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发展历程美国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实践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1982年,美国国会提出了小企业革新研究计划,要求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扶持中小军工企业开发具有军民两用和商业化潜力的项目。从1988年至1992年,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发光刻、高清晰度显示、多芯片模块和高性能计算机等军民两用技术,由此成为美国研制军民两用技术的领导机构。199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转产、再投资与过渡援助法》。1993年1月,克林顿执政后,下令将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重新改名为高级研究计划局,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1995年2月,美国国防部发表…  相似文献   
12.
论树立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在我国长期军转民、民转军和开发军民两用技术的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基础,是这个过程的客观反映和升华。用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审视我国的军工行业,有利于发现各方面的“瓶颈”,确定总体思路、政策手段和实施方案,加快建立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建立应对战争性和非战争性突发事件的共同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逐步建立应对战争性突发事件和非战争性突发事件的共同平台,既有利于节省应战与应急的资源,更有利于提高快速反应的效率。这种平台主要有共同的预案平台、人力调度平台、物力调度平台、组织平台。文章建议把国防动员委员会这个应对战争性突发事件的机构的功能扩大到非战争性突发事件,在它的基础上建设“国家动员委员会”,成为我国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共同组织平台。  相似文献   
14.
我国要依照国情、军情,借鉴美国武器装备质量管理的经济手段中的经验和教训,使武器装备质量管理再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健全军民互动合作机制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期间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一。随着国防科工委《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现场审查规则》、《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办理程序》以及修订后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专业(产品)目录》等的实施,随着中央军委转发解放军四总部《关于深化装备采购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以及总装备部《装备采购计划管理规定》、《装备采购合同管理规定》、《装备采购方式与程序管理规定》、《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管理规定》和《同类型装备集中采购管理规定》等配套规章的下发,我国建立军民互动合作机制的一些障碍已经被打破。  相似文献   
16.
军民两用产业与军转民、民转军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不能把军民两用产业等同于军转民加民转军,因为两者具有技术属性和经济属性上的不同。文章分析了它们在技术和经济属性上的异同及其对我国发展军民两用产业的启示,并指出,军民两用技术与军技民用、民技军用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发展层次,要逐步引导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向第四阶段即发展军民两用产业的阶段飞跃。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工委、国家发改委和国资委2007年6月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允许从事关键武器装备总体设计、总装集成以及关键分系统、特殊配套  相似文献   
18.
我国航空、舰船等行业的发动机,已经成为这些产业发展的"瓶颈"。比较和借鉴国外发动机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有利于促进我国发动机产业的调整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上做大做强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美国放宽最新型武器装备的出口限制、积极竞争新市场、努力巩固旧市场、大力发挥政府促进出口的作用等经验,值得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与国防经济相关的三次产业受到的外来冲击的形式和特点;评价了军事工业作为不对外开放部门,不容易受到外来冲击的论点;除了分别提出各个与国防经济相关的产业的安全对策外,还论述了如何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改革我国国防产业安全机制的问题;并提出结合世界贸易组织即将开始的第一轮全球贸易谈判的趋势,来为我国国防产业制订安全对策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