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60年前的8月.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百年历史上抵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60年后。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涪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的贡献。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着力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及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这一期.本栏目刊发这篇摘自《环球时报》、刘作奎所写的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22.
在美军中,有这样一支鲜为人知.的特种勤务部队,他们身着墨绿色的陆军服装,却驾驶着各型船只航行在浩瀚无边的海面上,他们就是美国陆军的舰船部队。根据有关二战的史料记载,这支部队曾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3.
声音     
《环球军事》2014,(18):5-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启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民族尊严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侵犯,同时任何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坚持和平发展的信念。”  相似文献   
24.
马骏杰  袁晨 《环球军事》2012,(21):60-62
在赴英接舰期间,部分学兵有幸参加了一次振奋国威的二战胜利大游行。那是1946年6月8日,英国政府为庆祝同盟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在伦敦举行了规模空前的胜利大游行。中国军队应邀以大国身份参加了这一盛事。  相似文献   
25.
王松 《国防》2005,(8):23-24
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民族精神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共捍卫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生存做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产党的推动下,国共两党首先在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充分表现伟业。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军事上实现合作,并肩作战,奠定了炎黄子孙炽热的爱国情怀。了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了中华民族空前团结的军事基历史证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增强础。“中国军队在民族公敌面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是了民族凝聚力,促进了中华民族互相忘记了旧怨,而变为互相援全民族团结御侮的伟大胜利,它的思想解放和理…  相似文献   
26.
《当代海军》2005,(10):F0013
连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如火如荼。时间再一次被定格在那个“胜利日”,历史再一次让后来人读懂了什么叫伟大,什么叫永久的珍惜和记忆。不知道要不要“感谢”一下“麦莎”,“麦莎”过后让我们拥有了一段秋爽的感觉。在这感觉里,纪念“胜利日”就被很好地提到了一个高度,那天,我非常有耐心地、不燥不烦地端坐在奔四前,轻  相似文献   
27.
1941年春,海明威作为战地记者来到中国进行考察。此时正是抗战至为艰辛之时,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抵抗深深感动了海明威。他坚信,中国人民必将取得胜利。同时,海明威将中国战场置于全球战略进行分析,鲜明地指出中国战场的重要性:它要阻挡日本气势汹汹的南进战车,更关乎美国的国家战略安全。回到美国后,海明威积极发声,呼吁美国为中国提供更多物资援助,以最大限度发挥中国战场的潜能。鉴于海明威特殊的社会影响,他关于中国抗战的报道不仅牵动了美国社会舆论,也引起美国政府高层的关注。相比之下,美国其他战地记者以及政府人员对中国战场的地位与作用,却存在严重的认知不足。  相似文献   
28.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的一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驱散黑暗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创造有利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条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的潮头,高屋建瓴,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29.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胡德坤教授和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秘书长、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韩永利教授联手撰写的《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是把中国抗战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背景中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学术研究的结晶.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0.
付征南 《环球军事》2011,(20):50-5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战胜国与纳粹战犯在纽伦堡上演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殊死较量,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法律程序来惩办战争罪犯,而它所开创的先例也为后来的东京审判等重大审判以及战争法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