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韩树栋 《政工学刊》2014,(10):27-28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入党动机,是指入党积极分子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入党动机是否端正,不仅直接关系到基层党员发展质量,也直接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近期,我们通过问卷调查、集中座谈和个别了解等方式,对20个连队128名基层官兵的入党动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2.
内蒙古巴林左旗人武部充分利用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量大、外出务工人员回乡与家人团聚等有利时机,提前动手开展民兵整组宣传教育活动。他们通过电视台开辟专栏宣传,深入农村集  相似文献   
23.
通过数值仿真定量地比较了三种Chirp信号参数估计算法——解线调法、迭代估计法和局部搜索最大似然法的性能,并定性地比较了算法的运算量。仿真结果表明,在三种算法中,局部搜索最大似然法的估计性能最好,而运算量居中;解线调法运算量最大,但估计性能居中;迭代估计法的估计性能最差,但运算量最小。对于实际系统,应根据不同的估计精度和运算量要求,灵活选择不同的算法。综合考虑估计性能和运算量之间的折衷可以得到结论,在三种算法中局部搜索最大似然法是一种相对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4.
低散热柴油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散热柴油机是对燃烧室等主要受热零部件采取隔热措施处理的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通过燃烧室表面向冷却水的传热减少,可以显著减小坦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整体尺寸。介绍了低散热柴油机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分析了隔热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坦克装甲车辆柴油机应用隔热技术研究的方向,指出隔热技术应用于柴油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隔热部件或涂层材料的可靠性,应用隔热技术后,应该进行燃烧系统优化及车辆冷却系统的整体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25.
为了验证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智能化控制冷却系统控制策略是否正确,以DSPACE为基础搭建了半实物仿真试验平台;通过仿真试验平台验证,控制策略符合柴油机冷却系统工作要求,电控阀、传感器、驱动电路等部件工作可靠,节省了研制时间、经费,降低了研制风险。  相似文献   
26.
简要分析了未来坦克装甲车辆柴油机智能化控制冷却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智能化冷却系统设计方案,阐述了其组成及工作原理,重点对智能化冷却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针对某型柴油机,通过对其散热需求分析,提出了基于发动机工况的开环控制策略,同时,结合以发动机出口冷却水温度为控制目标提出了基于PID算法的闭环反馈控制策略。应用该策略可保证发动机在不同的环境和工况下冷却强度适宜,降低冷却系统的功耗。  相似文献   
27.
为准确选取柱塞偶件的间隙,简述了喷油器柱塞偶件间隙要求,分析了高压油压泄漏的影响因素,给出了柱塞偶件的受力和泄漏的数学模型,采用ANSYS仿真软件对某柴油机电控喷油器柱塞偶件进行变形分析,对比不同条件下的柱塞的变形量和配合间隙变化,并根据变形量计算出对应的泄漏量。以变形量和泄漏量为衡量指标,给出合理间隙的柱塞偶件方案。  相似文献   
28.
针对低散热发动机存在的热负荷状况,分析了非稳态导热有限元计算的特点:运用经验公式求出了发动机燃烧室部件燃气侧的传热边界条件;运用有限元法对隔热部件进行了热强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热负荷和热应力增大是造成隔热件可靠性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9.
为改进坦克发动机冷却系统,以12150L型坦克发动机为例,通过建立公式对发动机自行 加温过程进行了计算,得出不同条件下冷却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通过试验验证。由此为改进冷 却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