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兵团建设》2013,(7):44
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劝告:"不要迁怒于送信的人。"由于很少有逻辑上的理由去迁怒于送信的人,这样的建议应该没有必要。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坏消息令人不快,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很难将这类消息传递给"掌门人"。安德鲁·罗恩斯利对戈登·布朗首相任期内一些行为的描述受到了关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导弹系统RS-422,RS-485等串行通信总线的误码率测试没有统一、科学、客观的测试方法与测试仪器,提出一种基于通信设备内部自身通信验证的误码率测试方法,该方法采用通讯设备的自闭环链路实现收发端口互相校验,以半双工的工作方式,在多通道串行通信模块的通道之间建立发送-接收链路,基于伪随机码m序列为测试码流,利用统计学中的置信度原理,在保证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前提下,定量地评估通信系统的质量,具备充分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误码率测试.  相似文献   
13.
多载波码分多址是移动通信重要的多址技术之一,传统方法将扩频序列的构造和多用户检测单独考虑,未能做到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一体化设计。受到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启发,基于图论建立多载波码分多址收发机模型,采用二分图定义码片和数据符号间的扩频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适合低密度二分图的消息传递算法完成多用户迭代检测,推导并分析洪水消息传递和串行消息传递两种检测机制。仿真结果表明,当传统的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陷入严重过载而不能正常通信的情况下,基于低密度二分图的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依然能够达到理想的传输性能,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HJ-90总线控制协议具有良好的实时响应特性,适合于各种实时性要求较严的应用场合。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HJ-90总线协议的总线节点接口板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雷达性能综合自动检测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套实用的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其最大传输速率为1.5×10~5bit/s ,此系统可作为一个通用的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应用于传输速率≤1.5×10~5bit/s范围内的其它系统。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的炮兵战斗效果评估建模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炮兵火力作战的特点规律,分析炮兵战斗效果评估的内容、程序、建模过程和影响因素,运用动态Bayesian网建立炮兵战斗效果评估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评估专家权重,运用Poly Tree的消息传递算法进行评估网络推理分析,最后结合案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研究解决了情报信息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动态性等影响战斗效果精确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改进的光滑粒子方法在模拟激光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辐照效应时具有明显优势,但串行计算通常难以满足需求。为了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基于消息传递界面并行编程环境实现了串行程序的并行化。将个人电脑完成的串行计算结果与峰值5万亿次的计算机集群完成的并行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并行程序的加速比和并行效率进行了测试。数值计算表明,并行计算结果与串行计算结果一致,且并行效果显著,说明基于消息传递界面的并行化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用C++Builder强有力的控件技术及多线程技术,实现一个32位串口控件,并将其应用于串行设备软件接口,走出传统的由动态链接库提供低层接口软件的方式,从而大大减轻上层应用软件的开发负担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明扼要地论述了PICI6CXX系列高性能单片机的硬件结构特点,以及使用精简指令集(RISC)技术的设计思想,并针对PIC16CXX单片机没有专用串行通信口的情况,介绍了一种简单实用的串行通信口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型动力装置分布广、运行状态参数多以及结构复杂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套实用的大型动力装置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硬件实现方案。该系统按主从分布式结构设计,采用前置放大、滤波、隔离等先进技术,有效地抑制了各种噪声、干扰,达到了信号提纯的目的,为后续状态监测及故障的深层诊断提供了可信的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