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军事系统和地方党委的双重领导制度,是中国民兵传统的领导体制。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证明,这一领导体制,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民兵的性质和任务,是做好民兵工作,建设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根本保证。 对民兵实行军事系统的垂直领导,目的在于保持国家武装力量的高度统一。平时,要根据国防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平战结合,  相似文献   

2.
民兵工作由谁领导,怎样实行领导,这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新的《民兵工作条例》就民兵工作的领导问题。一方面对军事系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对各级人民政府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就把我们传统的双重领导制度通过国家行政法规规范下来。双重领导制度,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系统对民兵工作的领导制度。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名山县人武部加强建立规章制度,对民兵进行规范化训练,实施统一的领导,统一的内容,统一标准,统一规帝的训练,提高了民兵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云南宣威市人武部认真贯彻执行军委和总部有关民兵军事训练的法规和指示,坚持按照《民兵军事训练大纲》的要求,严格规范军事训练,从而保证了在年度民兵训练中人员、时间、内容、质量“四落实”,民兵训练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主要做法:一是改进训练形式,以市集中,统一训练。自去年以来,该市改变了过去“相对集中下达任务,相对集中组织训练”的方法,以市集中由市人武部成立民兵军事训练大队,统一组织实施训练的方法,为抓好民兵规范化军事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保障。二是把民兵军事训练经费纳入市乡两级财政预算,由训练大队统一管理使用,做到任务落实,经费到位。三是统一备课,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考核标  相似文献   

5.
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党管武装的优良传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民兵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 一、实行双重领导是民兵工作的一项根本制度,必须严格落实。 我国民兵历来实行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党委和军事系统的双重领导制度。认真执行这些规定,就能使党  相似文献   

6.
《华北民兵》2008,(7):26-26
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党委领导同时,积极探索加强民兵训练监察工作的方法路子,促进了民兵战斗力有效提升。加强对训练指导的监察,确保民兵履行职能使命的正确方向。一是坚持用大抓军事训练的指示统一思想认识。加强训练监察,首先要从统一思想认识入手。  相似文献   

7.
一、统一领导,服从全局。城市民兵反恐行动,以配合公安、武警、军队一线作战和后方救援为主,是整个反恐怖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统一的领导下行动,才能确保其行动的正确方向,并与其它反恐怖斗争力量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在反恐怖斗争中的巨大威力。为此,城市民兵的反恐怖行动,必须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一体化反恐怖行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要抓好思想教育,统一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8.
汪治强 《国防》2014,(12):36-36
近日,广西军区组织3个沿海军分区和地方海警、海事、渔政等涉海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2020年前海上民兵建设规划措施。一是军地协同合力"推"。建立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军事机关和海事、海警、海洋、渔政等涉海部门共同参与的区、市、县三级海上民兵建设领导机构,健全完善需求提报、情况通报、信息研判、联席会商、预案衔接等协作机制,形成军地齐抓共管海上民兵建设合力。二是任务牵引分段"建"。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兵历来实行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党委和军事系统的双重领导制度。人武部既要坚决服从军事系统的领导,也要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简讯百篇     
大连甘井子区人武部重视《中国民兵》征订发行工作,全区由区人武部统一征订,统一发行,保证杂志订到民兵连、排、班。(邱治平) 山东省东平县人武部重视民兵基层建设,部领导每年用三分之一的时间下基层,  相似文献   

11.
葛永宏 《国防》2012,(12):23-24
(一)不断完善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体制机制.坚持党管武装,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事业长远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指导,高度重视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将民兵预备役组织纳入社会管理格局和力量构成之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管武装体制机制,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军地联合、高效运转的要求,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统一领导.积极推进国防动员机构与政府应急管理和社会管理机构的有机衔接,建立健全联络沟通、应急联动、协同处置等机制.平时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处置有关问题时成立联合指挥机构,整合职能和力量,统一协调指挥军地力量参与行动,确保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战斗力的倍增器,科技动员是战斗力形成和提高的必然途径。沿海地区民兵、预备役部队如何依托地方科技优势在未来作战中发挥积极作用?笔者认为有必要组建以地方医疗机构和运输船舶为支撑的民兵海上医院,以适应高技术条件下战争动员的客观需要。 组建民兵海上医院,必须坚持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组建民兵海上医院涉及的范围广、工作量大,因此,建立民兵海陆一体的海上救护保障体制,必须坚持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确保对参战支前实施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按照战时要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要切  相似文献   

13.
民兵政治工作,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统一领导下的各级地方党委、人民政府和军事领导指挥机关,在民兵中进行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它是党的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民兵建设的生命线。民兵政治工作遵循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总路线和有关方针政策,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和《民兵工作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我党历来十分重视民兵的思想政治建设,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从我国革命战争和和平建设时期的具体实际出发,使民兵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动员和组织广大民兵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维护社会治安以及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藏山南军分区从去年初开始,狠抓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政治思想教育,增强了民兵反腐蚀、反渗透、反分裂、反“和平演变”的能力,激发了广大民兵为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的热情。针对分裂主义分子大搞“西藏独立”,大肆对民兵进行反动宣传并利用金钱物质引诱的情况,在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15.
郭伟民  于红卫 《国防》2007,(6):59-59
民兵作为军事组织,参加新农村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以确保方向正确和效果落实。一是要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自觉服从大局,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求任务,认真  相似文献   

16.
组建民兵应急分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急”,但在关键时划能否“应急”和发挥作用又根本在于管理和教育。要加强领导。一方面要把民兵应急分队建设置于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部门的领导之下,纳入当地武装力量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统一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另一方面要采取军地配合,受益与负担一致以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妥善解决装备器材和活动经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连续3年被成都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的重庆巴南区人武部.积极抓好城市民兵调整改革,并把这项T作作为实现“再创辉煌”的重要课题。 深化调整改革.落实“三个到位”。一是统一思想,确保认识到位。他们在巴南区召开议军会、武委会暨国防动员委员会.统一各级领导的认识.增强搞好城市民兵T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确保措施到位。主动向区委、Ⅸ政府汇报.争取支持,强化“两头兼顾”的意识,恫绕建、管、H{i个方面.深化民兵组织、武装机构、领导体制、军事训练等方17If的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城市民兵建设的难  相似文献   

18.
徐辉升  汪海涛 《国防》2008,(8):21-23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强震余波造成陕西汉中、宝鸡,甘肃陇南、甘南等地不同程度受灾。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总部正确领导下,兰州军区各级按照军区党委统一部署要求,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全力以赴抗震救灾。截至6月23日,累计出动民兵预备役人员29万余人次,车辆4000余台次,抢救、转  相似文献   

19.
祁文谨 《国防》2012,(11):36-37
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民兵的重要任务.军地联合行动是国家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的基本方式.新形势下,省军区系统要针对地区非战争安全威胁形势,适应军地联合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指导方针,积极推动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 (一)建立融合建设领导机制.由军地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联合组成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共同研究决策军地应急力量建设和遂行任务等重大问题,统一军地应急力量建设筹划部署、任务分配、指导协调、检查验收等工作,并把民兵应急力量建设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绩效考评体系,确保军地各级尽职尽责抓好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营造军地齐抓共管民兵应急准备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四川泸州天然气化学工业公司人武部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参谋作用,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民兵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了一大批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为保卫和建设四化无私奉献的四有民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