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首先提出HLA 系统中仿真时间一致性的概念,并归纳出三条实现策略,同时给出充分性证明;然后从支撑系统实现的角度,分别针对基于HLA 时间管理的的实时仿真控制和乐观时间同步给出了设计算法,并进行了严格的数学证明。  相似文献   
32.
仿真克隆可以提高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的效率和并行性,方便快捷地对仿真中的多种可能性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估.给出广义多方案分析仿真概念,介绍仿真克隆的相关概念,分析当前仿真克隆方法的不足,提出提高广义多方案分析仿真整体运行效率的异地克隆概念.基于检查点与恢复方法,在动态并行仿真引擎中实现了异地克隆.利用Phold测试程序对异地克隆方法的效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异地克隆可以提高多方案分析仿真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3.
进行仿真网格原型系统的研究是解决仿真网格关键技术的基础。SGE网格引擎是一个构建本地和集群级网格的工具,通过SGE构建基本的网格平台,根据HLA仿真任务的特点,对分布式仿真网格的原型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提出了仿真网格的双通道通信机制:一个通道负责仿真网格组件的通信,另一个通道负责HLA仿真任务之间的通信。提出了仿真任务在仿真网格中的三种调度模式:以进程为单位的调度、以联邦成员为单位的调度、以联邦为单位的调度等。通过研究初步实现了仿真网格的原型系统,并对HLA仿真任务的三种调度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测试。  相似文献   
34.
利用XMI实现基于BOM的仿真模型组件的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BOM(Base Object Model)是快速构建仿真系统或联邦的可重用信息交互包,基于BOM的仿真模型组件是BOM信息描述的实现体,作为构建仿真系统或联邦的可重用模块。通过应用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DA,Model-Driven Architecture)提出的实现模型交换标准XMI(XML-based Metadata Interchange),HLA(HighLevel Architecture)仿真模型组件的建模和实现在两个不同层次上实现跨平台、跨语言和跨领域间的交换,而且HLA的重用性和互操作性思想能够在除分布式仿真领域外的其他应用领域中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35.
在分布式融合系统中,融合中心在对传感器发送过来的航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前,需要采用空间配准算法来消除航迹数据中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已有的空间配准算法未考虑滤波处理中的状态方程对配准过程的影响.对不同传感器具有不同状态方程条件下的异步空间配准实现进行了研究,采用将模型误差和系统误差合并处理的思路,提出了基于模型转换的异步空间配准(AMCBA)算法.仿真结果表明AMCBA算法能够实现对模型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准确估计.  相似文献   
36.
挖掘数据集中的Top-K最频繁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已有Top-K最频繁模式挖掘算法通常采用最频繁的k个项目作为初始项目,并将初始项目中频率最低的项目的支持度作为初始边界支持度.但实际组成Top-K最频繁模式的项目数目可能远少于k,从而制约了算法的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搜索方式的高效Top-K最频繁模式挖掘算法MTKFP.该算法首先利用宽度优先搜索获得少量的短项集,并利用短项集确定数目少于k的初始项目范围以及较高的初始边界支持度;然后利用深度优先搜索获得所有Top-K最频繁模式.实验表明,MTKFP算法所获得的初始项目数目至少低于已有算法70%,初始边界支持度高于已有算法;NTKFP算法的性能优于已有最好算法.  相似文献   
37.
作战模拟态势显示中的通用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态势显示是基于HLA的作战模拟系统中观察战场态势、辅助决策的关键一环.目前已经应用的态势显示系统暴露了态势显示通用性问题和态势显示适应性问题.这两个问题制约了态势显示手段在作战模拟领域中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利用军标映射实现通用和仿真态势数据预处理方法两项关键技术来改进态势显示方法.随后实现了一个应用了这些技术的态势显示系统.最后总结了这种态势显示新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并展望了态势显示系统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