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兵连长胥永光种植平菇3年总收入近10万元的喜讯,在四川高县麻柳乡村民中传颂着。人们都夸他是科学致富的标兵。去年他被聘为省科协会员。胥永光起初想靠孵小鸡致富,因不懂技术,遭到了失败。1983年他从报刊上获知生产平菇可以致富的信息,决心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从科学技术入手。他用卖猪的100多元钱,到外地学习12天平菇  相似文献   

2.
兔为媒     
在辽宁省台安县新台乡,人们传颂着一个以兔为媒的故事。主人公叫门玉萍,是个女基干民兵。1979年,小门赢中毕业后,有不少媒人登门为她提亲事。小门是个有志气的姑娘,乡亲们不致富;决不嫁人。她打听到养兔能致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说到华蓥山,看过小说《红岩》的人们都熟悉这是当年“双枪老太婆”带领游击队浴血奋战过的地方。如今,华蓥市人武部发扬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带领广大民兵艰苦创业,治穷致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民新曲。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德惠县人武部发动民兵带头开展科技致富活动,全县有2000多名女民兵上了县、乡村的致富光荣榜。去年1年里,有7人被省评为致富能手,有4人被长春市评为致富女状元。他们的作法是: 抓“头雁”带“群雁”。1986年,米沙子镇女民兵张秀英便开始试着养獭兔,到1987年由原来的几只发展到300多只,年纯收入达2000多元。人武部便在张秀英家召  相似文献   

5.
提起蔡长寿,在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黄市镇可谓人人皆知,这不仅仅因为他曾是一名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军人,更因为他还是当地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人们都称他为“辣椒大王”。  相似文献   

6.
在农十二师一○四团四连,80%的党员都是退休职工,他们虽然年迈体弱,却仍为连队生产、职工致富出谋划策,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其中有一位名为苏秋梅的老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苏秋梅是河北任丘县人,今年68 岁,196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  相似文献   

7.
在农十二师一○四团四连,80%的党员都是退休职工,他们虽然年迈体弱,却仍为连队生产、职工致富出谋划策,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其中有一位名为苏秋梅的老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苏秋梅是河北任丘县人,今年68 岁,196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  相似文献   

8.
在苏南平原金坛与溧阳两县交界的长荡湖畔,有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伍战士,五年多来辛勤耕耘,把科技致富的种子撒到了数以千计的农家,人们赞誉他是现代“财神爷”。他,就是受到江苏省政府,常州市政府表彰并连续三年被金坛县委授予“优秀  相似文献   

9.
野鸭的驯养     
在江西省南昌县城西,矗立着一栋四层大楼,人称“野鸭楼”。它的主人就是南昌县南新乡青年民兵王三水。提起王三水驯养野鸭的事老表们无不交口称赞,夸他致富有高招。 1984年的夏天,王三水和妻子上庐山游玩。一天,到一家个体餐馆就餐,见餐馆里座无虚席,人们都在翘首以待店主的拿手好莱——清炖野鸭。轮到他的,竟足足等了两个小时,一品尝,果然味道鲜  相似文献   

10.
绿色的奉献     
走进集安市财源乡泉眼村,昔日的荒山秃岭不见了,如今满目青山,郁郁葱葱,绿浪叠起。看到这巨大的变化,人们无不称赞民兵连长贺明山。他带领全村人走上兴林致富的路。吉林省委授予他“省绿化劳动模范”,团中央授予他“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突击手”称号。 1983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潮再度掀起的时候,泉眼村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村里人都在思索着致富之路。别人经商做买卖,贺明山却把眼睛盯着那些秃山。他想,这  相似文献   

11.
蝗虫,人们谈虫色变的害虫。飞蝗主要发生区,每年有关部门都要组织灭杀。如今却有人繁育它致富。 蝗虫味美而营养丰富,近年走上餐桌后颇受欢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人武部捕捉到这一信息后,将其作为致富好门路请专家指导民兵试养,联系成虫销售渠道,收到理想效果。农民见养蝗虫本小利  相似文献   

