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集假目标干扰会严重影响雷达检测目标的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盲源分离的密集假目标抗干扰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从密集欺骗式假目标中检测出目标回波信号,并分析比较了JADE和Fast ICA两种盲源分离方法对密集欺骗式假目标和回波信号的分离效果。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JADE盲源分离较Fast ICA盲源分离抗密集假目标干扰较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评价多假目标干扰效果,提出了结合雷达目标跟踪性能的分析方法。首先研究了多假目标产生机理,通过间歇采样正弦加权调频转发实现了多假目标干扰;假目标通过雷达信号检测以后,从包含多假目标点迹的信息中选取观测量,进而设计了目标跟踪算法进行航迹拟合与预测;通过蒙特卡罗仿真分析了雷达受扰前后目标航迹连续性损伤率和均方根误差变化,并将其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多假目标干扰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多假目标干扰会造成目标跟踪性能下降,合理设置干扰条件才能增强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3.
噪声干扰和多假目标干扰是较为常用的干扰样式,但两者均有较强的针对性。而噪声干扰配合多假目标干扰作为重要的电子干扰手段,对防空武器的搜索雷达均有较好的干扰效果。建立了噪声干扰和多假目标干扰对防空系统的干扰数学模型,并分析噪声干扰和多假目标干扰对干扰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噪声干扰配合多假目标干扰可以提高飞机突防概率。  相似文献   

4.
极化信息在抗箔条干扰,防止导弹脱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定义了共极化比和垂直共交极化比,分析了箔条假目标和飞机目标的极化比特性。然后针对均匀取向箔条云,提出了以共极化比和垂直共交极化比为联合鉴别量的箔条假目标鉴别新方法,并设计了鉴别算法。对某典型飞机目标的仿真结果表明,该鉴别方法对箔条假目标的鉴别率能达到95%以上。仿真结果证明了该鉴别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极化信息在抗箔条干扰,防止导弹脱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定义了共极化比和垂直共交极化比,分析了箔条假目标和飞机目标的极化比特性。然后针对均匀取向箔条云,提出了以共极化比和垂直共交极化比为联合鉴别量的箔条假目标鉴别新方法,并设计了鉴别算法。对某典型飞机目标的仿真结果表明,该鉴别方法对箔条假目标的鉴别率能达到95%以上。仿真结果证明了该鉴别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飞机假目标     
本文介绍了一种飞机假目标,它不仅能使敌人将其当作真目标,而且在它被击中后,还能使敌人误认为完成了轰炸任务。  相似文献   

7.
分散型干扰物系指在无源干扰领域中不靠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所形成的干扰物。一般靠外力分散或预先设置而形成干扰机制。该体系可以干扰射频电磁辐射,也可以干扰光频电磁辐射。就微观而言,干扰材料的尺寸可以小至亚微米;从宏观而论,干扰材料可以大到米级。材料的类型可以有固体、液体、气体。材料的化学成分包括有色金属、非金属、高分子化合物、水等多种物质。但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不靠化学反应产生干扰机制,其整个干扰过程不伴随化学变化。这类干扰物包括气溶胶分散型烟幕、水幕、箔条、铜粉、乃至假目标、角反射器等。它们在无源干扰中发…  相似文献   

8.
针对脉冲多普勒(PD)雷达通过测量回波信号多普勒频率检测目标移动速度这一特点,为提高假目标逼真程度和干扰效果,提出移频旁瓣干扰并列举了3种干扰策略。该干扰方法基于数字射频存储(DRFM)的旁瓣干扰技术,结合真实目标运动特点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产生多普勒频率的原理,通过理论计算产生与假目标精确匹配的信号幅度和多普勒频率。经过软件仿真,得出不同干扰策略的假目标形成的虚假航迹和多普勒频率变化趋势,验证了移频旁瓣干扰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脉冲多普勒(PD)雷达通过测量回波信号多普勒频率检测目标移动速度这一特点,为提高假目标逼真程度和干扰效果,提出移频旁瓣干扰并列举了3种干扰策略。该干扰方法基于数字射频存储(DRFM)的旁瓣干扰技术,结合真实目标运动特点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产生多普勒频率的原理,通过理论计算产生与假目标精确匹配的信号幅度和多普勒频率。经过软件仿真,得出不同干扰策略的假目标形成的虚假航迹和多普勒频率变化趋势,验证了移频旁瓣干扰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关于隐身飞机投弹对防空系统的武器发射影响分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防空武器发射前置角误差模型。设定隐身飞机平飞正常航迹与投弹航迹,根据飞机的二维姿态实时提取RCS(radar cross section)序列,结合雷达测量误差模型对2种航迹下的目标参数测量误差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测量误差影响防空武器系统预测武器发射前置角的机理展开分析,建立了判断前置角误差影响的判决准则。仿真表明:在隐身飞机投弹期间,雷达对飞机的参数测量误差较小,进而使防空武器发射前置角预测更加准确,为后续武器精确拦截目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依据假目标干扰环境下的多机协同目标探测原理,分析了假目标干扰环境下基于数据链系统的目标探测逻辑。建立了超视距空战中机群数据链系统通信延迟模型,以及效能评估模型。分析了数据链系统通信延迟对攻击效果的影响。提出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通信延迟补偿算法。通过仿真计算证明,在假目标干扰环境下,该算法能有效补偿因数据链系统通信延迟带来的目标位置精度误差。  相似文献   

