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李登辉上台之前,台湾当局对其导弹发展情况一向是遮遮掩掩、讳莫如深。李登辉、陈水扁当政之后大肆为台独造势,开始公开鼓吹台湾的导弹发展计划,似乎导弹已经成为台独分子“以武拒统”的一张王牌。其中,地地弹道导弹更是由于被视为具有“决战境外”能力的威慑性,进攻性武器而倍受青睐。  相似文献   

2.
2006年9月初,以色列和台湾媒体均以各种形式报道了以色列副议长率领的议员团访问台湾的消息,有媒体同时披露以色列有意向台湾推销激光制导炸弹,并帮助台湾发展"天马"导弹计划。据台《中国时报》报道,在台军2006年国际军事交流项目中,以色列是台湾"军事外  相似文献   

3.
8月11日,陈水扁和李登辉同时参加了“台湾团结联盟”成立一周年大会。李登辉在会上发表演说,全力推动“台湾正名”,主张今后更广泛使用“台湾”名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的“中国”有所区别。另据消息,台湾“外交部”人员表示,台湾已经联合有邦交的国家,以“中华民国(台湾)”的名义再次申请加入联合国,企图进一步分裂中国。  相似文献   

4.
80年代初,台湾推出“光华计划”——发展新的水面舰艇计划。通过该计划的实施,至90年代末将使台湾海军的主要水面舰艇和作战能力超过加拿大、德国。由此也引起了不少国家军事学术界的关注,称其谓“台湾一项雄心勃勃的大规模海军现代化计划”。现就“光华计划”之内容、由来及今后发展述以管见。  相似文献   

5.
1995年6月以来,由于李登辉访美,使得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变得再度紧张。李登辉为何这样张狂?台湾的“国防预算”、武器装备、三军实力究竟如何?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峡风云录》中有一篇《祖国大陆有能力封锁台湾吗?》详细分析了两岸对抗局势及可能发生的前景,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一个时期,李登辉及其台湾当局在继续玩弄“两国论”的同时,军事上加紧了准备加入美国在东北亚地区建立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简称TMD)的步伐。妄图借助外国的势力在台湾撑起一把“保护伞”,达到其分裂祖国、反对统一的政治阴谋。TMD是美国冷战时期的产物,它脱胎于里根政府1983年3月23日提出的“战略防御计划”(即SDI),俗称“星球大战计划”。1993年5月,克林顿政府将SDI更名为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简称BMD)。目前正在研制的TMD系统是BMD重要部分组成,旨在保护美国驻海外部队、盟国或对美国具有重大利益的地区。该系统由预…  相似文献   

7.
《当代海军》2002,(7):10-12
2002年2月,一支由美国国防部专业幕僚、军事技术顾问、计划研究人员组成的小型考察团对台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秘密访问,该团此行的目的是对台湾承受军事打击“第一击”的能力进行评估。依照台湾军方安排及考察团的要求,此次考察重点调研了台湾军队的军事软件设施、指管通情系统(C^4ISR)、重要军事设施的防护。  相似文献   

8.
自1986年台湾当局推行所谓的“政治革新”以来,特别是1988年李登辉登上权力顶峰以来,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泛滥,台湾当局的“台独”意图日渐明朗,在此期间,台湾正式确立了守势战略,推行“兵力整建”计划,强化所谓的“国防自主”、“自研自建”能力,谋求对抗祖国统一的综合军事实力,为“台独”打气撑腰。在70年代以前,台湾的防务和武器装备实际上依赖美国。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台湾当局提  相似文献   

9.
李登辉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上。李登辉终于完全撕下了“追求国家统一”的伪装,彻底暴露了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真实面目。李登辉何许人也?综观其上台以来的言行,人们不难看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分裂祖国的本质立场。1990年,他刚上台以及以后一段时间里,就支持岛内“台独”势力的活动,流露出“台独”的意向。为此,遭到台湾国民党政府和军界高层一些人士的抨击,并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控。李登辉为保住“总统”宝座,对其“台独”言行不得不有所收敛。于是大搞两面派手法,…  相似文献   

