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思怡 《环球军事》2011,(18):42-43
2011年8月13日,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和国防部长斯蒂芬·史密斯联合宣布,前英国皇家海军(后文简称英海军)“拉格斯湾”号辅助船坞登陆舰(L3006,相当于美海军两栖船坞登陆舰)更名为“乔勒斯”,将于12月正式加入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后文简称澳海军)服役,使世人再次关注澳海军的最新发展动向,更关心英国老舰凭啥入主澳海军?  相似文献   
42.
陈传明 《现代舰船》2011,(10):20-23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海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海军战略从近岸、近海向远海拓展,武器装备及兵力投送能力均有大幅度的提高。此外,中国海军除却为国家利益保驾护航的长远使命外,还面对着应对台湾问题及南海问题的现实任务。虽然目前中国海军的兵力投送及机动作战  相似文献   
43.
研究两栖编队作战体系能力涌现机理是组建两栖编队、构建两栖编队作战体系,提升两栖编队作战效能的依据.在具体分析两栖编队作战体系复杂性的基础上,从体系多元组成相互作用、整体层次关联递进协同角度,研究两栖编队作战体系层次相干作用、功能递进关系,进而应用矢量矩阵集合工具给出其在多域组分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环境效应共同制约和塑造下的能力涌现模型.分析两栖编队作战能力涌现模型核心影响因素和信息融合特征指标.最后,得出"两栖攻击舰是两栖编队作战体系能力生成的核心要素、信息融合水平是两栖编队作战能力生成高低的突出表征"等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44.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复杂性导致了作战试验想定空间巨大、试验次数呈指数增长、作战影响因素交织以及因果关系难以发现等问题.以两栖装甲装备作战运用为背景,采用现代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通过采用专家知识进行定性分析,抽取重要因素,缩减想定空间;在缩小的想定空间中,进一步采用正交分析、极差分析等方法对试验进行进一步探索,进而获得试验结论.试验所得结论比较符合当前理论研究,说明试验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45.
去年6月,北部湾骄阳似火。海军陆战队某旅女子侦察队正在展开为期数月的"魔鬼式"海练,女兵们斗酷暑、战恶浪,克服高温、高湿、高盐等恶劣天气影响,全部完成了荒岛求生,两栖侦察、野外攀岩、武装泅菠等十多个课目训练,这是刚刚完成全部训练任务的女兵们,虽然个个皮肤黝黑,满脸倦容,但发自内心的喜悦却挂在脸上,  相似文献   
46.
47.
2009年11月23日,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访问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停泊在涅瓦河上的“庞然大物”为拟议中的军购案造出了一种别样之势。据称,这笔传闻已久的冷战之后俄罗斯最大单笔海外军购在俄国内引发不小争议。可两天之后,又传出俄空军司令用罕见的严厉语气批评俄国产无人机的消息。一时间,关于俄武器进口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48.
5月20日,由同方股份公司投资3200多万元建造的九江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万吨级造船扩建工程项目—1.65万吨级干船坞主体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鉴定,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质量评定结果优良。至此,该公司的造船生产能力一举实现了从3000吨级到2万吨级质的飞跃,年造船总量可达6-8万吨。  相似文献   
49.
赵国栋 《当代海军》2003,(10):11-11
目前.世界现役16艘,在建6艘,美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50.
靳建峰 《国防科技》2010,31(6):27-32
两栖装甲车辆是特种装甲车的一种,主要用于水网地带、强渡江河和登陆作战。文章介绍了外军两栖装甲车辆的分类、结构及特点,并从信息技术的运用、水上性能的两极化分析了未来两栖装甲车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