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依据"杀伤链"思路和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预警机ESM无源定位精度对"杀伤链"中反辐射攻击效能的影响。其中主要分析了预警机ESM无源定位精度对反辐射导弹导引头目标截获概率、攻击机火控瞄准成功概率和反辐射攻击单发杀伤效能的影响。在假设参数的条件下,对其影响结果进行了估算和仿真。最后,得到了预警机ESM无源定位精度对反辐射攻击效能影响的结论,提出了如何提高系统攻击效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2.
为探究某型两栖装甲车辆车体关键部位的疲劳失效原因,测取了不同路面工况下的载荷谱。采用雨流计数法对实测载荷谱进行计数,得到了相应载荷谱中应力循环的均值、幅值计数结果,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了各种路况的载荷分布模型,为疲劳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并为海上试验及数据分析奠定了基础。雨流法及分布函数参数估计的程序实现,大大提高了随机应力谱的统计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323.
针对非线性系统的辨识问题,提出了非线性压缩测量辨识算法,且推导出了一种符合压缩感知测量准则的测量模型。相比递归最小二乘法,该方法极大地减少了所需的测量数,使得高阶Volterra级数辨识成为可能。此外,还分析了实际应用中的各项因素对辨识准确性的影响,如信号稀疏度、测量噪声、测量矩阵形式等。  相似文献   
324.
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帧图像中目标区域颜色直方图特征信息的Mean-shift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以Mean-shift为核心,在对目标模板建立特征模型时,不仅考虑了前一帧的目标区域的颜色直方图,而且将前数帧中目标区域的颜色直方图通过加权一起考虑,从而提高了跟踪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25.
基于神经网络的舰载网络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326.
研究了雷诺数在0 km~80 km高度范围内随高度的变化,计算分析了由于雷诺数随高度的变化而引起的阻力系数的变化,然后,以某型远程火箭为对象对弹道进行了对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雷诺数随着高度的增加下降明显,阻力系数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大,雷诺数随高度的变化对射程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说明,对于远射程大弹道高的弹箭飞行,雷诺数随高度的变化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27.
针对舰载雷达面临的电子情报卫星威胁,通过分析雷达副瓣电平,评估电子情报卫星截获能力,构建截获概率耦合模型,提出了电磁静默的反侦察方法。通过仿真证实了多情况下电磁静默时间与截获概率的耦合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理论优化后的电磁静默战术可较好的满足舰载雷达反电子情报卫星的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328.
设计了基于磁强计确定飞行器的姿态的KF算法,该算法在不足够和不精确测量或具有较大模型不确定的情况下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和足够的精度。采用某太阳同步卫星的典型阶段的仿真数据来验证设计的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29.
基于集对分析的敌空袭兵器主要来袭方向判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提出敌空袭兵器主要来袭方向的判断模型。通过建立待评估方案决策矩阵,构造理想方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形成待评估方案和理想方案联系矩阵;对各项指标值与其相应权重系数线性叠加合成,以同一度大小对备选方案排序选优,为敌空袭兵器主要来袭方向判断提供简单、实用的评价方法。最后,实例分析验证说明了该方法的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330.
分析了高速精密混合陶瓷轴承套圈磨削及超精加工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对后续工序的影响,针对不同工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减小加工误差的工艺改进措施。在磨削加工阶段,引入了双端面磨削加工方法;建立了外圆无心磨削工件中心最佳高度计算模型;根据无心磨削复映规律,提出了减小复映误差的具体措施,并验证了其合理性。在超精加工阶段,提出了采用分阶段选取不同参数的方法来提高超精加工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