10.
2002年2月,一支由美国国防部专业幕僚、军事技术顾问、计划研究人员组成的小型考察团对台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秘密访问,该团此行的目的是对台湾承受军事打击“第一击”的能力进行评估。依照台湾军方安排及考察团的要求,此次考察重点调研了台湾军队的军事软件设施、指管通情系统(C~4ISR)、重要军事设施的防护。一周内,考察团马不停蹄地从台湾西部的海军左营军港及空军机场、雷达站跑到台湾东部的花莲佳山空军基地和台东建安基地等处,并最终得出了“台湾战场设施抗炸能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台湾大选前后,海外及港台媒体披露了一则令人震惊的秘闻———有“台独教父”之称的李登辉曾是中共党员!随着台湾政局的风云变幻,这段秘闻又时不时地被台湾及香港媒体炒热。吴克泰先生作为李登辉加入中共的介绍人,因此成为港台媒体追踪的对象。笔者曾两次登门拜访吴老。吴老向笔者出示了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和香港《紫荆》杂志等媒体的相关报道文章,并详述了这一尘封达半个世纪的史实。吴克泰原名詹世平,1925年2月15日出生于台湾宜兰县三星乡阿里史村(现拱照村)一户佃农家庭。他少时家境贫困,勤奋好学,是台湾著名的台北二中…  相似文献   

12.
继1999年7月李登辉抛出臭名昭著的“两国论”后,2000年4月吕秀莲又鼓吹“台湾的主权是独立的”,台湾与大陆是“远亲近邻”的关系,“两个华人的国家”,这些数典忘祖的分裂行径,理所当然遭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痛斥。中国人民在同李登辉、吕秀莲之流背叛民族,分裂祖国的罪恶企图进行坚决斗争,继续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同时,也对新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台湾军队经过两个时期四个阶段的发展,军事政策实现了“依美求存”到“独立固守”的转变。近年来李登辉为实现其“台独”野心,对“积极防御,独立固守”的军事政策进行了调整,将90年代初奉行的“制空、制海、抗登陆”作战指导方针扩展为“空中防卫、海上防卫、陆地防卫”,在作战指导上提出了“全程抗登陆”的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是“拒敌于彼岸,击敌于海上、毁敌于水际、歼敌于阵内”;在作战手段上采取全方位的“先制”、“反制”行动;其作战构想是:为迟滞我军行动,消  相似文献   

14.
一、新中国军事技术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兴起 新中国军事技术院校研究生教育与建国初期国际政治、军事格局和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原计划1951年前后解决台湾问题,但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美国借机介入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一计划被迫推延.毛泽东强烈地意识到,解放台湾,最根本的问题是国防实力."我们是弱国,不是强国.美国怕苏联,但是不怕我们",收复台湾,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建设强大"(<毛泽东外交文选>,263~274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为此,人民解放军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陆军继续复员,加强海、空军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李登辉毫无廉耻地抛出他多年来处心积虑的“两国论”后,引起了全国人民包括全军将士在内的强烈愤慨。重庆市忠县人武部采取多种形式,强烈谴责李登辉“两国论”,决心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为了开展反“两国论”教育,这个武装部专门组织人员编写了一套有关台湾问题的资料,下发到干部职工和  相似文献   

16.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晚清台湾军事变革与大陆军事变革息息相关。笔者认为 :“御外侮”的台湾防务观是晚清台湾军事变革的动因 ;“师夷技求自强”是晚清台湾军事变革的主线 ;台湾社会的综合开发是晚清台湾军事变革的基础。晚清台湾军事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并在日后的抗日保台斗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台湾在“对外交往”中,以花巨额的美元为媒介,投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搞“务实外交”,实为“金钱外交”,以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在去年元旦祝词中表示,台湾要积极争取加入国际组织、扩大对外关系,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环球军事》2010,(3):5-5
“我们对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美方一意孤行,继续实施布什政府的售台武器计划,严重损害了中美军事互信,为中美两军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制造了严重障碍。我们要求美方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立即撤销有关对台军售项目,停止美台军事联系,以免给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及台海的和平稳定造成进一步损害。”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黄雪平1月8日就美对台军售答记者问时表示,我们对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9.
一、“国军精实案”随着李登辉“总统”的上台,于90年代初提出的台湾军队兵力调整方案,自1998年7月起进入实施阶段。此次兵力调整计划被称为“国军军事组织及兵力规划案”,又名“精实案”。所谓“精实”是指军事力量的精简和实战化,目的是调整机构、裁减现役兵力。据本年度台湾“国防报告书”(国防白皮书)所载,台湾现役兵力为45万人。其中,陆军20万、海军6.4万、空军6.4万、宪兵1万、海岸巡防部队1.6万。除此之外,预备役兵力为382万人。“精实案”旨在将现役兵力由45万大幅减至40万,与此同时,强化预…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美国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公然允许李登辉访美,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同时也使海峡两岸的关系趋于紧张。 今年6月7日至12日李登辉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通行证后,首次到美国进行了所谓“私人访问”。美国国务院对此辩解说,这仅仅是一次“私人访问”,“丝毫不会改变我们对台湾的政策,也不会改变我们对中国的政策”,同时反而指责说“北京反应过度”。 克林顿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到底是不是美国对台政策的改变?是中国反应过度,还是美国做的太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