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诱饵的识别是拖曳式诱饵干扰对抗的基本问题。分析了拖曳式诱饵干扰过程中目标和诱饵的多普勒频率变化特征,提出了利用Radon-Wigner变换的方法,在时频域对目标和诱饵的整体特性(调频率)进行了准确的估计,解决了目标和诱饵径向加速度造成的频谱展宽问题,实现了目标和诱饵的频率分离。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对拖曳式单诱饵诱偏反辐射导弹原理和过程进行了分析;推导计算了单诱饵诱偏距离;分析了拖曳线长度、反辐射导弹导引头测角误差和诱饵辐射功率对诱偏距离的影响;对一定条件下反辐射导弹的爆炸点进行了仿真,对诱偏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典型拖曳式诱饵干扰模式为设计对象,结合导引头跟踪诱饵的工作模式和前置点比例导引制导律的设计,对末制导抗拖曳干扰导引方法进行了理论推导与分析,为导引头抗拖曳诱饵干扰措施的设计与验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典型拖曳式诱饵干扰模式为设计对象,结合导引头跟踪诱饵的工作模式和前置点比例导引制导律的设计,对末制导抗拖曳干扰导引方法进行了理论推导与分析,为导引头抗拖曳诱饵干扰措施的设计与验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拖曳式诱饵的干扰机理和关键参数,总结了拖曳式诱饵的技术特点,从高分辨体制、特殊雷达信号、极化识别、信息融合以及多角度攻击等方面出发,研究拖曳式诱饵的对抗方法,分析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拖曳式诱饵对抗技术的研究有一定的推进意义。  相似文献   

6.
诱饵与目标的辨识是拖曳式诱饵干扰对抗的基本问题.干扰过程中导弹、目标、诱饵三角几何关系的变化导致了目标与诱饵的多普勒频率存在差异,为从频域实现目标与诱饵的分辨提供了可能.在详细分析迎头及尾追场景下目标与诱饵频域可分性的基础上,采用L类魏格纳分布(LWVD),利用其能够提高方位向分辨率和抑制交叉项的优点,实现了导引头波束...  相似文献   

7.
双点源干扰对抗主动寻的导弹过程中,两点源和导引头形成的张角由小变大,这种变化导致干扰规律的变化.通过分析当张角等于分辨角时的偏离角度,得出拖曳式诱饵和交叉眼2种典型的双点源干扰有效对抗主动寻的导弹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两点源对单脉冲雷达角度欺骗干扰的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点源干扰是对单脉冲雷达实施角度欺骗的重要手段,包括拖曳式诱饵,交叉眼干扰等.两点源干扰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其功率比,相位差,对雷达的张角及跟踪雷达波束宽度的不同,可形成不同的干扰效果.通过计算机仿真,综合讨论了各因素对干扰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拖曳式诱饵和交叉眼干扰的干扰机理.  相似文献   

9.
红外诱饵弹干扰特性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红外诱饵对红外制导导弹的干扰,建立了红外干扰弹的辐射模型和运动模型。研究了红外干扰能量质心的运动特性,对红外诱饵的质心式干扰进行了仿真,并且对不同干扰模式下干扰弹对导弹视线角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提供的仿真方法可以对各种干扰方案进行效果评估,也为红外制导导弹的抗干扰研究提供了仿真途径。  相似文献   

