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蕾、杨宇翔、胡思雅、陈雅婧、杨丽莎、熊思雪……念叨六字真经般默念着雪域儿女的名字,我发现,雷达兵、飞翔、雅鲁藏布江、拉萨、雪城都在其中,对雪域的爱都在其中。总听人说姓名事关财富前程,而雪域军人儿女的名字,只事关雪域——这块连脚下的地平线都遥遥高出海平面几千米的"世界屋脊"……这是生命的薪火相传,更是精神的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2.
摄影对话     
童庆勇(成都军区司令部勤务汽车队三级士官):刘应华老师,您30 多次入藏,拍摄了不少雪域高原的佳作,是什么激发着您创作的灵感?刘应华:西藏连绵不绝的雪峰, 峥嵘险峻,气势磅礴。绵绵山脉中有广阔的冰川,湛蓝的湖泊,深邃陡峭的大峡谷,和谐地演奏着雪域高原悠远、壮美交响曲。雪域高原是美丽而神奇的,而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军人,那种纯朴、圣洁,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每一次进藏都有新感受。随着入藏次数的增多,对雪域军人的挚爱和理解也在延伸、  相似文献   

3.
春天,笔者走进驻守在海拔3500米雪域高原的四川省阿坝军分区独立营,全身心地感受了全营干部用诚心真心和爱心在雪域高原演绎的一个个爱兵传说。  相似文献   

4.
"多少次梦回,那雪域、那山川、那云海,还有那比天更美的空军蓝和高原红……"青年人的梦,从来少不了浪漫,而王浩宇的梦,除了浪漫,更多的是军人守护浪漫雪域的铮铮铁骨。"圆梦了!魂牵梦萦的雪域高原,我来了!"7月9日上午,在湖南大学毕业国防生分配大会上,当听到被分配到西藏某雷达部队的命令时,该校电气及信息工程学院毕业国防生王浩宇激动不已、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5.
从川西高原到雪域西藏,武警部队上千个执勤哨位星星点点地撒落在崇山峻岭之间,驻守在那里的部队官兵看病难、吃药难是不争的事实。十几年来,四川总队乐山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凭着一股执著的敬业精神,在雪域高原上谱写了一曲曲白衣战士心系基层、情注官兵的动人赞歌。  相似文献   

6.
卢德祥 《国防》2012,(11):85
沙场秋点兵,雪域鏖战急。前不久,驻藏某预备役混成旅克服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首次在海拔4300余米的雪域高原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练兵大戏。此次野外训练,不仅有效检验了部队新装备当年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的要求,也为高原预备役部队野战化训练探索总结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绿松石,是雪域蓝天的精灵。在世界屋脊看见第一块绿松石的第一眼起,我就认定那高贵圣洁的蓝绿色是来自天空的颜色。没想到,这认定竟与古印第安人不谋而合。雪域雷达兵的眼泪是绿松石。在青藏高原采访了不知多少雷达兵后的一个上午,我的脑海倏然划过这朵思绪火花。绝无参照,因为颜色,更因为精神。  相似文献   

8.
走进高原     
高原在我儿时的梦里,是茫茫碧野中筑起的海市蜃楼,那里有花有草,有山有水,还有无数的珍禽异兽,是童话中的世界。1999年秋,因工作变动,我来到了真真切切的雪域高原——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掀开它那神密的面纱,饱览了雪域高原充满神奇色彩的一切。  相似文献   

9.
钻冰峰坑道、爬雪山哨楼、蹚激流险滩……2014年11月中旬,成都军区司令部19名机关干部深入雪域边关的一线连队和哨所,进行为期20天的当兵调研。机关干部们走进杳无人烟的"生命禁区",住进缺水缺电的"雪域孤岛",在巡逻执勤一线查找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突出问题。其间,他们撰写了一批当兵手记,我们从中遴选一些,推荐给读者。  相似文献   