12.
(1)歼击机光学显示器中的垂直偏差歼击机光学显示器的任务是测量目标相对于我机的距离并构成一显示一个命中目标所必需的总修正角。测距的任务,可通过显示器中的光环直径(角值)和目标大小一致,即外基线法来完成。总修正角往往是以显示器中的一块反光镜二自由度转动,或者是两块单自由度反光镜分别转动来构成。然而,这两种方法,无论哪一种,在构成总修正角的过程中,在光学原理上都将产生一定的误差。一般,飞机在地面校靶时,总是把武器轴线和飞机机身轴线校平行。如果把飞机机身轴线称为OX轴,水平轴线称为OZ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对单脉冲雷达进行角度欺骗的非相干两点源干扰模型;分析了在两点源随机相位差的影响下,两点源功率比不同时的雷达天线指向误差角.仿真表明:非相干两点源能够有效地对单脉冲雷达角跟踪系统造成测角误差,其干扰效果可以等效成相位差为π/2的相干两点源干扰;雷达天线在两源等功率时指向两者重心,功率不等时既不指向两源能量重心也不指向功率较大者,而是两者之间的某个点.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利用波达方向角(包括方位角与俯仰角)及其变化率信息对固定辐射源进行单站无源定位的算法,对可观测性条件与定位误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融入波达方向角变化率信息的EKF算法用于载机在航迹上的多次测量定位,并通过仿真将该算法与只测角定位算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舰载射频角反射器系统作为一类雷达无源干扰器材,当前已普遍装配于各国海军主战舰艇。为支撑国内舰载角反射器装备体系化发展,同时加速推动雷达制导反舰导弹的技术革新,综述了漂浮式与浮空式两大类角反射器装备的研制现状和研发理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舰载角反射器的发射集成化、发射自动化、诱饵多功能和诱饵可机动4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标的角闪烁在近距离对跟踪雷达产生严重的影响,不能有效抑制角闪烁将有可能导致角跟踪失败。研究了2种抑制角闪烁的方法,即利用RCS和角闪烁之间的相关性抑制角闪烁方法及利用过门限相参信号各点计算角误差并使用这些角误差的均值解算角误差的方法。通过实采近距离大型渔船数据对比了2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过门限相参信号各点计算角误差并使用这些角误差的均值解算角误差可更好地抑制角闪烁。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逼真多假目标干扰在组网雷达进行数据处理时可能会极大地增加中心站的计算量,降低数据关联正确率,提出一种改进的双门限快速数据关联算法,利用无源侦察设备所测的目标属性参数与空间状态参数的联合统计距离,对有源雷达与无源侦察装备协同的数据关联进行改良。通过仿真比较得出改进算法不仅可以对目标成功地进行跟踪,降低目标位置均方根误差,而且运算时间要比传统的JPDA大为缩短,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多假目标干扰的产生方式,推导了对线性调频信号雷达进行脉冲截取多假目标干扰时假目标出现的位置和假目标与干扰机之间的功率关系,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并根据脉冲截取多假目标干扰中假目标的位置关系,提出了可以通过脉冲截取多假目标干扰方式实现前向干扰的方法,可以为脉冲截取多假目标干扰的分析和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装配过程的误差建模是分析装配误差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影响航天器装配结果的尺寸和形位误差、装夹定位误差,将其装配的偏差源分为夹具装夹误差和舱段制造误差两类。并将不同形式的误差通过虚拟夹具的概念进行了统一的表达,进而基于误差流理论针对航天器舱段建立其误差传播的状态空间模型,求出了该过程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应用该模型对装配过程中的角偏误差进行了分析。将分析得到的结果同蒙特卡洛仿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小于3%,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它不仅可以分析复杂装配过程,还可以对各工位的装配效果进行观测,从而进行向后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集中式组网雷达数据处理算法的薄弱环节,通过对集中式组网雷达假目标干扰问题的研究,建立了密集假目标干扰、航迹扰乱干扰和航迹欺骗干扰三类假目标干扰模型。首先介绍了集中式组网雷达的数据处理算法,分析了这种算法对于假目标干扰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提出了上述三种假目标干扰类型。然后给出了这三种类型假目标干扰的概念、产生方法、数学模型和运用方式;最后分析了组网雷达的抗干扰措施对于假目标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