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当前,各级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军委"十项规定",坚持把整治"五多"作为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五多"问题明显"瘦身",广大官兵拍手称快。但在解决"五多"问题的同时,一些"衍生品"随之产生,比如,文电少了电话通知多了、评比少了先行试点多了、检查少了调研蹲点多了等等,类似的"五多"不断"变身""换形",干扰部队正常秩序,影响冲击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某8×8铰接车的动力传动方案,进行了原地转向阻力矩的理论分析。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建立了铰接车仿真模型,测得了整车转向阻力矩曲线。通过改变前后车架铰接点的位置及F、G(B、C)轮的轴距,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拟合和比较,结果表明:整车转向的最理想铰接点位置为s2点,在s2点处转向阻力矩最小。研究结果为下一步转向油缸的选型及总车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高精度且逼真的飞行轨迹是传递对准仿真各环节有效实施的前提。目前仿真采用的飞行轨迹或缺乏逼真性,或精度不高,很难满足传递对准仿真的要求。通过对战机飞行原理及传递对准仿真用轨迹特征分析,建立飞行轨迹生成模型,设计出高精度轨迹产生算法,实现了VC++环境下的飞行轨迹生成软件。通过对算法分析及实例仿真,验证了软件能够灵活产生各种供传递对准使用的飞行轨迹,且数据产生速度快、精度高,符合传递对准仿真的需求。  相似文献   
64.
基础阻抗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典隔振理论评价隔振效果常假定基础为绝对刚性,这在隔振效果评价和测量上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偏差很大.针对这一问题推导了柔性基础上的传递率计算公式,讨论了基础阻抗对隔振效果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柔性基础的基频和质量是影响隔振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以常规火箭弹制导化改造过程中弹载捷联惯导的初始对准为背景,研究了利用发射车车载高精度定位定向系统作为主惯导,对火箭弹捷联惯导进行传递对准的速度加姿态匹配方案,介绍了在三轴转台上进行实验验证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对准精度高、对准时间短、对准机动要求简单,可以有效完成制导火箭弹捷联惯导的初始对准。  相似文献   
66.
每次看《兵团建设》必看"兵团人家"。这个栏目中的稿件,篇篇质朴感人、富有启发性。"兵团人家"生动地反映了团场和连队的变化,字里行间传递着职工群众的心声,有故事、有真情,既好看,又耐看。"兵团人家"为读者呈现的一个个忙碌的身  相似文献   
67.
本文对在彩色印刷复制中,ISO/TS 10128提出的控制色彩传递和再现,保证色差的标准容差,提高颜色匹配,获得高质量印品的三大基本方法,TVI、灰平衡和DEVICE-LINK,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8.
69.
一、建立多位一体的空情预警报知系统,提高指挥预警能力。未来反空袭作战具有预警时间短,情况变化快,指挥与协同复杂等特点,及时准确的对空情报,对我取得反空袭作战的胜利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指挥员也严密组织,充分利用参战各军、兵种的侦察预警和报知系统,了解和掌握敌空军兵器的来袭情况,并将信息迅速传递到作战指挥系统,为实施准确的组织防护、抗击和反击提供情报,争取必要的时间,  相似文献   
70.
低轨微小卫星姿态控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轨道高度低于500km微小卫星姿态控制问题,从充分利用环境力矩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主动磁控+气动稳定力矩的姿态控制方案.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局部稳定控制律的全局稳定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特征距离d∝是影响该控制方案的主要因素.d∝值越大,对控制越有利,但随着d∝值的增大,卫星总体设计难度也会加大,因此实际中应选择合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