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民政部门的朋友向我们透露一个信息:中央苏区时期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健在的不多了,特别是苏区战争年代红军宣传队的“红军女歌手”仅剩一人,她的名字叫谢水莲。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驱使我们,必须尽快拜访这最后一位“红军女歌手”,记录下她的音容笑貌和自强不息的坎坷人生。否则,愧对长眠江西大地的兴国籍23179位革命烈士!(一)从村民口中得知:谢水莲已年逾八旬,身体不太好,目前,每月只有“家属生活费”108元、“苏区干部”补助费120元。因此,女儿们经常接她到家中去住一段时间。在井冈山黄洋界下的一个小厂家属区内,我们见到…  相似文献   
983.
“记住,你们是中国第一啊,要出中国第一的产品,出中国第一的人才,创造中国第一的业绩。”这段镌刻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大楼内的闪光大字,是周恩来总理视察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时的寄语,“一拖人”视它为“一拖精神”。建国以来,“东方红”拖拉机这个饱含着民族气节的产品已遍布共和国希望的田野,成为驰名中外的知名品牌。作为国家特  相似文献   
984.
“围绕群众脱贫用兵、围绕企业解困用兵、围绕重点工程用、围绕社会稳定用兵”这是河南省洛阳军分区发展民兵工作的新思路。近年来,他们积极探索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谋求民兵工作在产生军事效益同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洛阳地区的经济发展。洛阳地区万余名民兵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被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誉之为“绿色效应”。  相似文献   
985.
本文讨论了思维定势对物理学习的消极作用。提出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986.
七月流火。在河南省民权县人武部的靶场上,一位中年妇女装弹、举枪、射击,动作利落自如,5发子弹发发命中靶心,令前来检查工作的省军区和军分区领导惊叹不已。她就是民权县县委副书记蒋美兰,一个上任才一年多的县委副书记,为何军事技术如此过硬、汇报武装工作满口军事术语?原来,蒋美兰是  相似文献   
987.
通过对原功率调节装置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功率调节装置改进方案,描述了新动申调节装置的结构和新增功能.  相似文献   
988.
云南省龙陵县人武部在扶贫攻坚中真抓实干,做出了显著成绩,被地委、行署,县委、政府评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1991年底,人武部主动向县委、政府请缨,承包了贫困的碧寨乡摆达村。很快,段部长率领政工科长和一名参谋住进了摆达村,与村党支部“一班人”共商脱贫良策,制订脱贫规划,提出解决群众的“钱袋子”、“粮屯子”、路不通等问题。人武部“一班人”走村串户宣讲摆  相似文献   
989.
侵华日军“516毒瓦斯部队”揭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华日军「516毒瓦斯部队」揭秘张守生日军在哈尔滨设置的食人魔窟——731细菌部队,其罪恶行径已昭彰于世。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国北部边陲齐齐哈尔,日军还曾经建立了一支专门从事化学武器研究的516毒瓦斯部队。由于资料匮乏和研究方面的不足等原因,日军侵略者...  相似文献   
990.
宣汉,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以革命前辈王维舟将军为代表的红三十三军,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上曾演绎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英雄活剧。 当车轮驶入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又一支寓兵于民的新军——预备役某团,踏着先烈的足迹,用青春热血书写着为国为民的新篇章。风雨春秋15载,他们在出色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荣誉室20多面鲜亮的奖旗奖牌,是总部、两级军区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他们的褒扬和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