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1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简要介绍了某大楼脚手架火灾的形成经过、受灾情形和由此而引发的相关问题、影响。说明火灾发生后火灾原因调查的相关对策和方法。并对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大范围深入细致的现场调查询问、按照规范程序进行火灾调查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指挥信息系统需求描述框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指挥信息系统的需求描述框架,将指挥信息系统需求分为军事需求和系统需求两个层次,同时又将军事需求分为使命任务需求、作战需求和装备保障需求三个层次,本文详细地绘出了使命任务、作战需求和系统需求的内容体系。最后还提出了指挥信息系统需求的一般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主要目的是提出两种矩阵方法对C4ISR系统结构进行评价.其中邻接矩阵法用于评价C4ISR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性,对于评价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的系统结构较为适用;模糊矩阵法用于评价系统之间的相似性,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消除系统之间的冗余.这些方法是当前主流的经验评价方法(如ATAM方法)的有效补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分别给出了两种方法的一个应用实例,体现了其在工程实践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舰艇协同作战导弹防御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艇协同作战是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导弹防御是其主要的作战职责.运用信息论的方法对舰艇协同作战中敌方导弹发射策略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运用可靠性理论对协作效果进行建模,并引进知识的概念作为其度量,同时用边的函数对网络复杂性进行建模,综合这两种因素在以最大化防御时间为总的决策目标,以己方导弹储备和敌方来袭速率为决策因素对导弹防御作出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5.
高精度气压源的Fuzzy-PID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Fuzzy-PID双模控制器并应用到高精度气源压力控制系统中.试验表明,单纯采用PID控制的高精度气源压力控制系统具有精度高的优点,但不适应系统参数的变化.Fuzzy-PID双模控制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稳态误差小、鲁棒性强的优点.通过试验比较了传统PID、Fuzzy控制和Fuzzy-PID双模控制3种控制策略,试验结果表明,Fuzzy-PID双模控制器综合了Fuzzy控制和PID控制的优点,适用于高精度气源压力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C4ISR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是系统综合集成的基础.针对C4ISR体系结构框架2.0,分析了体系结构产品的特点,研究了体系结构产品设计工具的分类以及应该具有的功能,提出体系结构产品设计工具的集成框架和基于体系结构核心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机制,并实现了体系结构产品设计工具以及体系结构设计集成环境.  相似文献   
17.
用物理光学方法对扫描伞形天线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扫描伞形天线的电参数与结构参数的一组关系,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轴承位置双向优化的必要性,基于轴系应有足够横向挠性即较小的轴承负荷影响系数和轴承负荷应尽可能平均分配的要求,建立了确定最优安装位置的数学模型。最后,探索了合适的优化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船计算。  相似文献   
19.
在规避机动状态下,为了实现对自治式潜水器良好的航行控制,通过分析潜水器的运动状态,建立了运动状态方程,确立了非线性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同时,将复杂的非线性模型通过微分同胚的方法转化为降阶的线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将滑模控制思想、反馈线性化理论及神经网络在线建模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鲁棒自适应控制算法,并将此方法用于自治式潜水器高度保持的仿真中,从仿真的结果来看,控制器具有满意的控制效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能为自治式潜水器航行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力学原理的角度阐述了扩展霍尔茨法的理论基础,从而论证了其合理性.依据有关文献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扩展霍尔茨法,使之适合于船舶工程界对强迫扭振计算不断提高的要求.提出了适于数值计算和易于编程的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实例计算及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是适用的,可以用于船舶轴系的设计及强迫扭转振动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