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弱CO_2激光能量的输出及控制是CO_2激光冠脉搭桥术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普通医用CO_2激光器获得弱激光能量输出的技术与方法。该方法具有激光输出功率稳定,并可调、输出光斑上能量密度均匀,光斑大小可控的特点,它很好地满足了搭桥仪对激光输出参数的要求;该方法还可应用于其它弱CO_2激光医疗仪器中。文中对设计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82.
激光技术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由于激光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好、单色性强和高功率等特点,因而,发展极其迅速,在军事上,已引起许多国家的密切注意。本文分析反舰导弹的发展对舰船的威胁,研究激光武器的特点、发展现状、试验和应用,探讨主要技术关键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3.
本文详细介绍了光纤技术的发展,介绍了美国海军军用光纤的进展与现状,大量例举了美国海军在舰船中应用FDDI的情况。  相似文献   
84.
讨论了由于非线性光学效应(受激喇曼散射(受激喇曼散射SRS效应)对光学系统应用性能造成的限制,分析了这一现象对光波分复用系统信噪比的影响和对信道最大功率的限制关系。  相似文献   
85.
燃烧驱动连续波DF化学激光器的输出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光栅扫描记录方法测量了不同气流参数条件下,某燃烧驱动连续波DF化学激光器的输出光谱,将测量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6.
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用于温度传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用于温度传感的应用。在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特定空气孔中填充折射率温度系数高的液体材料,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光纤传输特性的变化,通过检测其双折射的变化从而实现温度传感。文中运用平面波扩展法计算分析了该新型光子晶体光纤的双折射特性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7.
文中介绍了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原理;根据耦合模方程,介绍了几种光栅的仿真方法;分别以光纤布拉格光栅滤波器、色散补偿器、相移光栅和采样光栅为例说明了光纤光栅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8.
海管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受到海水腐蚀、海沙冲蚀及海洋波浪作用,易发生局部屈曲、开裂和穿孔等损坏,引发油气泄漏事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运营中海管的结构抗力、损伤和安全状态及剩余服役寿命等信息的掌握成为工程领域的关注重点。鉴于此,归纳总结了运营中海管结构的特征参数和可能的损伤模式,对检测和监测海管结构状态的技术进行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同时结合运营中的海管监测需求重点介绍了光纤传感技术在海管结构状态监测方面的优势、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以期为维护海管结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有效器件和可靠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9.
针对分布反馈光纤激光水听器系统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干涉仪噪声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参考光源的差分探测方案,设计了基于3端口环形器的光纤干涉仪差分探测光路,利用改进的变步长LMS滤波算法,结合噪声自适应抵消技术和B样条小波变换,有效抑制了干涉仪噪声,解决了信噪比下降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降低系统噪声本底约30 dB;与传统参考传感器的差分方案相比,该方法不易受环境影响,不会增加阵列复杂度,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从导热微分方程出发,建立了光纤陀螺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稳态温度场和瞬态温度场仿真分析。利用铂电阻测温电路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两者相对误差小于3%,证明仿真分析的结果是正确和有效的。针对光纤环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对光纤陀螺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光纤陀螺在25℃环境中稳定工作时,稳态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光纤环最高与最低温度差为0.05℃,较优化前的0.19℃减小了73.7%;将陀螺置于60℃环境且处于非开机状态时,10min瞬态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光纤环最高与最低温度相差0.11℃,较优化前的0.19℃减小了4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