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主要研究在高功率电磁环境下高空核爆到达导弹预设作战阵地近地面时的电磁脉冲环境.首先给出高空核爆电磁脉冲场近地面计算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不同条件下近地面的电磁脉冲环境参数,编程实现了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电磁脉冲波形数值仿真,完成了多种特定预设战场环境下的电磁脉冲计算,最后给出由于电磁脉冲武器的发展和HEMP波形表述形式变化,给导弹武器系统抗电磁脉冲性能研究带来的影响和新动态趋势.结论认为:应加强对前沿更陡、强度更强电磁脉冲的抵抗能力,防御重点放在机动作战样式方面,提高战地战时抗毁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复杂的背景环境中,如何有效地提高电视遥控制导导弹的抗干扰能力,提取目标信息,从而发现并识别目标,最大可能地提高对目标的作战效能是电视遥控制导导弹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影响电视遥控制导导弹作战效能的背景环境的分析研究,结合仿真计算,给出了各种背景环境下的效能指标,对电视遥控制导导弹的作战使用和设计研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强电磁脉冲对空中目标的毁伤效应计算和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度的电磁脉冲能够干扰、毁伤敏感的电子设备,特别对空中的飞机、导弹构成了严重威胁.计算了辐射强电磁脉冲对空中目标的作战区域,其大小取决于目标所在高度、波束角和倾角.推导出作战区域各典型点处的功率密度计算公式,考虑电磁脉冲在大气传输中的衰减,最后对一定距离上的晶体混频器造成毁伤所需的辐射功率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可为探讨强电磁脉冲的毁伤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卫星上可探测的近地面核爆光信号在无云地球大气层中的垂理透过率参考值。强调指出了地球大气层对所探测的光信号几乎是完全透明的,且是弱色散或几乎无色散的。导出了一些典型核爆光信号从近地面源处传输 些典型卫星轨道处的几何衰减因子。并据以估算出了两种极植当量(1Kt和10^3Kt)近地面核爆在一些典型卫星轨道处所产生光信号辐照度值。  相似文献   

5.
"能打仗打胜仗"对靶场导弹武器系统试验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如何履行好靶场的试验职能,应与时俱进,开展体系作战试验研究,构建贴近实战的试验环境,充分有效检验导弹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毁伤能力。本文以美军导弹靶场为牵引,首先介绍了体系作战试验的概念,其次提出靶场体系作战试验的构成,给出靶场试验条件建设内容和方法,探讨体系作战试验关键技术,进行了体系作战试验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典型双指数电磁脉冲的波形和频谱特性,讨论了导弹的电磁脆弱性和强电磁脉冲对导弹的耦合途径,重点分析电场从弹翼方向耦合的特殊情形。对孔缝耦合的毁伤问题进行理论建模,最后对制导系统的干扰进行定性分析。结论对探讨高强度电磁脉冲对导弹的毁伤机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立潜射导弹作战指挥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是提高导弹作战效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潜射导弹发射平台的隐蔽机动性、作战指挥的集中统一性、作战实施的复杂性、作战决策方案的不易更变性和作战环境的依赖性等需求特点,提出潜射导弹作战指挥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思路,给出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框架组成,对框架中数据库、模型库和方法知识库3个关键管理系统的组成和构建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4月中旬,美国发行量很大、影响面很广的《华盛顿邮报》披露内幕,指称美国国防部准备恢复一项搁置了30年的导弹防御计划——在高空引爆核弹头,阻截来袭导弹,也即“核爆拦截”。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主席施奈德向该报表示,他“已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讨论这件事。部长很感兴趣”。更有一些美军强硬派人士“一看到这期《华盛顿邮报》,便欢呼起来”,因为他们认为,使用“核爆拦截”是对付俄罗斯SS-18型洲际导弹的最好办法,“就更不用说对付一般的导弹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导出了地面核爆炸源区早期电磁脉冲波形的近似解析解。得出的电磁脉冲早期波形特征和γ射线源波形有一一对应关系。把解析结果与有关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符合得较好。为通过测量电磁脉冲来了解γ源波形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空反辐射导弹武器系统融入战术防空体系对防空作战效能的影响如何定量评估是作战运用研究的重要问题。采用阶段概率分析法建立了打击空袭方预警机、电子干扰机对防空作战效能和我方航空兵突击作战效能影响评估模型,通过计算可得出定量数据供作战研究参考。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地空反辐射导弹武器系统将能极大地提高防空导弹体系作战效能,对于获取防对抗中的信息优势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地面防空由被动防御向攻防兼备转型将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腔体开口因素对核电磁脉冲(High-amplitude Electro Magnetic Pulse,HEMP)和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HPM)破坏效能的影响,采用CST电磁计算软件建立强电磁脉冲的孔缝耦合模型,研究孔缝的位置、大小以及长宽比对HEMP和HPM耦合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孔缝的位置、大小及长宽比对HEMP的耦合效应影响较大,合理控制孔缝的位置、大小以及长宽比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HEMP的破坏效能。对于HPM,相同条件下其耦合效应要明显强于HEMP。在孔缝达到一定尺寸后,其大小和长宽比对HPM的耦合效应影响较小,仅孔缝位置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当开口平面与HPM入射方向平行时,耦合效应最弱,但此时耦合进入腔体内的能量还是很容易达到多种电子元器件的电磁损伤阈值级别。  相似文献   

