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31.
一种改进的基于云模型的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的云重心和云模型评判法的不足,将综合云模型应用到评估方法中.通过综合云模型对评价者给出的最大和最小评价值合并,采用基于黄金分割的模型驱动法确定评价集,然后进行综合评判,这样对定性评判问题能够充分体现人们的主观判断.最后,引用了简单的实例,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为基于云模型的评估方法的改进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232.
全面提高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军需保障能力,必须了解建设的支撑点:坚持与时俱进,在深化军需理论研究上下功夫;把握建设的关键点:务求未雨绸缪,在制定军需保障预案上下功夫;突出建设的落脚点:着眼精干顶用,在健全军需保障机构上下功夫;关注建设的切入点:立足遂行任务,在组织军需实战训练上下功夫,使遂行多样化军事行动军需保障任务向临战逼近,向实战贴近。  相似文献   
233.
云南省禄劝县人武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民兵编组为抓手,着力提高民兵战备、政治教育主动性实效性,优化充实专武干部队伍,进一步务实了战斗力生成基础。2008年初以来,这个县人武部结合实际合理调整民兵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分队、专业对口分队布局,做到编组合理、官兵相识、  相似文献   
234.
针对水下小平台难以实现低频近场目标定位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多个矢量水听器的协同定位算法。算法将多个矢量水听器视为不同的观测点,利用矢量水听器阵列流型特点估计出目标相对于不同观测点的方位角,根据这些方位角信息利用正交矢量算法对近场目标进行定位,避免了多维搜索过程,减少了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准确地定位低频近场目标,有效地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35.
基于3D-IC技术实现的3D SRAM,其电路中使用了大量的TSV。目前TSV制造工艺尚未成熟,使得TSV容易出现开路或短路故障,从而给3D SRAM的测试带来新的挑战。现有的2D BIST测试方式能够探测到3D SRAM中存在的故障,但并不能判定是TSV故障还是存储器本身故障;TSV专用测试电路虽然能够探测出TSV的故障,但需要特定的测试电路来实现,这就增加了额外的面积开销,同时加大了电路设计复杂度。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测试算法来探测TSV开路故障的方法,在不使用TSV专用测试电路且不增加额外面积开销的情况下通过BIST电路解决3D SRAM中TSV的开路故障检测问题。结果显示该TSV测试算法功能正确,能够准确探测到TSV的开路故障,并快速定位TSV的开路位置。  相似文献   
236.
由于极化SAR人造目标电磁散射的复杂性,已有极化SAR人造目标提取方法难以完整地提取出感兴趣区域内不同类型的目标.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散射机理分类与方位对称性判决的提取新方法,充分利用目标与杂波在散射机理类型及方位对称性上的差异进行提取.与已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对极化SAR图像中不同极化特征的人造目标都有较好的提取性能,提取结果更为完整和准确.利用全极化SAR实测数据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237.
电磁脉冲武器对抗来袭目标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磁脉冲武器独特的毁伤机理,计算了杀伤覆盖区域和辐射到目标处的功率密度等作战能力指标,并以反舰导弹为例分析了强电磁脉冲的耦合途径,通过评估前后门耦合的电磁能量,在理论上论证了用电磁脉冲武器对抗来袭目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8.
建筑技术复杂而多变,建筑地域同样丰富而多样.地域的表达需要技术的支撑,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诠释地域性.探讨技术表达建筑地域的具体手法,分析在建筑中隐含的技术与地域之间的关系.研究并发展适宜技术和高技术文化是应对全球化、展现建筑地域特征、丰富建筑创作手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39.
1999年6月17日,古城西安。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号召: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前不久,江泽民总书记又在古城西安主持召开了六省区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他强调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党和全国要进一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重大意义的认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机遇、推进发展、打好基础、提高水平,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总揽全局,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3年即将过去,号召早已化为行动,奋斗渐成现实。近700万平方公里的西部大地、3亿多西部人民感受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激情。路通了,灯亮了,山绿了,河清了,客商多了……近3年来,西部省区的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建功立业。按照国家确定的计划,今年我国西部将努力实现“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退耕还林到户”的新目标。本刊为此撷取了四川、贵州、甘肃、新疆、宁夏等五省区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修桥筑路、兴建水电、植树造林等福荫子孙工程的事迹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