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力、磁效应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纳米科技的研究动态,着重介绍了现有纳米科技在高科技战争中的应用,及其潜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作为战争中“知彼”主要手段的侦察监视兵器异军突起,充斥战场各维空间。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名目繁多的侦察卫星和样式怪异的侦察飞机,更使世人领教了超级大国侦察监视兵器的历害。然而,一项正在崛起的神奇技术却在昭示:这些大型侦察监视兵器已是末日黄花,好景不长了。这项神奇的技术就是纳米技术。  相似文献   

3.
纳米SiO2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米SiO2颗粒为增强体,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铜基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颗粒对复合材料密度、硬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2颗粒的加入,使铜基体的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但随着纳米SiO2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硬度均呈下降趋势;当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0.3 %时,复合材料的减摩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考察了PAN溶液质量浓度、纺丝电压和挤出速率等工艺参数对PAN纳米纤维制备及其微观形貌的影响,制备了直径可控的PAN纳米纤维,并将其对纱线进行包覆。结果表明:PAN溶液的质量浓度和挤出速率对纤维成形和直径的影响较大,随着PAN溶液质量浓度升高,溶液可纺性增加;较低的挤出速度能纺出直径细而均匀的纳米纤维;纤维直径随着纺丝电压的增加而减小。PAN纳米纤维与纱线能较好地复合,为纳米纤维的应用、纱线改性和纤维增强增韧复合材料界面设计提供了新方法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纳米二氧化硅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功率超声,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分散到多次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体系内,然后与聚醚多元醇聚合制得了纳米二氧化硅增强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SEM分析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均匀分散在聚氨酯泡沫中。在较低添加量时,纳米二氧化硅使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有一定提高,但会引起多次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粘度迅速增加,从而导致发泡反应困难,当添加量为7wt%时,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6.
将纳米SiO2(n-SiO2)添加到自行研发的室温快速固化胶粘剂中,该胶粘剂与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芳纶纤维进行复合,制备成可在战场条件下使用的复合抢修贴片.分析了纳米SiO2对胶粘剂及贴片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初步分析了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纳米材料相比,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n-SiO2后,胶粘剂的剪切强度提高了近15%,玻璃化温度提高了约4倍.  相似文献   

7.
纳米科技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它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混沌物理、量子力学、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和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核分析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技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 纳米科技现在已经包括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纳米化学等学科。从包括微电子等在内的微米科技到纳米科技,人类正越来越向微观世界深入,人们认识、改造微观世界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  相似文献   

8.
信息战争与军事革命,是本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的一个带有世界性的重要课题。它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将影响到我国的安全环境和我军的发展,将引导我国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的研究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信息战争是高技术战争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的不可阻挡之势,必然深刻影响着军事领域:将首先引发军事思维革命,促成人们以全新的视野考察战争;将导致人类战争形态逐步地由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演进;将促成战争实施的高度“一体化”;将催生出全新的军事经济形态,使作战保障更为“精准”地实施。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中,新军事技术成群涌现、新军事理论暗下交锋,战争形态演变、作战样式更新的速度明显加快、幅度显著增大.人民解放军审视自身军事技术、军事理论与现代战争发展的差距,开始把研究战争的视角投向未来,把运筹战争的方式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设计.从1983年开始,以《解放军报》开设的"未来战场设计""超越型"研究专栏为代表,全军掀起了设计未来战争研究的热潮.通过早期的未来战争设计研究,人民解放军对未来战争环境变化、作战力量发展及战法更新进行超前预测,创新思维方式,加快转变过时的战争观念,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战争视野,推动了军事革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军事装备的发展,高新技术装备不断装备部队,作为军队工程技术院校,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介绍和总结了指挥自动化教研室结合我院指挥自动化工程、通信专业的教学实际,以新装备为核心,开展教学和科研学术研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装甲装备修理对象修理工作量的分布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论述当今典型军队战时修理机构任务的划分,给出了装甲装备修理对象按照修理工作量和按照修理时间分布的2种模型,结合俄陆军各级修理机构修理时限的划分,计算得到了典型装甲装备的技术故障和战损产生的修理对象在各级修理机构的概率分布,为开展战损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对提高技术保障方案的准确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装备使用保障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保障作为装备综合保障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使用保障的基本概念、使用保障要求与使用保障方案以及使用保障分析等与使用保障有关的问题.目的在于介绍使用保障的基本概念,并对如何开展装备的使用保障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武器装备建设新观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的历史时期,我军武器装备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整体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项技术复杂、投入巨大、周期较长的建设工程。提出要在武器装备建设观念上实现4个“转变”:由“历时性”思路转向“共时性”思路,由需求牵引模式转向需求与能力复合牵引模式,由理论-实战(训练)途径转向以作战实验室为中心的途径,由单要素革新机制转向全要素体系创新机制。新观念的提出,为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建设跨越式发展之路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当前基于Virtools的装备虚拟训练系统中外观模型与机理模型紧密耦合所导致的模型开发效率低、不可重用的问题,分析了虚拟装备仿真模型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Virtools消息机制的虚拟装备行为控制方法,实现了机理模型与外观模型相互分离、彼此独立的开发和维护,提高了模型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基于该方法开发的“某高炮虚拟训练系统”,已推广至军事院校的教学、训练,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的高超声速武器及其战略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速度是武器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高超声速武器技术是武器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自隐身技术问世以来在军事技术方面最重要的进展。高超声速武器将成为未来空天力量对抗中至关重要的武器,对于未来战争的作战模式、作战过程及战争结局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军事大国和一些发达国家都已制定了一系列高超声速武器发展计划,研究与试验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The 1977 UN arms embargo wa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which led South Africa to establish a largely self sufficient import‐substituting arms industry capable of meeting the apartheid state's demand for sophisticated weaponry. While macroeconomic studies suggest that high military spending had a damaging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no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disaggregated impact of military expenditure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pplies panel data methods to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s Sectoral Database in order to analyse the level effects of military spending.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以及近年来在催化剂制备中的一些应用.对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一些影响因素:如水的含量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种类对微乳液"水池"尺寸的影响以及对最终形成的纳米粒子粒径的影响,反应物浓度对形成的纳米催化剂粒子的粒度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负载粒子对催化剂粒子烧结温度及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In major respects, World War I appeared markedly unlike even quite recent wars. What, by and large, cause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quality of command or changing morale. It was industrial mobilisation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The emergence of new weapons, and of new methods of producing them in volume and at speed,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changing the nature of war.

Certainly, the peculiar qualities of the Great War of 1914–18 were not determined solely by technology. Quite o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profundity of the issues at stake ('This war is life and death'), and the relative equality in resources and determination between the principal rivals, also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nature of the conflict. Yet in delineating the dominant aspects of that struggle, the contribution made by 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y and a culture of inventiveness must loom large.

Admittedly, in some respec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weaponry under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isation did not necessarily produce a new kind of war. The battleship of 1914 was hugely unlike the battleship of 1805, yet the Great War at sea was not strikingly different from the naval war against Napoleon. War in the air was an entirely new phenomenon, yet the aircraft had not reached a state of development where it could fundamentally alter the face of battle.

But in the case of the land war, new weapons and new volumes of weaponry did indeed make a vast difference to the nature and consequence of military operations. In large measure they generated the features by which this struggle is best remembered: stalemate, immobility, great battles of attrition, and ‘futility’.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美军为有效适应高新武器装备发展需要和军事转型挑战,持续在装备维修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深度改革。着重从维修思想、维修技术、维修手段和维修体制4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相关改革现状,阐释了这些改革的动因、内容、成效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美军装备维修改革促成了信息化条件下美军装备维修保障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