12.
虚拟战场电磁环境雷达信号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典型地空反辐射导弹武器仿真系统中虚拟战场电磁环境仿真分系统的实际需求,以典型机载雷达AN/APS-145为例,在对其信号载频、脉宽、重频、脉冲幅度等主要性能参数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应用于虚拟战场电磁环境仿真系统的雷达信号建模方法,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车辆电磁兼容性问题,研究了不同方位接地与不接地时电磁波照射车辆时表面电流分布,得出接地后最大表面电流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对于高斯脉冲入射方向与车轴成30°角时,垂直面内接地后电流强度由111.57 A/m降为17.322 A/m,水平面内接地后电流强度由22.566 A/m降为11.458 A/m。测试结果表明:接地是降低车辆表面电流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提高车辆在高威胁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电磁弹射器是一个由多子系统构成的装备,且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并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整体效能。为了确定各组成部分与电磁弹射器效能的影响关系,对其进行系统评价,将系统的整体效能分解为几种典型的效能指标,并采用关联矩阵法(RMA)对由弹射器子系统和效能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明确了电磁弹射器各部分对系统效能的影响程度,并给出了提高电磁弹射器效能指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概念原理探索阶段进入到成果应用阶段,其军事潜力和作战效能日益凸显。主要以美军高超声速无人飞行器、空天飞机和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为研究对象,从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运动特性、电磁特性和红外特性3个方面展开论述,同时结合典型目标进行建模仿真分析;着重探讨了目标特性对未来作战性能的影响。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目标特性的分析研究,为新型防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为未来探测跟踪拦截此类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虚拟战场电磁环境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某地空反辐射导弹武器仿真系统中虚拟战场电磁环境仿真分系统的实际需求,对仿真系统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具体设计和实现了相应的仿真系统。仿真实验表明,该仿真系统产生的作战想定和电磁环境能够满足某地空反辐射导弹武器仿真系统的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假定大地为良导电平面 ,基于DU模型计算了雷电回击地面电磁场 ,并探讨了地面水平电场的求解。对于雷电回击水平电场的两种近似求解方法———大地表面阻抗法和斜波法 ,进行了解析推导 ,并从数学上证明了两种方法在远区场的等价法。  相似文献   

18.
复杂电磁环境下火力的指挥控制是战役研究的核心问题,运用信息战原理,在信息与火力分析平台上,对舰载导弹防空系统信息与火力联合作战能力的初步试验表明:复杂电磁环境的电子攻击可以使该系统拦截入侵飞机的数量下降达606.45%,幅度与电子攻击强度和导弹击毁概率相关,当导弹击毁概率为0.9时,可以获得最优信息与火力联合作战能力.因此,合理提高舰载导弹防空系统的抗电子攻击能力,优化配置导弹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舰载导弹防空系统信息与火力联合作战能力,还可以开发出基于信息战原理的新战法,为信息与火力装备的投资制定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9.
现代战争日趋透明给导弹发射车战场生存带来了严峻挑战。围绕发射车的抗毁伤能力分析和评估技术,分析了发射车面临的毁伤威胁和毁伤作用机理,从抗毁伤能力评估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冲击波、动能、热和电磁四种毁伤类型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不同毁伤类型在抗毁伤能力分析和评估中的应用方向;基于易损性分析空间理论,总结了装备易损性分析的发展历程,认为从物理空间到性能空间的逻辑传递关系是现阶段发射车易损性分析的核心所在,并从物理判据、性能判据和分级标准介绍了易损性判据的研究动态,提出了发射车易损性判据的关键;明确阐述了发射车抗毁伤能力的研究概念和分析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结论可以为导弹发射车抗毁伤能力分析和评估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