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针对消防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存在大量条文化信息,内容相对枯燥,可用图像类资料缺乏等问题,利用FDS和S imu lex等数值模拟软件的可视化特点及在消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特点,提出可以将数值模拟软件应用于教学过程,并结合课程中相应的消防专业知识进行了举例说明。利用模拟软件加以生动的图形演示,使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消防法规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32.
后勤保障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基础.边境捕歼战斗作战地域特殊,流动性强,战斗发生突然,情况变化快,再加上边境地区复杂、恶劣的地理、气候环境.决定了作战行动对战斗保障的要求较高.搞好边境捕歼战斗后勤保障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顺利完成捕歼战斗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作者的实际教学活动,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总结了有关《信息组织原理》的教学经验,并对今后如何更好的教学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4.
隔振系统的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敏度分析是一种评价因设计变量或参数的改变而引起目标函数特性敏感程度的方法。通过对隔振系统的各个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调整何种设计参数最为有效,从而合理地选择设计参数,可以大大简化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过程。文中对各种灵敏度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应用Sobol′法和FAST法这两种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对双层隔振系统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其分析结果对于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在飞行器隐身技术的研究中发现,机(弹)载雷达天线将在飞行器鼻锥方向产生很强的RCS贡献,如何降低雷达天线的RCS而又保证自身雷达正常工作已成为目标隐身技术中的一个关键课题.文中介绍了由十字型振子单元构成的带阻式频率选择表面的选频特性,探讨了该表面在低RCS抛物面天线和低RCS卡塞格伦天线中的工程应用,分析了应用于主、副反射面天线的隐身性能,最后得出两点结论,指出在副反射面天线的工程应用中更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36.
在(1+1)EAs中,采用马尔可夫链推移时间分析法,推导出了平均首次命中时间的表达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变异概率对平均首次命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变异概率会缩短平均首次命中时间,加快进化算法的寻优时间。  相似文献   
37.
分析及评价坦克火炮射击时舱室内有害气体的变化。以某型坦克为试验样车,测定坦克火炮射击时舱室有害气体如:无机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TSP)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并观察其动态变化。测定出舱室主要有害气体以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氨(NH3)、TSP和总烃为主,有害气体浓度随发射炮弹数目的增加而升高,其中又以CO浓度最大。为加速坦克作业环境限值的国家军用标准的补充和修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运用多功能SRV试验机考察了MoS2的高温减摩抗磨性能.结果表明在点接触条件下,MoS2在200 ~400 ℃时显示出非常低的摩擦因数,其摩擦因数大约为0.06;MoS2在不同试验温度下的抗磨性能都比菜籽油的抗磨性能好,特别是在200~400 ℃时,MoS2的抗磨性能显示出特殊的优越性,其主要原因是MoS2主要以吸附形式存在于摩擦表面.因此,MoS2可以作为摩擦表面超润滑设计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39.
结合某工程采用6 000 kN·m高能量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人为采金遗留的不良地质体的工程实践,分析研究了高能量强夯的加固机理、施工工艺、有效加固深度、影响深度的计算方法及有关参数,探讨了该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不良地质体的优点与适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0.
结合一个桩筏联合基础的设计过程,探讨了在复杂地基土上基础设计中的受力分析及变形协调计算过程.介绍了在满足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前提下合理布置桩筏联合基础的做法及其设计思路.布置桩筏联合基础时使桩筏分别落在不同土层上,以充分利用不同深度地基土的承载力;另外针对桩下为非淤泥系硬土层,应最大限度利用桩身强度和天然地基承载力.该做法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