10.
拖曳式诱饵干扰为实现角度欺骗需要通过目标机动来形成导弹、目标、诱饵三角态势,弹目距离的接近以及三角几何关系的剧烈变化导致雷达接收回波中目标与诱饵的多普勒频率呈现时变非平稳特性。传统傅里叶分析方法无法反映频率分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易导致谱线展宽和分辨力下降,使得基于频谱展宽的干扰检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分析诱饵干扰特点以及时频变化特性的基础上,将目标与干扰的回波分段近似为多分量线性调频模型,利用时频分析展现频率特征随时间的演变规律,采用WVD(Wigner-Ville distribution)与霍夫变换(Hough transform)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接收回波中的多分量信号峰值,结合干扰特性设计阈值门限,实现了雷达波束内拖曳式诱饵干扰的存在性检测判决。末制导典型场景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下拖曳系统深度难以实现精确控制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基于水翼控制的水下拖曳系统运动模型,其中拖缆和拖体的动力学模型分别采用了有限差分法和水下运载器的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使用数值计算方法,实现了水下拖曳系统三维的运动响应分析,并运用PID方法控制水翼攻角,达到了对拖体目标深度的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这一运动模型的正确性,为进一步实现水下拖曳系统在各种复杂的海洋环境和船舶机动影响下的定深控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对某类新型雷达的一种机动式侦察干扰方法。针对雷达的技术性能特点形成了对雷达的软杀伤对抗环境 ,包括噪声干扰、假目标干扰和金属箔条干扰。可以实施雷达部队指战员的对抗演练 ,为雷达的抗干扰性能测试提供了一种新设备。根据该方法所研制的侦察干扰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3.
空中目标敌我识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目标敌我识别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接着建立上级指定、外部情报、飞行计划、敌我识别器、目标电子干扰、目标机动特征、目标速度特征和目标群特征等主要识别因素的识别模型和准则,并给出了目标敌我识别的判断逻辑.最后采用加权求和法构建了目标敌我综合识别的数学模型.研究成果可作为指挥员进行人工敌我识别判断的思维逻辑,也可作为开发程序化的自动敌我识别软件的建模依据,对防空指挥控制系统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宽带数字阵列技术和有源干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舰载有源干扰设备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宽带数字阵列有源干扰系统。针对多目标干扰问题,提出了目标干扰时间窗概念和两种时间窗的处理方法,并建立干扰资源调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出基于模糊时间窗的资源调度模型性能优于基于硬时间窗的资源调度模型,能够对干扰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提高宽带阵列多目标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尺度靶多亮点目标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拖曳线列阵靶收发干扰和信号处理模型,然后利用Simulink工具箱对干扰模型进行了仿真,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靶标收发换能器间的干扰会导致转发信号产生畸变,但其畸变对信号幅度的影响较小,不会对目标模拟产生影响,验证了拖曳靶进行目标模拟的可行性,对鱼雷尺度靶及其它水声目标模拟设备的研制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作战应用时电子对抗干扰效果的在线评估问题,以舰载箔条冲淡干扰为例,提出基于我方干扰装备和被保护目标的实际状态和预期状态的差别进行评估。具体思路是综合考虑干扰弹发射延误、是否出现哑弹等作战使用因素对干扰成功概率的影响,结合舰载箔条冲淡干扰的干扰成功概率理论模型,实现干扰效果的在线评估。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对干扰效果的评估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GPS干扰机升空可以增大干扰覆盖面积使干扰效果显著,GPS空中干扰机的合理分布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干扰覆盖.通过分析空中干扰机所能达到的干扰覆盖能力,进而运用遗传算法在解决多目标组合优化问题上的灵活性,提出了基于固定目标区域的空中干扰机最优干扰覆盖分布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得到最优干扰覆盖分布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逼真多假目标干扰在组网雷达进行数据处理时可能会极大地增加中心站的计算量,降低数据关联正确率,提出一种改进的双门限快速数据关联算法,利用无源侦察设备所测的目标属性参数与空间状态参数的联合统计距离,对有源雷达与无源侦察装备协同的数据关联进行改良。通过仿真比较得出改进算法不仅可以对目标成功地进行跟踪,降低目标位置均方根误差,而且运算时间要比传统的JPDA大为缩短,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多干扰机协同是组网雷达对抗的一种重要方法。针对多干扰机协同中面临的数据传输率、时效性等因素所引起的干扰资源管理问题,建立了基于中心控制协商和公约协商的干扰资源管理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协同算法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组网雷达对抗中均能取得良好的干扰效果及较低的漏威胁目标信号脉冲比例。其中,基于公约的Multi?agent协商在组网干扰资源管理方面具有更好的可行性,其效果优于基于中心控制协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军事装备,具有广泛的作战应用场景.无人机的航迹跟踪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是其安全完成飞行任务的保障,随着现代战争作战环境日益复杂,无人机飞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针对目前固定翼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受风扰影响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抗风性的航迹跟踪方法.利用非线性导引原理实现对航迹的跟踪,并通过引入反馈消除了风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