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近年来,河北唐山开滦范各庄矿业分公司着眼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型企业,注重借鉴解放军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坚持以准军事化职业行为训练为牵引,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载体,走出了一条具有煤矿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72.
什么是LE STXN?有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STXN,是法文Service Technique miXte deschaufferies Nucleaires de propulsion navale的缩写,意思是海军核动力综合技术服务部。对于法国军工部门的知情人士来说,这个法文缩写会让他们觉得不寒而栗。在过去的15年里,没有人胆敢冒生命的危险来尝试向公众揭示这个法兰西的最高机密。但是,人类好奇的天性又使得他们无法抑制住这个强烈的诱惑去找寻并公布一些吸引眼球的事实……这篇发表于法国公开刊物的文章,将使我们在法令允许的范围内,对法国海军这个高度机密的核研究机构的真实原貌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73.
<正>研制背景韩国海军现役护卫舰由9艘"蔚山"级、4艘"东海"级和24艘(现余23艘)"浦项"级舰构成。20世纪80.90年代建造的"东海"级和"浦项"级轻型护卫舰,是排水量只有1000吨左右的小型水面舰艇,主要用于在朝鲜海岸边界执行警戒与巡逻任务,其作战半径非常有限,很难执行远洋  相似文献   
274.
阿赫芳(Harfang)无人机,是由欧洲EADS公司和以色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生产的一种中等高度长时自主飞行的无人侦察机。目前,法国空军主要用它来替代早期装备的美国“猎人”无人侦察机。由于该无人侦察机具备非常强的侦察与情报收集功能,故被命名为阿赫芳,意为“高原上空的雪鹰”。  相似文献   
275.
曹晓光  孙楠 《环球军事》2010,(12):50-51
近日,法国国防采购局在位于土伦港附近的罗旺岛导弹发射基地进行了“飞鱼”MM40 BLOCK III型反舰导弹的首次海基实射试验,试验的导弹从法国海军刚刚眼役的第二艘地平线级防空驱逐舰“合瓦利埃·保罗”号上发射。为了改善现役MM40 BLOCK II型反舰导弹的实际作战能力,法国MBDA公司把45枚现役Ⅱ型导弹改装成了Ⅲ型导弹的布局结构,以试验和改进导弹的全面作战能力,特别是近海环境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276.
从2010年6月开始,除了正在建造并逐渐形成规模的由1艘独岛级船坞登陆直升机母舰(LPH)、2艘世宗大王级宙斯盾导弹防空驱逐舰(KDX-Ⅲ)、  相似文献   
277.
意大利陆军未来单兵作战武器系统研制计划(PROGETTO SOLDATOFUTURO)所开发的单兵作战武器由七部分组成,分别为ARX160/GLX160突击步枪武器子系统、单兵作战武器子系统、枪榴弹发射火控子系统、C^4I通信子系统、单兵C^2指挥与控制子系统、夜间机动作战子系统和电力支援仪器子系统。  相似文献   
278.
近日,沈阳市东陵区人武部组织了奥运安保应急分队训练,主要进行了擒拿格斗、盾牌术、防暴队形、处突维稳程序等课目训练。在训练中,民兵们精神抖擞,士气高昂,尽职尽责,受到公安部门和沈阳市警备区领导的好评。进一步提高了奥运安保应急分队处置突发事件任务的能力,为打造“平安奥运”提供了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279.
介绍了下一代网络IPv6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当前IPv4面临的地址空间耗竭、地址配置、安全性和实时QoS等问题;分析了IPv6协议的安全性、多点寻址方案、新的集群通信地址方式、良好移动性和地址自动配置等新的技术特点;结合当前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实验应用结果,给出了新的协议面临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难点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