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现有服务聚合流程建模方法的不足,基于扩展Petri网提出了一种新的服务聚合流程/资源描述模型WSCP/R-net,有效解决了动态服务聚合流程模型中不确定路径选择和服务的动态变化性问题。给出了WSCP/R-net模型向BPEL4WS的转换算法,并以城市应急处理为例说明了转换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离散化模型的雷达优化配置与部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优化配置与部署问题存在模型复杂的问题,很难对其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离散化模型.雷达配置与部署的方案、雷达网对防区的覆盖能力以及雷达布站的约束条件都分别通过网格和矩阵进行了定量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雷达优化配置与部署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样就可以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该问题优化.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搞好消防部队的财务工作,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业务建设和财务人员的素质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基于虚拟样机的坦克承载零部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坦克承载零部件的疲劳失效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疲劳寿命的预测一直是装备设计、研制、验证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履带车辆刚柔体耦合模型,通过在一定任务剖面下车辆虚拟试验,测试其承载零件的载荷谱,结合疲劳寿命分析技术,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并给出计算实例,预测的寿命与实际使用情况相符合,表明提出的坦克承载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激光强化电刷镀设备,制备了激光强化电刷镀纳米Al2O3/Ni镀层,研究了其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分析了激光强化电刷镀纳米Al2O3/Ni镀层耐磨性增加的原理.研究发现,当激光功率为300 W时,激光强化电刷镀纳米Al2O3/Ni镀层的显微硬度比普通纳米Al2O3/Ni电刷镀层提高约HV150,相对耐磨性是2.3,摩擦因数有所降低.细晶强化和纳米颗粒弥散强化是镀层硬度和耐磨性增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军队成品油市场面临的竞争环境,分析了市场主体的行为特点,构建了军队成品油市场的完全信息单阶段博弈寻租模型和不完全信息下多阶段重复博弈模型,提出了减少企业寻租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得到防空地监哨直接观测信息的基础上,对目标可能航向进行二次外推,并利用效用函数综合评估法对目标相关性进行检验,完成对目标信息的融合,解决了地监哨情报数据的关联和航迹外推问题。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防空地监哨情报融合是可行的,其结果分析的应用能指导地监哨训练和战时地监哨的配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未来空战中航空集群协同无源时差定位编队构型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确定三机协同无源时差定位最优编队构型的方法。分析了确定集群编队构型的基本原理;归纳了4个三机编队构型决定因素:主辅机相对位置、基线夹角、基线距离以及主辅机高度差;将定位区域范围和定位距离作为衡量集群无源定位编队构型优劣的指标,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在火控引导阶段,当采用主机在后、辅机在前,基线夹角为150°,基线距离为60 km~80 km,主机与目标同高度且主辅机之间高度差为±(1-2)km的编队构型时,三机协同无源时差定位编队构型为最优。  相似文献   
19.
颠覆性技术发展综述及若干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颠覆性技术概念的发展历程和特点,阐述了其在军事领域的独特内涵,归纳了识别颠覆性技术的一般做法。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国外军方、工业界、情报界、学术界等研究发展颠覆性技术的现状,并从体制机制等方面总结了国外发展颠覆性技术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舰载机拦阻过程的运动特性分析,建立了舰载机拦阻缓冲过程的力学模型与状态方程,通过对基于磁流变阻尼拦阻缓冲过程的分析,引入了位移和速度矢量作为磁流变缓冲拦阻控制系统的输入,完成基于模糊控制的舰载机拦阻缓冲过程控制。应用模糊PID控制器非线性拟合能力来适应舰载机着舰情况变化,并仿真验证建立的磁流变缓冲拦阻模糊PID算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