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采用改进型BP神经网络与传统PID相结合作为控制器,应用于空空导弹自动驾驶仪的设计中。BP神经网络算法的运用,使得所设计的自动驾驶仪能够针对非线性、时变的气动特性自适应地调整控制参数,利用MATLAB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实现对PID控制器参数的寻优整定,简化了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起爆方式对子母式战斗部破片速度分布及增益的影响,利用LS-DYNA软件对子母式战斗部的爆炸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就不同起爆方式对破片速度分布及增益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两端同时偏心起爆的方式为最优起爆方式,破片速度增益最大;其次是偏心线起爆;最后是一端偏心起爆,可为战斗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北斗载波相位时间差分/SINS紧组合技术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说明北斗系统有源定位模式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载波相位时间差分的北斗/SINS紧组合导航技术,即以导航卫星载波相位信号的时间差分作为Kalman滤波器的观测量,建立工作于无源方式的北斗/SINS紧组合导航系统。介绍载波相位时间差分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设计组合导航滤波器。通过动态和静态实验对算法的正确性和精度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SINS的位置和速度误差积累受到有效的抑制,导航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种螺旋轮式管道检测机器人驱动系统的三维模型,对驱动系统通过凸台和三通的能力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研究了预紧弹簧刚度和预紧力对螺旋轮过凸台能力的影响,讨论了过三通时的几何约束和动力学约束条件,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子样维修性试验因数据异总体而导致验前信息融合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可用度的验前信息折合模型,解决了因数据异总体无法融合的问题;利用随机加权法对验前分布参数进行了拟合,准确地表述了验前分布;提出了基于支持度的融合权值确定方法,提高了各验前分布融合权值分配的合理性;最后,通过某装备维修性试验验前信息融合实例,表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廉振宇  赵旭  薛奇  李智毅 《国防科技》2017,38(5):040-045
作为国防和装备建设的关键要素,美国防预算是其国家政策和国防战略调整变化的直接"晴雨表",装备预算是表征美装备建设方向重点和资源投向投量的基本指标。本文对美国2001至2016财年国防预算和装备预算数据进行了归集整理。从国防部预算、装备预算、各军种装备预算等多个层面,以及预算性质、预算阶段、预算类别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描绘了美国防预算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美国防预算的特点规律;并结合多源情报信息,对战略分析结论进行了综合研判。  相似文献   
17.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高等院校农学类各专业的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农学学科实际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8.
常规的电机控制实验由于实验器材和安全因素的限制,无法实现短路故障下的信息显化和故障诊断,导致实验的完整性和辩证性存在缺失.为了克服该方面的不足,在原有实物实验基础上,补充仿真内容.基于Mul-tisim14设计了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仿真电路,增加了电机缺相运行故障的显化分析与诊断内容.经过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案可有效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深度和广度,提高整体性、辩证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箱装弹药储存管理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堆积管理数字化的构想,给出了典型的弹药堆垛结构算法模型,进行了弹药堆积管理软件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20.
基于GM(1,1)模型的电磁环境复杂度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以往电磁环境复杂度计算存在的问题,利用灰关联模型重新定义了电磁环境复杂度,采用GM(1,1)模型对电磁环境复杂度进行了预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