10.
王军  傅磊 《环球军事》2012,(16):16-17
成都军区某陆航旅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首次成功组织某新型直升机实弹射击演习表明,我陆军航空兵已具备在高海拔地区能上能飞能打的硬功夫。  相似文献   

11.
新年伊始,地处雪域高原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圆满结束了在马尔康县进行的民兵组织调整试点,摸索总结了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2.
驻守在海拔3500米雪域高原的四川省阿坝军分区独立营,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把我军尊干爱兵的光荣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有力地推动了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全营干部用诚心真心爱心在雪域高原谱写了一曲曲爱兵新曲。近日,笔者到该营采访,尽管5月的高原还是大雪纷飞,但只要讲到干部如何关心战士时,战士们的心里如沐春风,有道不完的真情和讲不完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盛夏时节,西藏雪域高原依然寒气逼人,风雪漫天。在海拔4300米的藏北无人区,伴随着阳光剌破苍穹的一刹那,炮声乍起。一  相似文献   

14.
近期,我们就如何卓有成效地做好新时期雪域民兵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专项研究,并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牵动了驻守在西藏雪域高原的昌都军分区官兵,为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重建家园,他们迅速开展了向灾区人民捐款献爱心活动。  相似文献   

16.
生活微博     
有什么新鲜事想告诉战友们来生活微博吧!本期头条青海:雪域"天路"上秃鹫与战士一起巡逻人鸟情未了,这事发生在武警青海某部。战士李勇巡逻中发现一只秃鹫受伤,便将它带回部队疗养,在军医和官兵的精心养护下,秃鹫康复了,可当战士们打算放飞这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时,它却不愿意了。于是,秃鹫成了官兵的好"朋友",每天陪伴在官兵身边,与官兵一起巡逻、执勤在雪域"天路"上。好明友一起同甘共苦,愿"天路"上的武警战士和秃鹫一起快乐平安。(梁建新)  相似文献   

17.
无言的承诺     
我走了,将要长久守卫祖国的雪域高原。我说人来到世上一遭不容易,我想证实自己生存的价值。她没有挽留我,因为她相信我与雪域缘分是与生俱来的。我小名叫雪儿。 临别的那一刻,彼此的眼中充盈着浓浓的离愁,面对她我不知该说什么好。有好多话对这样一位羞涩的女孩想说却欲言又止。一阵风吹过,我抬起手想拂去她额前吹散  相似文献   

18.
图片快递     
《东北后备军》2010,(2):28-28
北疆严冬,银装素裹。值此新春佳节之际,驻守祖同东北边陲的吉林省军区边防某部官兵,坚守岗位述忠诚、献身使命练精兵,以军人的特有情怀在雪域边关向全剧人民拜年。  相似文献   

19.
宋朝华  李国涛  李小彬 《中国民兵》2014,(12):F0002-F0002
11月初,西藏错那县人武部组织民兵进行了大雪封山前的最后一次巡逻,民兵们迎风斗雪,圆满完成了巡逻任务。这条巡逻路要先后翻越4座海拔超过4800米的雪山,全程60多公里,历时3天2夜,即使在6月份山口处仍然风雪狂舞。由于长年在茫茫雪野里摸爬滚打,在悬崖峭壁间蹬石而上,练就了雪域民兵一副副坚硬的铁脚板。据巡逻日志显示,错那县人武部已经组织民兵近400人次走上了巡逻路,累积行程2500余公里,至今已有10余匹驮运物资的马儿永远倒在了雪地里。民兵们没有向高山低头,靠着铁脚板,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雪域长城。  相似文献   

20.
当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多次出版后,云南边迪庆这块神秘的雪域高原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时,生活在这里的26个民族、33万人,仍有25%的人温饱未解决…… 为认真贯彻中央军委、两级军区“动真感情,下真功夫,为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貌作贡献”的指示,今年3月,迪庆军分区结合驻地实际,及时同地方政府联系,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制定了扶贫措施,联系了扶贫对象,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庄严的使命感投入到这场功在千秋、轰轰烈烈的“雪域扶贫攻坚战”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