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美国开源军用实时操作系统RTEMS(Real-Time Executive for Multiprocessor Systems)的功能性能不逊于VxWorks。基于对其体系结构的分析、开发环境的建立,应用平台的构建,研究了该系统在军用电子装备中应用的可行性,为研究开发国产操作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2.
在分析、界定一体化装备保障指挥体系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体化装备保障指挥体系结构模型,并且围绕未来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需求,探讨了构建一体化装备保障指挥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3.
使用复杂网络相关理论能够确保电子对抗情报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针对电子对抗情报保障体系的突出特点,提出了一种运用复杂网络理论确立电子对抗情报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确定了包含三层指标的指标体系框架,明晰了各层之间的聚合关系,并进行了仿真实例分析。所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为解决电子对抗情报保障的一些实际问题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4.
导弹预警卫星是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评估其探测效能对于提升导弹防御体系作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并建立了一套多层次导弹预警卫星探测效能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要素的权重,并提出了一种导弹预警卫星探测效能评估模型。通过对美国导弹预警卫星探测效能的评估,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为了快速准确地对装甲分队作战单元面临的目标进行威胁度判断,提高信息化装甲分队作战辅助决策水平,建立了基于Vague集的极值记分函数评估模型,且构造了适合威胁评估的记分函数。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地完成目标威胁评估与排序,为分队火力优化控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6.
设计了一套基于短波全向天线、超宽带全向天线的电磁辐射测量装置,对不同质量TNT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测量,通过数据处理得到电磁辐射特性。结果表明,炸药质量对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时域特性有显著影响,质量越大,电磁信号延迟响应越短,持续时间越长,峰值出现时间越早。60 kg TNT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频率主要集中在100 MHz以下,在0~50 MHz频段能量最集中,炸药成分对频谱分布的影响最大,不同成分的炸药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频谱分布有明显特异性。炸药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呈现与爆心距离较强的相关性,随着距离增大而递减,且递减幅度较大。装药构型和起爆方式会使炸药在爆炸过程中的几何运动模式发生变化,导致爆炸电磁辐射传播呈现非均匀性特征。  相似文献   
97.
98.
根据坡道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特性,将离合器接合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选取不同的控制参数和控制策略,实现了电机驱动式自动离合器在不同坡道下的起步控制。经试验证明:该控制策略可以适应驾驶员的起步意图,达到了起步冲击度和滑磨功综合控制的目的,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9.
协同通信技术是一种具有低复杂度和高分集增益的新兴技术,其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文章首先介绍了分集技术的抗衰落性能,给出了MIMO系统的模型及其信道容量分析,然后介绍了协同通信的三种协同方式,最后建立卫星协同通信系统模型,选取下行链路的二星一用户模型并以译码前传方式为例给出了卫星协同通信性能仿真分析以及卫星协同通信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0.
为提高对流层散射无源监视系统对辐射源的定位精度,利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分布式监视节点进行最优布局设计。推导了基于电磁波方位到达角定位机制下的几何精度因子。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中,采用混沌理论初始化所有粒子的初始参数;通过自适应变化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来提高算法寻优能力;为防止粒子陷入局部最优,利用双子群机制进行寻优,并在两子群之间进行交叉变异操作,以增加粒子的多样性。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几种常规的布站方式,所提算法能够明显提高监视系统对辐射源的定位精度,运行时间较遍历寻优算法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