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伊诺拉·盖伊”号B-29型轰炸机扔下了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 广岛是日本全国闻名的柳树之乡。这个被圈定面临死亡的最大的海港和制造业城市在三年半的战争中一共遭到过敌人12颗炸弹的震荡。尽管如此,城市的居民们知道得很清楚,日本在战争中正在走下坡路。在那些曾经送走过成千上百万日本士兵开赴西南太平洋作战的码头上空,笼罩着死一样的沉寂。1945年8月6日,是星期一。  相似文献   
82.
针对经典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应用在FDA-BFF(Frequency Diverse Array Based On Frequency Filter,FDA-BFF)及FDA-MIMO(Frequency Diverse Array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FDA-MIMO)接收机结构时,当阵元数较大或干扰与目标角度维接近时波束主瓣会产生峰值畸变或偏移,波束形成器输出性能下降,无法有效确定目标位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边小方差无畸变响应的子阵频控阵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将一维均匀线性阵列划分为两个采用不同非线性频偏的中心对称子阵结构,在目标位置形成点状波束,对传统频偏固定的频控阵方向图中的距离-角度实现解耦。之后,通过双边小方差无畸变响应算法中求解克罗内克积的方式降低了算法计算量。仿真验证表明,阵元数较大时该算法在目标位置处形成点状波束的同时,可以有效抑制角度维不可分的干扰。  相似文献   
83.
现有的用于有色测量噪声数字滤波器的设计的算法涉及到对测量误差模型的维数限制。卡尔曼滤波方程和状态空间分块是用来描述一个没有这些限制的最佳跟踪滤波器。新滤波器的输入是两次连续的量测,通过使用第一次可用的量测和误差模型相关矩阵将输入初始化。列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滤波公式等和初始化。  相似文献   
84.
85.
承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同意和支持,刊登钮先钟先生翻译的《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大战回忆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摘选。所选章节为莫斯科会战期间1个月(11月18日-12月17日) 的内容。因文章篇幅较长,有删节, 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86.
本文译自《美国航空历史》杂志2000年第9期,是该杂志记者乔恩·古特曼对苏联空军著名将领的伊凡·阔日杜布的访谈记录。伊凡·阔日杜布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击落德军飞机最多的飞行员,他为大家讲述了他是如何通过实战磨练不断取得胜利的历程。  相似文献   
87.
1986年10月30日,布里特涅夫正指挥着苏联核潜艇K-219号在大西洋水下巡逻。这儿离美国纽约只有1200多海里。他的任务就是用随时发射核导弹威胁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冷战已近尾声,但双方的导弹仍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准备打击对方。当时有3艘苏联核潜艇在美国东海岸附近游弋,艇上装有核弹头,瞄向美国许多大城市。  相似文献   
88.
他天生就是当飞行员的料,初出茅庐便成了美军首批“王牌”战斗机飞行员之一;他驾驶了12年的飞机,有5次被敌方炮火击中,战机摔得稀烂,而他自己却屡屡生还;他把空中历险当成家常便饭,自己却从未停止过驾机战斗的念头。他叫罗伯特·加勒(ROBERT E.GALER),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名退役准将。在二战和朝鲜战争期间,他经历的数不尽的空战场面无人能比。美国海军陆战队上校(退役)约瑟夫·H·亚历山大(Col Joseph H.Alexander)向我们介绍这位被美国军方称为“空战先驱”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飞行员。  相似文献   
89.
每当民航飞机坠毁,有关消息立刻会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各种新闻媒体上,然后是事故调查小组的介入和民航公关部门的声明,最后人们还会得到详尽的结论报告。但如果是军用飞行失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要是这还是一架有着特殊身份的绝密型战机,那么事故本身也将是一个秘密。或许只有在多年之后,这些神秘事故的细节才会逐渐透露出来。美国《空军》杂志2001年7月号就披露了美国空军近50年来几次重大的绝密战机坠机事件。  相似文献   
90.
“浅打水!”教官命令。怀特和受训战友们的“地狱周”开始了。这是野蛮的5天磨炼,许多人认为这里是世界上最严厉的军训。每年有约650名年轻志愿兵接受这种训练,有些人来自盟国海军。不过,其中仅有1/4的人能通过该课程,成为美国海军精锐部队陆海空突击队(SEAL)队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