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1.
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是海上防空作战的发展趋势,在对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基于STAGE的仿真手段构建了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仿真框架,详细描述了仿真过程和相关模型,构建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仿真平台,实现对海上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作战系统的仿真。  相似文献   
512.
基于信息技术的装备保障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应用到装备保障领域,结合装备保障的相关概念进行研究。阐述了装备保障业务流程再造的本质,系统分析了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技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装备保障业务流程再造的要求和步骤,通过器材请领流程再造的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13.
不同温度阶段煤自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今煤层自燃机理和防灭火技术现状分析,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系统以及气相色谱仪等实验设备,以东山烟煤和芙蓉无烟煤两种煤为研究对象,利用加热炉实验系统,对两种煤样进行程序升温氧化试验和分析,通过氧气浓度的测定,分别计算得出耗氧速率等煤自燃特性参数,并分析得到两种煤样的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为更深入的煤氧化自燃实验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14.
515.
研究了耦合反应扩散系统整体解的存在性,并对其进行了证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入脉冲条件,首次提出该系统脉冲同步的稳定性准则,得出脉冲误差系统是全局拟吸引的结论。  相似文献   
516.
为解决炮膛疵病图像粗分类时缺少聚类和分类特征的问题,引入了灰度共生三角阵(Grey Level Co-occurrence Triangular Matrix,GLCTM)的方法。通过对炮膛样本图像GLCTM特征参量的计算与分析,确定了GLCTM的参数;根据特征参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选择了其中7个作为炮膛图像的特征参量。样本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炮膛图像的GLCTM特征参量取值与图像灰度的直观特点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17.
系泊状态下舰船发生三轴摇摆,使惯性元件中附加摇摆信息,严重影响对准精度。给出了较为完整的对准办案:在粗对准阶段,将惯性元件输出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实现姿态矩阵的粗略估计;住精对准阶段,采用参数辨识法计算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实时估算杆臂K度,实现对杆臂误差的补偿,并通过卡尔曼滤波完成对姿态的精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粗对准方案能够较准确地实现水平姿态跟踪,参数辨识法避免了对角增最二次微分引入的误差,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18.
519.
B4C/Al复合板中应力波行为分析(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7.62mm穿甲燃烧弹与B4C,Al板的物理和力学特性,提出弹、板的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弹板碰撞后B4C/Al复合板的弹性动力学方程,建立应力波的传播模型,讨论了应力波传播时复合板的力学行为,最后确定了复合板承受的初始冲击应力。理论分析表明:一维应变条件的B4C和Al板的弹性极限高于一维应力条件下的值;弹、板间的作用力服从指数衰减规律;B4C板的初始应力高于430MPa时,应力波的作用使Al板在卸载过程中发生反向屈服。  相似文献   
520.
在采用自我防护措施的前提条件下,构造了导弹机动发射平台作战过程的结构运行图,利用(0-1)节点和阈值建立了生存概率数学模型.针对具体求解过程,以被发现阶段为例,提出了计算实际效率的一般方法,并进行了一定的数据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