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分层介质系统声透射问题的传递矩阵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层介质中的声透射问题一直是应用声学中的一个棘手问题 ,因为随着层数增加 ,需要求解的方程数目也成比例地增加 ,要按常规方法得到解析表达式几乎不可能 .该文引入传递矩阵的概念使这一问题变得相当简单 ,而且可以很方便地用于程序化处理 ,对于吸声材料的结构设计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  相似文献   
42.
对基于多总线结构的计算机传统软件开发方式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对一种基于IBM PC机为开发平台 ,采用 C语言开发的软件开发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文章对这一方法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主要技术手段作了介绍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 ,该方法已被证明简便、可行、有效 ,这对于类似基于多总线结构的导航计算机的许多计算机的软件开发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3.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44.
设S(p,α)、C(p,α)及K(p,α)分别表示α阶的p 叶星像、凸像和近于凸函数族。本文对这些函数族的支撑点和S(p,α)的从属函数族的极值点和支撑点进行了研究,推广了Grassmann 和Perera 等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45.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抗干扰性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述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基本原理,讨论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特点,对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几种用于提高该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应邀入缅,在滇缅战场上英勇作战,配合盟军沉重抗击了日本侵略军,形成了有利的战略态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7.
论高校教师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高低取决于教师的素质。高校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48.
弹着点模拟是对敌火力打击目标毁伤仿真的重要环节。在分析炮兵营射击误差构成与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炮兵射击的弹着点散布蒙特卡洛(Monte-Carlo)仿真模型,实现了对集火射向、适宽射向、三距离射击等多种火力打击方式共同作用下的弹着点散布模拟,为目标毁伤仿真研究提供了模型支持。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各组误差对毁伤概率的影响,发现对于炮兵营打击面散布目标来说,营共同误差是影响毁伤概率的最显著因素,应当通过提高测定目标位置和气象准备的精度减小误差以提高对目标的毁伤效果。  相似文献   
49.
分析了Ka频段卫星通信信道的性能,建立了Ka频段自适应Turbo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简洁的自适应Turbo-OFDM调制控制和编码控制算法,该算法可以兼顾系统性能和编码速率,得到较高的吞吐量和较低的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控制的Turbo-OFDM系统与没有采用自适应的系统相比较,在误码率为10...  相似文献   
50.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conoidal fracture damage caused by a high-speed fragment-simulating projectile in titanium alloy layer of a composite armor plate composed of titanium- and aluminum-alloy layers, the ballistic interaction process was successfully simulated based on the Tuler-Butcher and GISSMO coupling failure model. The simulated conoidal fracture morphology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industrial-computed-tomography image. Further, three main damage zones (zones I, II, and III) were identified besides the crater area, which are located respectively near the crater area, at the back of the target plate, and directly below the crater area. Under the high-speed-impact conditions, in zone II, cracks began to form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 of crack formation in zone I, but crack formation in zone III started before the end of crack formation in zone II. Further, the damage mechanism differed for different stress states. The microcracks in zone I were formed both by void connection and shear deform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zone I, the stress triaxiality ranged from-2.0 to-1.0, and the shear failure mechanism played a dominant role. The microcracks in zone II showed the combined features of shear deformation and void connection, and dur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the stress triaxiality was between 0 and 0.5 with a mixed failure mode. Further, the microcracks in zone III showed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void connection caused by local melting. During the zone III formation, the triaxiality was 1.0-1.9, and the ductile fracture mechanism was dominant, which also reflects the phenomenon of spal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