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图形图像技术在仿真中的应用除使之高度可视化外,更重要的是引入了“三维描述”的概念,扩大了“定量”  相似文献   
32.
本文针对我国军现有的装备情况提出了构建分布式战术防空C^3I系统仿真平台的设计,介绍了仿真平台构建的设计思想及主要功能,详细给出了具体的网络平台方案。  相似文献   
33.
雷达虚拟维修训练系统中的数据存取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通用雷达装备虚拟维修训练系统.针对系统存在的不足,根据XML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映射方法,提出了基于XML Schema,对XML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取的思路.从XML Schema描述VC 结构出发,解析XML数据,利用XML转化成DOM来对数据进行存取,并提供了一个具体实例.对虚拟维修训练系统置于广域网跨平台进行异构数据操作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作战模型是作战模拟的工具和手段.构造出简单的、能表现作战系统基本特征和规律的作战模型,需要采用有效的建模方法;简述了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建模方法和步骤;结合面向对象思想对自行高炮模拟训练训练平台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建模;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立了自行高炮模拟训练平台功能模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35.
针对在面向操作训练的装备虚拟训练系统开发中遇到的对受训者操作监控的问题,为实现对装备操作过程的详尽描述和对受训者操作逻辑性的监控,提出了一种基于IDEF3的装备操作过程概念建模方法和基于有限状态机、浅层专家知识数据库的操作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建立了监控系统的结构框架,并详细介绍了系统三个组成部分的设计方案:浅层专家知识数据库、操作过程状态机和通用操作监控引擎。基于此设计方案的操作过程监控系统已成功的应用于某装备虚拟训练平台,解决了对受训者的操作监控问题,提高了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36.
基于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优化理论与禁忌搜索算法,结合指挥控制系统的特点,建立了优化最优指挥与控制系统网络结构(Command and Control Architecture Network,C2AN)模型,并以复杂网络的网络效率和网络成本分别描述C2AN中的信息传播效率及构建C2AN的资源消耗,建立优化的目标函数,通过禁忌搜索算法获得了最优的C2AN。最后通过仿真实例,分析了最优C2AN生成过程及其基本统计特征。  相似文献   
37.
针对某型指控(Commandand Control,C2)系统在实际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在试验与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he Test and Training Enabling Architecture,TENA)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在军网环境下基于TENA体系结构实现指控系统互联的研究思路,分析了TENA体系结构的通信机制,对基于TENA中间件的分布交互控制系统及资源网关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相应的分布交互控制软件.  相似文献   
38.
新的空间物点定位解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近景摄影测量学空间物点定位主要应用的是空间点线线交会原理,其数学基本形式有两种:共线方程交会法和投影矩阵交会法.针对近景摄影测量学空间物点定位原理,在共线方程交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物点定位解算方法.该方法应用多元函数极值定理和克莱姆法则对空间线线交会问题进行求解,给出了详细的运算过程.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9.
基于DSP的电视跟踪系统算法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基于ADSP21020高速DSP芯片构成的实时电视跟踪系统的图象采集。分割、跟踪定位和跟踪波门设计等算法,并给出算法实现的流程图。  相似文献   
40.
本文建立了57mm炮连指挥仪和高炮联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利用仿真方法对联动系统的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该系统静态、动态性能优良。本文所编制的仿真程序,为进行高炮防空系统的多方面实验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