12.
1985年春天,山东省东明县祥寨青年民兵朱俊成,在一家刊物上看到了一条养鹌鹑致富的信息,他喜出望外,断然定下了养鹌鹑致富的决心。当天,他就骑自行车往返35公里路到县城新华书店,买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这里很穷,穷到什么样你无法想象,每年都在吃救济。如果这样穷下去,我们这个民族将成为国际救济对象,这将是何等的耻辱!”家住山东省平阴县的年轻退伍军人林道福给远方的战友写出这封信,心里很难受。他决心找出一条致富之路。他用退伍费订阅了大量报纸,收集致富信息,分析论  相似文献   

14.
新人新事     
刘军种栗带富一个社 靠发展庭院经济种植栗树致富的四川省宣汉县双河镇6村7社的普通民兵、社长刘军,1992年率村民利用荒山荒坡种植栗树2000余株,第4年便收板栗4万余公斤,创产值12万余元,成为名符其实的致富带头人。(冯化运 万正喜) 致富领头雁 四川省南江县桥坝乡民兵罗大全,1992年到新疆打工,租借土地159亩种  相似文献   

15.
7年前,我退伍回家,战友大多选择了到广东、深圳打工挣钱,而我却与几位战友在本地做起了水产品生意,由于缺乏经验和市场信息,不到两个月,本钱全赔了。1999年3月,乡里组织民兵训练,我平生第一次接触了《西南民兵》,顿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打那以后,每到月底我都跑到乡武装部领取《西南民兵》杂志,通过阅读获益不少。一次,我从《致富顾问》专栏中看到《大棚蔬菜能致富》的信息,就和家人商量办起了大棚蔬菜基地,一举获得成功,当年净赚8000多  相似文献   

16.
“如今大家富了,应给民兵连长司春玉记一功。”全村人都这么说。司春玉所在的山东省成武县汶上镇长李庄村,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1986年9月,司春玉从《山东科技报》上看到莱西县孙培杰种葡萄致富的信息后,就自费到莱西  相似文献   

17.
妻子说,他是公家的人。母亲说,儿子的心里装着全连的职工群众。老百姓说,韩连长一心想着怎样让我们致富。六十五团四连是农四师畜牧业的一个亮点。2002年,四连总产值1100万元,职均收入1.2万元。四连连长韩成功也自然成为人们心中的"明星"。走进四连营区,家家户户都在盖棚圈、搞养殖;走进职工家里,宽敞明亮的砖混新房展示着主人的新生活。走进韩成功家,令笔者大吃一惊,这位领着全连数百人致富的连长,住的居然是80年代初盖的土坯房。屋内光线有些暗,60年代打制的木头家具  相似文献   

18.
头顶是高山绝壁,脚下是深涧激流。在湖南省桃源县兴隆街乡竹园村这个山旮旯里.想要修一条公路,简直比登天还要难。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担任村支书兼民兵教导员的曾松清带领全村群众,主动投资投劳,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打通了竹园村通往山外的致富公路。人们都称他为竹海深处的“工程兵”。  相似文献   

19.
杨保坤  张建伟 《国防》2000,(4):33-33
自去年以来,邓州市人武部组织29个乡(镇)的73名专武干部下乡为民兵致富献计献策。为使专武干部能真正深入到民兵家中、田间地头,他们采取专武干部向民兵立致富“军令状”的形式,把专武干部的进步与民兵致富联系在一起。 “军令状”的时限为2年,其内容包括:目标任务、实施措施、奖惩办法、完成时间等。为使“军令状”能  相似文献   

20.
今日刘介梅     
刘介梅这个作为50年代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反面教员,曾风靡全国。电影《刘介梅》从1958年上映到1966年;《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文章中提到过他,现在大多数而立之年以上的人都了解和听说过他的名字;可如今,刘介梅给民兵连当“致富顾问”的事,还未必为众人所知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