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针对市场经济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现实,各级领导干部如何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树立宗旨观念和坚持群众路线,对于发展兵团事业,促进团场进步,致富职工群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
基于飞机着陆和滑行过程中,飞机起落架中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的不可控的问题。提出基于磁流变液的飞机起落架嵌入式缓冲控制器设计方法,设计了针对控制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的缓冲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选择,控制系统的原理设计,电源产生电路和复位电路模块,JTAG仿真电路模块,A/D采样校正模块,D/A转换模块,压控电流源驱动模块。通过电路模块的仿真,由控制系统中压控电流源出来的电流在阻尼器接受范围之内,证明了设计的磁流变缓冲控制器能对阻尼力的大小进行控制,对飞机起落架的缓冲系统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3.
84.
基于GT-Power的柴油机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气温度和压力变化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采用GT-Power软件对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并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对仿真模型进行校核;经计算得到:随着大气温度的升高,缸内最高爆发压力和柴油机功率降低,燃油消耗率升高;随着大气压力的升高,缸内最高爆发压力和功率增大,燃油消耗率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柴油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5.
以某型高功率密度(HPD)柴油机基础样机为研究对象,应用CFD仿真方法研究该样机本体内冷却水的流动与传热过程,得到该样机冷却水流动与传热的阻力参数和热力学参数,为下一步结合水泵、水散热器等进行冷却系统的优化匹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6.
87.
立足于新型炮兵测地保障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战术性能和特点,对系统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并与传统测地装备、常规测地作业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系统目前的不足和发展建议,对于指导部队平时训练、有效地提高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指导测地装备的革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88.
针对履带车辆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因换挡冲击大而造成的换挡打齿、顶齿等问题,在分析换挡同步过程及其评价指标(换挡同步时间、冲击度和滑磨功)并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极小值原理的换挡同步过程最优控制方法。以同步阶段冲击度和滑磨功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综合最优目标泛函并进行优化,得到了同步过程综合最优换挡力变化规律。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改善履带车辆换挡品质,提高换挡平顺性。  相似文献   
89.
随着我国工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针对飞行器研制试验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自主测试的飞行器测试系统构架。该系统通过对实时数据的采集监控,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应用新的测试流程和算法,采用信息综合分析决策技术,自主分析设备实时状态,根据异常现象优先级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测试进程的自主控制,并能够根据故障树对飞行器进行初步故障定位,降低人工参与程度,实现了飞行器的快速有效测试及数据分析,同时也为飞行器的在线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研究开发了一种FeAlCrNbB新型喷涂粉芯丝材,并结合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工艺制备了该材料的复合涂层,分析了涂层的常规力学性能、组织结构和油润滑条件下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并和常规FeAl涂层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FeAlCrNbB涂层具有相对较高的显微硬度和拉伸结合强度、低的孔隙率,组织致密,形成了由Fe-Al金属间化合物相、氧化物以及少量非晶和纳米晶组成的复合结构,由于这种复合结构的材料特征,使涂层具备较好的耐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