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本文按照质量问题双归零的原则,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对军品质量问题处理的程序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六个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以求为当前军代表处理质量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2.
自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为拓宽群众的意见反馈渠道,不少单位都设立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见箱。笔者注意到,有些单位意见箱上的锁已经生锈,或是赫然大开,有的还住进蚂蜂,意见箱成了一种摆设。  相似文献   
63.
利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思想建立了战斗机末端规避导弹的机动策略求解方法。根据导弹与战机的空战态势,建立了导弹与战机的相对运动微分方程;将导弹的导引律引入到导弹运动模型中,与飞机模型一起构建了系统预测模型,并对飞机和导弹的运动约束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导弹结构限制和战术特性的分析,给出了飞机机动规避导弹的性能指标,进而建立了机动规避导弹的最优控制模型。利用高斯伪谱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采用滚动优化策略实现了对机动规避策略的闭环求解。针对导弹气动参数和导航比未知以及相对测量量具有噪声的问题,利用极大似然法对导弹的气动参数和导航比进行估计,实现了对系统预测模型的反馈校正。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实现对导弹的机动规避。  相似文献   
64.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炮兵群作战体系的对抗过程建立了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攻击策略产生的效果,为提高炮兵群作战体系的效能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5.
围绕着如何克服宽带运放电路自激产生、提高放大电路性能,分析和介绍了电源供电方式的选取、放大器结构的设计、运放的选型和印制板电路的布局布线等方面的一般指导原则。着重论述了影响电路稳定性和带内增益平坦度的因素,并提出了平坦度补偿的指导电路及电路参数估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党建传真     
正构建"民生网"服务群众连日来,二师三十一团积极构建"政策宣传网"、"民意反馈网"、"帮贫扶困网"这三张"民生网"。该团通过座谈会、集中宣讲、走访入户等多种方式做好多项惠民政策宣传工作,形成"政策宣传网"。通过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清理"活动,以及设立民情信息中心,构建"民意反馈网"。通过结对帮扶,构建团场、连队两级"扶贫帮困网",把关怀帮扶落实处。(张静)  相似文献   
67.
高鲁棒性的动网格变形方法是求解包含运动边界的非定常流场问题的关键技术。基于经典的弹性体动网格方法,引入两种设计合理、评价效果较好的网格质量参数——Patrick参数和Baker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质量反馈的改进弹性体动网格方法。结合二维NACA0012翼型、三维ONERA M6机翼大角度俯仰运动,对比研究改进方法与经典方法的变形能力,改进方法能够保持较好的网格质量,尤其在最大变形时,可以有效改善较差网格单元,具有更高的鲁棒性。计算了NACA0012翼型、ONERA M6机翼的俯仰振荡绕流,并与实验结果及文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网格质量反馈的改进弹性体法能够显著提高变形网格的鲁棒性,可为非定常流场问题的求解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8.
69.
对于磁悬浮列车的悬浮控制,如果取悬浮间隙、电磁铁速度以及电流为状态变量进行反馈控制,在实验中控制参数的稳定区间较小,不易寻找控制参数的稳定区间,而且控制参数之间的影响比较严重;采用悬浮间隙、电磁铁速度以及磁通密度作为状态变量进行反馈控制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便于实际的调试工作.仿真结果证明了第二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0.
分子自细装在当今学术界已成为一项极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从自组装的提出至今,经过各国科学家和学者的不懈努力,研究工作已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分子自组装在生物工程技术上的建模、分子器件、化学传感器、表面工程以及纳米科技领域已经有很广泛的应用,但在免疫传感器方面的应用才刚刚起步。综述了分子自组装技术及其在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包括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及成膜机理、类型、特征;自组装单分子膜表面的进一步功能化;重点介绍了自组装技术在免疫传感器表面固定抗体(抗原)分子的应用。最后,对分子自组装应用于免疫传感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