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算法的并行计算性能 ,许多并行程序必须进行数据重分配。数据重分配是在并行计算过程中实现的 ,其开销影响算法的并行性能 ,高效的数据重分配对提高并行计算的性能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数据重分配的环形算法 ;提出了数据重分配的蝶网算法 ,并证明了其正确性 ;设计了结构性数据交换方法 ;通过理论和数值实验分析了两种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一个通用数据库管理工具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跨越了初级阶段,但在许多行业的信息化应用中还存在着烟囱效应和信息孤岛效应。为了将行业信息化引向深入,需要对原有系统进行数据集成。文中首先对数据集成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对数据集成的一个重要工具——通用数据库管理工具的功能及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文中所讨论的通用数据库管理工具与其他工具的区别在于:能够对物理上分布的、异构的多个数据库进行管理,还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对多个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逻辑上的重新组织。文中所讨论的通用数据库管理工具是为最终用户服务的,而不是一个开发工具。  相似文献   
3.
敌我识别系统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敌我识别系统的应用背景出发,综述了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种敌我识别系统的特点,比较了毫米波敌我识别系统和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性能,指出了数据融合技术和微米/纳米技术对敌我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性.相关研究内容对敌我识别系统的论证、技术体制的选择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前微小卫星正在积极地发展中,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是其推进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了能够将PPT成功地运用于空间,需对其羽流进行研究.将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Carlo)/PIC(Particle in Cell)流体混合算法与一维MHD放电模型相结合,一体化模拟NASA Glenn PPT羽流,对不同出口偏转角的羽流场进行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显示引入出口速度的偏转角提高了模型的羽流扩散能力,羽流的扩散角是影响羽流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Intemet的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文章讨论了实现高质量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几种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基于MILP模型的多无人机对地攻击任务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多无人机空对地攻击优化问题,给出了基于时序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任务分配模型,该模型不仅描述简洁、直接,而且可以通过对约束条件的修正来满足实际问题需要.同时,利用LINGO软件进行了仿真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找到最短的任务执行时间,而且能够合理安排任务时序,使任务能够紧凑而有序地进行,有助于提高无人机任务执行效率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系统中实现仿真模型间的互操作机制需要引入类似HLA中定义的声明管理(DM)和数据分发管理(DDM)服务.我们开发的KD-PADSE高性能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环境采用谓词断言和对象代理方法在面向对象的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系统中实现了基于平行结构和事件调度机制的声明管理(DM)和数据分发管理(DDM)服务.在以千兆以太网互联的10节点Linux集群计算机上,采用DDM机制后仿真模型每秒(物理时间)可以进行1万次属性更新,是没有采用DDM机制时的20倍,在功能性和性能上验证了该DDM机制在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系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电子技术实验中 ,测量误差的几种来源及其分类 ;给出了误差的表示方法 ,讨论了测量结果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