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治国方略的认识和定位 ,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是我党治国方略认识上的一次新飞跃 ;在依法治国的同时坚持以德治国 ,是对德治与法治关系的一种理论创新 ;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抓手。始终不渝地坚持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 ,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全面、健康发展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实验教学就越来越重要了。实验教学由原来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口头”实验变为由教师、学生的实际操作,这是一个很大的  相似文献   
23.
<新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为:语言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语文课程要教会学生使用汉语表达自己,能够顺利与他人交往的同时,还要通过文学学习使学生感悟人生,了解人性,关心人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新语文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特别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不仅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一种新的诠释,也贯彻了新时期教学改革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24.
在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融会贯通、统摄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过一些尝试,供大家探讨.   一、培养观察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变化是原有物质消失、新物质生成,同时也伴随有能量变化的过程.观察这些过程,从中获取必备的信息,当属重要的是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25.
“法治”与“德治”各有所长 ,但都有致命的缺陷。儒家认为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 ,强调道德教化调整社会关系以及官员以身作则的道德示范作用 ,确有可取之处 ;但过分夸大统治者人格的作用 ,淡化法律作用 ,将法律降低为推行“德治”的工具和附属地位 ,从而走向“人治”。法家“以法为本” ,“事断于法”“法不阿贵”“法与时转则治” ,强调法的重要性、公正性和发展性 ,但它否定德教作用 ,成为不折不扣的“法律万能论”。实际上 ,道德和法律是治国的两种基本手段 ,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二者并驾齐驱 ,并行不悖 ,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26.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努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准确性和公信度,需要在考察和把握党员干部“德”的过程中坚持“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2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这既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和特殊要求。联系实际,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必须树立重用老实人的导向。  相似文献   
28.
有人说,人类最大的危险在于人类灵魂的扭曲及道德的残缺.因此,道德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要真正落实"以德治国"这一目标,应紧紧结合新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切实实施以德治校.  相似文献   
29.
化学是人们不断在实践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提出问题是创造的重大前提,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但可以使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  相似文献   
30.
以和治军是曾国藩军事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军与军和、将与卒和、军与民和”三方面的内容。曾国藩经过多方努力,不仅使军队内部和谐一致,而且使当时紧张的军民关系得以改善,为湘军军事上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曾国藩的以和治军思想对当前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和谐军营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