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线建设,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了防备可能的外敌入侵,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第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
焦红 《军事历史》2001,(5):50-54
20世纪50年代的对台军事斗争是在美国军事介入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与美、蒋智与勇的较量。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以独特的战略思维视角,恢宏的斗争气魄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作出了一个个令世人震惊而又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战略决策,导演了一幕幕世界军事斗争史上罕见的战争活剧,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这些战略决策渗透着毛泽东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临危不乱、纵横捭阖的气度,反映出毛泽东独特的战略思维视角。从战略决策角度,寻找一代伟人战略决策思维特点,总结对台、对美斗争经验,不仅是对过去…  相似文献   

3.
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1964年5月15日到6月17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作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45年过去了,大三线的历史风尘随着时代的脚步,已经成为永远铭刻于大山挥之不去的辉煌记忆!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鉴于国家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作出了加强战备、调整工业布局、进行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三线建设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经济史上的重大事件悄悄地迈开了其坚实的步伐.时至20世纪90年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被提上国家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议事日程,三线建设作为备战时期的西部大开发开始为学者关注.2012年5月6日,由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的"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暨研究生论坛"在上海圆满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大学等单位的数十位学者和研究生,首次就三线建设的诸多问题展开深入的对话.日本东京大学的有关学者也提交了论文.原上海小三线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委书记王昌法、局长王志洪等三线建设亲历者应邀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三线建设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当时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的必然结果.取得的伟大成绩奠定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失误也必须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6.
夏夔 《军事历史》2002,(4):23-27
1946年6月26日开始的中原突围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直接指挥了中原突围.突围前后的每一个重大行动,都是毛泽东决定或批准的.同时,毛泽东对中原突围的意义和作用,也作出了公正、权威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工业》2015,(1):14-15
六十年前,一九五五年一月十五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正是这次会议作出了中国要发展核工业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核工业建设的开始。正如同年三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所指出的,中国进入了"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核工业的60年是自主创新的60年,是军民融合的60年,是安全发展的60年,  相似文献   

8.
由《国防科技工业》杂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联合举办的"难忘激情岁月——纪念三线建设50周年"征文活动暂告结束。经过专家小组评选,《宏伟深远的战略决策——透析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深刻的现实启示》等5篇获一等奖,《大山深处的丰碑——杨敏达的故事》等10篇获二等奖,《难  相似文献   

9.
论抗战初期毛泽东关于夺取山西农村的战略决策陆文培抗战初期,毛泽东主席曾提出先于日军夺取山西农村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的胜利实施,对抗日战争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在中共洛川会议上,毛泽东强调指出:日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在华北,红军的主要作...  相似文献   

10.
可以说,毛泽东既认识到核武器巨大的军事威慑价值,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使用核武器所面临的人道主义关切及政治舆论问题。正是基于对核武器在战略安全中作用与价值的认识,当50年代中国面临一系列核讹诈、核威胁及美苏核垄断情况下,毛泽东等领导人最终于1955年1月作出了发展核武器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1.
李先念长期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等职,参与制定了三线建设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直接领导实施了三线重点工程建设,并指导三线建设重点企业进行调整改造,是第一、第二两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唯一参加了三线建设决策制定、指导实施、调整改造三个阶段全过程的重要成员,为三线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在淮海战役这场空前规模的大决战中取得胜利,与中央军委采纳了粟裕的一系列建议密切相关.<周恩来传>在评述1948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采纳了粟裕提出的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的建议时,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  相似文献   

13.
抗美援朝——毛泽东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又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40周年。为了缅怀毛泽东为中朝人民和人类进步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仅就现有资料,对毛主席和党中央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出抗美援朝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作一简要记述。  相似文献   

14.
战略决策模拟中,态势表现是实现模拟可视化的关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研究与实现是一项具有相当难度的课题.首先分析战略态势表现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即态势数据和可视化表现;其次着眼于两者的分离,按照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战略态势表现实现思路;最后,给出了开发战略态势表现系统的基本工作思路.在决胜系列战略决策模拟系统的开发中,按照该思路实现了态势表现子系统,较好的满足了模拟需求.  相似文献   

15.
1950年10月上旬,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书记处会议或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重大战略决策,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签署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那么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既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六七十年代,在中国西南、西北的内陆地区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战略后方建设运动,史称三线建设。其投资之大,涉及地区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当代中国史上绝无仅有的。它以国防战略后方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战略后方建设思想。探析毛泽东的三线建设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毛泽东的国防建设思想,为当前的西部大开发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是不行的,全国要搞大后方   战略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后方建设的规模和方向与国家的战略方针、地理环境和对国内…  相似文献   

17.
新书架     
《决战朝鲜》李峰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决战朝鲜》是迄今为止同类型题材作品的扛鼎之作,被誉为中国人抒写抗美援朝的经典史诗,回顾和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必读书。作者以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饱满的激情、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全过程,让人遥想志愿军将士的风采。本书深刻分析抗美援朝前后的国家形势、世界局势,细腻体察毛泽东作出出兵朝鲜的战略决策,破除种种迷思与误解,真实出彩,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18.
对据守岛屿之敌采取军事行动时,战略决策当局为什么在诸多的作战样式之中选择采取岛屿封锁作战?这是在岛屿封锁作战研究中应该首先加以考虑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二战以来三次岛屿封锁作战的战略决策过程的考察,来对影响选择采取岛屿封锁这一作战样式的基本因素进行一次初步探讨。二战以来所发生的三次岛屿封锁作战分别是:德国对英伦三岛实施的全面封锁、美国对日本列岛实施的饥饿战役和英国对马岛实施的海空联合封锁。一、德国对英伦三岛采取全面封锁的战略决策1939年5月23日,希特勒召开由三军总司令和国防军统帅部将领参加的高级军事会议。…  相似文献   

19.
晚清反侵略战争所以屡遭失败 ,根本原因是由于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因素在内的综合国力落后于侵略国家。但战争指导者如果能总揽全局 ,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 ,运用灵活的战法 ,则弱军可以战胜强军 ,弱国可以战胜强国 ,而清军战略决策失误 ,故败多胜少  相似文献   

20.
在2005年2月4日召开的西部大开发五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和指导方针是正确的。继续实施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分紧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