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新形势下,要做好警卫工作,必须在具体工作中把握警卫形式与安全第一的关系、内紧外松的关系、警卫形式警卫基础工作的关系,以及警卫形式"适度"、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相似文献   
62.
3月25日上午,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师组织83名党员干部来到都江堰,让大家目睹灾区巨变,感受党的伟大。9时许,官兵们来到虹口乡地震纪念馆“三基地一窗口”前,观摩地震遗址和重建新貌。  相似文献   
63.
“先把这个灭火机喷油嘴清洗—下。”“这个油锯,该调一调锯条了……”在河北省迁西县民兵训练基地,几名参训民兵在训练间隙干起了修理工。今年以来,该县人武部把“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理念贯穿于训练的每个环节,不断锻炼民兵的装备维护技能。  相似文献   
64.
对2块金属橡胶元件组合制备的隔振器进行静动态试验,指出组合隔振器的优点;利用双折线模型描述该非线性迟滞系统的记忆恢复力,并建立该系统的本构关系及参数识别方程;采用给记忆恢复力zs赋初值,再将用最小二乘法识别得到的参数作为初值构造误差函数,利用误差函数把一次刚度和记忆恢复力的参数识别问题转化为函数优化问题的方法,用小生境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识别;对该方法进行模拟仿真识别,并对某金属橡胶隔振器进行试验研究.仿真和试验均表明该方法根据系统输入-输出数据来直接识别系统的物理参数,简单可行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5.
针对仿真中空地导弹攻击复杂目标的毁伤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串并联结构分解的目标毁伤评估算法,并引入了修复时间作为毁伤评估的一项指标.该算法首先按结构布局和功能关系将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系统,并组成串并联结构图,然后根据导弹的精确落点对每个子系统进行毁伤评估,最后综合所有子系统的毁伤情况得出目标整体的毁伤程度和恢复正常所需...  相似文献   
66.
这天,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人武部接到些级兵员应急动员演绎集结命令。通知下午1月30分集结,老天好似有意对他们进行考验,天空突然大雨倾盆而下,能否按时集合完毕?  相似文献   
67.
采用电液伺服材料试验机的位移加载方式,对金属橡胶/橡胶复合叠层耗能器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耗能器的恢复力同时受频率和振幅的影响具有非线性迟滞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建立耗能器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参数分离识别法,辨识出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将辨识结果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靠,且参数识别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8.
采用综合相变准则和应变能释放率判据对氧化锆陶瓷Ⅱ-Ⅲ复合型裂纹的增韧结果进行了理论计算。分别给出了静止裂纹和定常扩展裂纹相变增韧的理论表达式。结果表明:综合相变对静止裂纹有微小的负屏蔽效应,对扩展裂纹的增初结果与材料的剪切模量、相变尾区高度和相变体积分数成正比,并且增韧值随着K_Ⅲ/K_Ⅱ比值的增大而减小,表明相变对Ⅱ型裂纹的增韧效果相对Ⅲ型裂纹更显著。  相似文献   
69.
近百年不熄的战火中,核武器、化学毒剂、生物战剂、贫铀弹药、含铅弹药纷纷登场,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即使那些沉埋于地下,水中的武器弹药,也无时无刻地不在侵蚀与破坏着环境,并不时地伤人,随着战争手段的极夫增强和战争烈度的极大提升,武器的使用也到了人类自然和社会环境所难以承受的地步,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绿色武器、环保弹药开始进入人类的视野。  相似文献   
70.
2008年3月21日,法国新一代战略核潜艇“可畏”号(LeTerrible)在西北部军港瑟堡举行了下水仪式。“可畏”号是法国建造的第四艘.也是最后一艘“凯旋”(SNLE-NG)级战略核潜艇.全长138米,宽12.5米.水下最高航速25节。可下潜到超过300米深的水域.能够装备16枚可携带核弹头的最新M51型弹道导弹.导弹射程可达8000千米.将于2010年正式服役。“可畏”号的下水仪式,标志着法国海基战略核力量有了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