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领域中,当传感器为被动式的,传统的多维分配算法利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求解.拉格朗日乘子更新一般用次梯度方法,但每次迭代都要进行多次极小化运算来求对偶解,导致实时性差.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的数据关联算法,通过代理修正次梯度方法更新拉格朗日乘子,并在允许时间内获得近似解.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92.
朱波  宫俊  唐加福  翟丁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8(8):126-128,132
战时装备维修企业的生产环境呈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合理安排维修任务来适应这种不确定性使实际修复时间与计划时间偏差最小是什么重要的.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准时制造的实时生产调度方法,这种生产调度系统有多个独立的智能体,每个智能体通过到达时间控制器和仿真系统的反馈来调整对应维修任务的到达时间,然后通过先来先服务的调度规则确认维...  相似文献   
93.
针对“双经纬仪法”检测调炮精度中随机布站使测量系统达不到最佳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布站方法.根据火炮调炮范围确定了调炮精度检测中的测量区域,推导出了双经纬仪测量系统对于该测量区域的平均测量不确定度公式.结合某型火炮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具体优化过程,对测量系统的3个位置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测量布局,并通过仿真试...  相似文献   
94.
航母编队的防空作战是其重要防御作战样式,舰载航空兵作为其防空作战的主要兵种,其作战效能的发挥直接决定编队的整体效能。时间性能作为舰载航空兵防空作战指挥效能的重要指标,是检验其流程是否合理、顺畅的重要途径。首先分析了外军航母编队舰载航空兵防空作战指挥流程,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Petri网构建其指挥流程的GSPN模型,最后通...  相似文献   
95.
当目标运动要素误差较大时,可组织尾流自导鱼雷双雷齐射.阐述了尾流自导鱼雷平行航向齐射组织方法及数学模型.在一定条件下,仿真分析了目标速度、目标航向和目标距离存在大误差时,至少1条鱼雷捕获目标尾流概率随鱼雷间隔的变化规律,最后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鱼雷间隔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96.
海上多无人机协同交叉定位的优化配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部无人机协同交叉定位,考虑无人机安全距离、通信距离和动力学约束条件下,解决多部无人机自动实现对飞行速度和角度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多机协同测向交叉定位方法,该方法先根据几何稀释度精度建立了不等式约束下的无人机运动参数单目标优化模型,再利用惩罚函数法将优化模型转换为无约束条件的极小值求解问题,最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各无人机飞行速度和角度估计值.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对不同无人机阵型和辐射源运动状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相比直线飞行配置方法,其定位精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7.
针对中国近海海空联合作战环境风险区划问题,选取水面舰艇航行、舰载机飞行、海上人员训练等作战样式,大风、大浪、低云低能见度、湿热、风寒等环境要素,高值频率、概率极值、平均强度、气候趋势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互反判断矩阵建立四层评价体系并进行区划.该方法可根据装备设计及环境适应标准对各指标进行影响排序,能有效区分不同季节和动力机制的环境要素差异、综合考虑不同类型风险影响.区划结果证明,海空联合作战环境风险由各兵种作战风险综合决定,主要受秋冬季盛行大风、夏秋季热带气旋、春夏季低能见度、冬春夏季低云、夏季湿热指数、冬季风寒指数等影响.  相似文献   
98.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number of pyrrolidine bound to the carbon cage on the stabilization effect of fulleropyrrolidine derivatives to nitrocellulose (NC)/nitroglycerine (NG), we synthesized N-(4-methoxy) phenylpyrrolidine-C60 and four different of bis(N-(4-methoxy) phenylpyrrolidine)-C60 compounds through Prato reaction.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V–vis, 1H NMR, 13C NMR,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scopy,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ir stabilization effect to NC/NG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methyl violet, vacuum stabilization effect, weight loss, and 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er tes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se compounds had excellent stabilization effect to NC/NG. The stabilization effect of the fulleropyrrolidine bisadducts to NC/NG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fulleropyrrolidine monoadduct and C60. Moreover, the position where pyrrolidine binds to fullerene in fulleropyrrolidine bisadducts is different, and its stabilization effect to NC is also different. The stabilization effect order of different bisadduct isomers to nitrocellulose is as follows: e-edge > trans-2> cis-2> trans-3.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and FT-IR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of fulleropyrrolidine derivatives to NC/NG. The EPR results also show that fulleropyrrolidine bisadducts with different addition sites have different abilities to absorb nitroxide, and their abilit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monoadduct and C60,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stabilization effect performance test.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得目标识别和目标检测算法的性能得到大幅提高,也为军用光电装备智能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从算法、数据和计算能力等人工智能三要素入手,分析了快速实现军用光电装备智能化的有效途径及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指出:现有的技术理论基本满足装备升级需求,智能化过程中还应重点加强实时性算法的研究,提早对专用数据集的收集整理进行布局完善,采用低功耗高性能边缘计算设备为装备计算能力水平提升提供支撑等。同时,在工程化过程中仍存在部分实际问题,需根据装备进行个性化设计,以解决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差距。最后,建议重点加强国产化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以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相似文献   
100.
战例研究是进行军事问题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汲取战争经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需要。开展战例研究的前提是建立起知识体系完备、检索运用便捷的战例库。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战例数据的标准化描述、规范化存储、智能化分析成为可能,极大地支撑了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战例库系统开发工作。本文首先从战例研究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战例运用和研究的基本现状,梳理了存在的典型问题;其次,从数字化技术对战例描述和战例库建设的影响角度剖析了数字化战例库构建的基本需求;最后,通过对智能技术的把握,分析了智能技术对数字化战例库构建的支撑作用,并对如何开展基于智能技术的数字化战例库建设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