原理,接着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讨论了安全射界与舰载武器系统效能的关系,最后根据使命任务研究了武器在射界设计时的优先等级.  相似文献   

19.
用于闭环校射系统雷达跟踪弹丸的弹丸运动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国产某型舰炮为例,结合动目标跟踪理论和外弹道理论,分析研究了弹丸运动的局部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弹丸运动数学模型,适用于闭环校射火炮武器系统火控雷达对弹丸目标的实时跟踪,可以有效地降低弹道滤波和预测的计算量并提高弹道滤波和预测的精度,使之满足武器系统对跟踪精度和处理速度的严格要求,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根据目前舰炮火力控制系统对海测量距离和方位法射击时存在不容忽略的观测基准误差的问题,首次建立了消除观测基准误差的舰炮对海测量距离和方位法射击数学模型;用此模型编制成火力控制系统功能软件,商大大提高射击校正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